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洪荒之北斗星君传 > 第11章 金箍受制?悟空回心转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章 金箍受制?悟空回心转意

唐三藏听后,赶忙低头拜谢。话音刚落,那老母便化作一道金光,向东而去。

唐三藏心中明白,这定是观音菩萨前来传授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朝着东方虔诚礼拜。

拜完之后,他收起衣帽,藏在包袱之中,随后坐在路旁,反复诵习那《定心真言》。

来来回回念了几遍,直至烂熟于心,牢记不忘。

且说孙悟空别了师父,一个筋斗云,径直转向东洋大海。

他按下云头,分开海水,径直来到水晶宫前。

这动静,早惊动了龙王,龙王赶忙出来迎接。

孙悟空随龙王进入宫中坐下,行礼完毕。

龙王笑道:“近日听闻大圣劫难已满,却未来得及道贺!想必大圣是要重整仙山,重回那花果山的洞府了吧。”

孙悟空道:“我原本也有此意,只是如今又做了和尚。”

龙王好奇,忙追问道:“大圣何出此言,怎就做了和尚?”

孙悟空便将南海菩萨劝善,让他随东土唐三藏前往西天拜佛,皈依佛门,又被称作孙悟空之事,详细说了一遍。

龙王听闻,连忙道:“这可真是值得庆贺!值得庆贺啊!这才叫改邪归正,一心向善。既然如此,为何不往西去,反倒又回到东边了呢?”

孙悟空苦笑道:“那唐三藏实在不通人情。途中遇到几个毛贼劫道,被我打死了,唐三藏便絮絮叨叨,数落了我许多不是。您想,老孙我怎能受这闷气?所以便撇下他,打算回花果山,故而先来您这儿,讨杯茶吃。”

龙王道:“大圣驾临,真是荣幸之至!荣幸之至!”当即,龙子、龙孙赶忙捧上香茶。

喝过茶后,孙悟空回头一看,瞧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名为“圯桥进履”的画儿。

孙悟空问道:“这画儿描绘的是什么景致?”

龙王道:“大圣您知晓此事在前,这故事发生在后,所以您不认得。这便是‘圯桥三进履’的故事。”

孙悟空又问:“何为‘三进履’?”

龙王解释道:“画中这位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便是黄石公,而那位身姿挺拔的少年便是汉代的张良。

当时,黄石公坐在圯桥上,只见他神色悠然,却不慎将鞋子掉到桥下,便吩咐张良去捡。

张良二话不说,赶忙跑到桥下取来鞋子,然后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双手呈献给黄石公。

如此这般,一共三次,张良始终毫无倨傲怠慢之心。黄石公见他如此勤勉恭谨,心中大为喜爱,便在夜里传授天书于他,让他辅佐汉室。

后来,张良果然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待天下太平后,他便弃官归山,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方,最终悟成仙道。

大圣啊,您若不保唐三藏,不勤勉修行,不听从教诲,终究只是个妖仙,难以修成正果。”

孙悟空听了,沉思半晌,没有言语。

龙王又道:“大圣应当自己斟酌,切不可贪图一时自在,误了大好前程。”

孙悟空道:“不必多言,老孙这就回去保他便是。”

龙王欣喜道:“既然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尽早出发,莫要耽搁太久,让您师父久等。”

孙悟空见龙王催促,急忙纵身一跃,离开水晶宫,驾着云,告别了龙王。

正行之际,却迎面遇上了南海菩萨。

菩萨问道:“孙悟空,你为何不听教诲,不保唐三藏,跑到此处所为何事?”

孙悟空慌忙在云端施礼道:“承蒙菩萨善意劝诫,果真有唐朝高僧前来,揭下了压帖,救了我性命,我便跟他做了徒弟。只是他嫌我性情凶顽,我一时气不过,便离开他一会儿,如今正要回去保他。”

菩萨道:“那便赶紧去吧,莫要错失了修行的机缘。”

不多时,孙悟空便瞧见唐三藏在路旁闷闷不乐地坐着。

他走上前问道:“师父!怎么不走了?还在此做什么呢?”

唐三藏抬头道:“你去了哪里?害得我既不敢前行,又不敢乱动,只能在此等你。”

孙悟空道:“我去东洋大海老龙王家讨杯茶喝。”

唐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可不能说谎。你离开我还不到一个时辰,怎就说去龙王家吃茶了?”

孙悟空笑道:“不瞒师父,我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所以才能这么快去快回。”

唐三藏道:“我方才言语重了些,你便怪我,使性子丢下我走了。像你这般有本事的,能讨得茶吃;像我这般走不得的,只能在此挨饿。你难道就不觉愧疚吗?”

孙悟空道:“师父,您若饿了,我这就去给您化些斋饭来。”

唐三藏道:“不用化斋。我包袱里还有些干粮,是刘太保母亲送的,你去拿钵盂找些水来,我吃些干粮就赶路。”

孙悟空赶忙去解开包袱,在包裹中找出几个粗面烧饼,递给师父。

又瞧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问道:“这衣帽是从东土带来的?”

唐三藏顺口答道:“这是我小时候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上,不用学经,便能念经;这衣服若穿上,不用学习礼仪,便能行礼。”

孙悟空道:“好师父,把这衣帽给我穿戴吧。”

唐三藏道:“只怕大小不合适,你若能穿,便穿了吧。”

孙悟空于是脱下旧白布直裰,换上绵布直裰,那衣服竟似量身裁剪般合身,又戴上帽子。

唐三藏见他戴上帽子,便不再吃干粮,默默地念起了《紧箍咒》。

才念一遍,孙悟空便叫嚷起来:“头痛!头痛!”只见他面色涨红,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拼命地抓扯那嵌金的花帽。

唐三藏没有停口,又念了几遍,直把孙悟空痛得在地上打滚。

唐三藏担心他扯断金箍,便住了口。这一念停,孙悟空的头便不痛了。

他伸手往头上一摸,只觉得有一条金线模样的东西,紧紧地勒在头上,取不下来,揪不断,仿佛已经生了根。

孙悟空忙从耳朵里取出针儿,插入箍中,往外乱撬。唐三藏见状,又担心他撬断金箍,口中再次念起咒语。

孙悟空顿时又痛得不行,一会儿竖蜻蜓,一会儿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

唐三藏见他这般痛苦,心中不忍,又住了口,孙悟空的头这才又不痛了。

孙悟空道:“我这头痛,原来是师父在咒我。”

唐三藏道:“我念的乃是《紧箍经》,何曾咒你?”

孙悟空道:“您再念念看。”唐三藏果真又念。

孙悟空果然又痛得大喊:“莫念!莫念!一念我就痛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唐三藏道:“你如今可肯听我教诲了?”孙悟空道:“听教了!”唐三藏又问:“你还敢再无礼吗?”孙悟空道:“不敢了!”

然而,孙悟空嘴上虽然答应着,心中却仍怀不善之意。他将那针儿一晃,又变成碗口粗细的铁棒,举起来就想朝唐三藏下手。

吓得唐三藏赶忙口中又念了两三遍咒语,这猴子顿时跌倒在地,丢了铁棒,双手再也举不起来,只能连连求饶:“师父!我知道错了!再莫念!再莫念!”

唐三藏道:“你为何竟敢起了欺心,想要打我?”

孙悟空道:“我不敢打您,只是想问师父,您这法子是谁教的?”

唐三藏道:“是方才一位老母传授给我的。”

孙悟空一听,大怒道:“不用多说了!这个老母,必定是那观世音!她为何如此害我!待我去南海找她算账!”

唐三藏道:“这法子既是她传授给我的,她必然早就料到了。你若去找她,她一念咒,你岂不是死路一条?”

孙悟空听了,觉得有理,便真的不敢动身,只得回心转意,跪下哀求道:“师父!这是她用来约束我的法子,让我随您西去。我不再去招惹她了,您也别把这当成平常事儿,动不动就念诵。我愿意保您西去,绝不再有退悔之意。”

唐三藏道:“既然如此,那就扶我上马吧。”

孙悟空这才死心塌地,抖擞起精神,整理了一下绵布直裰,扣好马鞍,收拾好行李,向西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