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洪荒之北斗星君传 > 第6章 圣人传音?奉命赴洛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章 圣人传音?奉命赴洛邑

时光匆匆,转瞬几百年悄然流逝。

这期间,周朝历经了西周与东周两个重要时期。其中,东周又以“三家分晋”这一标志性事件为节点,进一步划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

回溯往昔,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凭借牧野之战的胜利,一举灭掉商朝,随后定都镐京,建立起西周王朝。在周公旦摄政期间,他巧妙运用分封制、宗法制以及礼乐制度,精心构建起一套稳固的统治秩序。到了周成王至康王统治时期,西周迎来了“成康之治”的鼎盛局面,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好景不长。后来,周幽王因治国失当,致使国力衰退。公元前771年,犬戎趁势攻破镐京,西周宣告覆灭。次年,周平王无奈迁都洛邑,东周时代自此开启。但此时的周王室已然衰微,诸侯们纷纷崛起,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争霸称雄历程。

话说在春秋末期的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天地间霞光万道,瑞彩千条,祥瑞之气弥漫四周。原来是人教教主、太清圣人老子有感于玄门气运日渐低落,而佛门气运却日益高涨,遂决定投身人族,另立道教,并谋划“化胡为佛”之事,打算借助多宝之力成立大乘佛教。

当时,李家所在之地,李家的母亲梦见一轮太阳化作流光,径直飞入口中,而后便身怀有孕。

这一孕便是长达81年之久,更为神奇的是,李聃竟是从母亲左侧腋窝出生,而其母依旧保持完璧之身。

李聃甫一出生,便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模样:容貌尽显苍老之态,头发花白如雪,脑门圆润饱满,鼻梁高耸挺拔,耳朵更是出奇的大,故而得名“聃”。

李聃天赋异禀,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智慧超群,无所不知,因此被世人尊称为“老子”。当时周朝的君主周景王姬贵,听闻了李聃的博学多才,对其极为赏识,于是派人前去邀请他入朝,担任守藏室的官职。

起初,李聃再三推辞,最后只答应先成为守藏室的小吏,而后才慢慢升任为“守藏室史”。就这样,他在守藏室一待便是数十年。

天地间灵气波动异常,时有奇异天象出现,仿佛预示着一场大变即将来临。渐渐地,天上诸神皆洞悉了气运的微妙变化,众多仙神与大神通者纷纷选择转世为人族,在人间大展身手。于是,诸子百家学说在人族大地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兴起。

其中,孔子致力于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儒家学说,并周游列国,四处传播自己的思想。听闻周朝国都洛邑的守藏室内,有一位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大贤者老子,孔子心生敬仰,遂向洛邑赶来,渴望能与老子当面讨教学问。

徐隐元在北斗星域闭关多年,忽听耳边传来元始圣人的声音:“隐元童儿,你大师伯祖即将西出函谷关,却缺少一个为他牵牛的童儿。你且前去,侍奉你师伯祖左右吧!”

徐隐元听到这道指令,立刻结束闭关,恭敬地朝着天外行了一礼,回应道:“谨遵师祖教导!”

随后,他赶忙匆匆安排好星域内的各项事务,此时的徐隐元并未刻意隐匿自身气息,作为星神出行,周身星光璀璨,如流星般划破天际,拖曳着长长的光尾,朝着洛邑的方向急速飞来。

彼时,老子正与孔子相谈甚欢,突然察觉到天上星光出现异样变化,于是便偕同孔子一同走出室外查看。

只见徐隐元化作一道璀璨星光,从天而降,稳稳落在外面的空地上。他先是用手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而后走上前去,敲响了院子的大门。

不多时,老子便带着孔子打开了大门。当老子的目光落在徐隐元身上时,瞬间勘破了他的胎中之迷。

老子见状,不禁大笑几声,吟诵道:“玄黄方外拜明师,混沌时兮任我为。五行兮在我掌握,大道分度进群迷。清静兮修成金塔,闲游兮曾出关西。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

徐隐元听闻此诗,立刻明白眼前之人正是太清圣人,赶忙拜倒在地,恭敬说道:“徒孙恭迎师祖归位!”

老子捋了捋胡须,目光温和地看向徐隐元,说道:“童儿此时还不现身?”

徐隐元听到老子的话,立刻收敛身上的气息,转眼间化作一名七八岁模样的孩童。只见他身着一身质朴的麻布衣,头上挽着两个小巧发髻,活脱脱就像是年画上走下来的可爱童娃娃。

老子接着又将目光转向孔子,缓缓说道:“道友且在这滚滚红尘中好好走一遭吧!”言罢,他伸手轻轻一招,一头青牛便从守藏室的后院悠悠走出,而后飘然而起,落在老子身前。老子轻轻一跃,稳稳地坐在牛背之上。

徐隐元见状,主动走到青牛跟前,伸手抓起青牛鼻子上的绳索,轻声说道:“牛兄,还请多多包涵啦!”

那青牛侧过头,瞥了一眼徐隐元,而后微微点了一下头,似乎表示应允。

孔子虽为神圣转世,此刻身处凡人之身,然其于历史长河中开创儒家学说,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眼界自然非同一般。

当下,孔子便知晓眼前的老子、青牛以及童儿皆是天上神圣下凡,于是恭敬地向三人行了一礼。

徐隐元深知此人来历不凡,也赶忙回了一礼。

老子微微点头,而后说道:“童儿,且向西行吧!”

听闻圣人吩咐,徐隐元赶忙拉紧绳索,引领着青牛,缓缓向西而去……

一路上,太上圣人骑在青牛背上,徐徐前行,口中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人教金丹之法,以及西方佛教的功法道理。

徐隐元跟在青牛身旁,目光偶尔扫向青牛侧面放置的一人蒲团,他想起之前在师门时,曾听闻过关于人教与佛教气运纷争的一些传闻,心里清楚,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风火蒲团,而蒲团里面正藏着截教大弟子多宝。

徐隐元自然明白太上圣人此行的深远目的,也深知此番讲道并非单纯为自己而设,更多是为了点化蒲团内的多宝。

然而,这些高深的道理经由太上圣人之口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却又蕴含无尽深意。

徐隐元虽非主要受众,却也受益匪浅,对人教与佛教的功法法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话说位于周朝西方的函谷关,关令尹喜此人对天文星象极为精通。早在许久之前,他便通过夜观天象,算出将有紫气自东方而来,进而推测会有圣人降临此地。

于是,尹喜早早便命人将城门内外打扫得一尘不染,而后自己身着整洁的服饰,毕恭毕敬地躬身立于城门之外。他目光坚定,紧紧盯着东方,眼中满是期待,心中不断默念,期盼着圣人的早日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