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洪荒之北斗星君传 > 第212章 凤仙郡施甘霖?玉帝降旨 众神降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2章 凤仙郡施甘霖?玉帝降旨 众神降雨

孙悟空径直来到通明殿外,又遇四大天师迎上前来。四大天师神态各异,但都透着一股神秘气息。

葛仙翁问道:“大圣到此有何贵干?”

孙悟空道:“因护送唐僧,路过天竺国界的凤仙郡,那里久旱无雨,郡侯召集法师祈雨。老孙唤来龙王,本想让他降雨,可他说没有玉帝旨意,不敢擅自行动,所以特来求旨,以解百姓之困。”

四大天师道:“那个地方不该下雨。”

孙悟空笑道:“该与不该,还烦请诸位天师帮忙引奏引奏,看看老孙的面子如何。”

葛仙翁打趣道:“俗语云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

许旌阳赶忙道:“别乱讲,且带他进去便是。”

邱洪济、张道陵与葛、许四位真人引领孙悟空来到灵霄殿下。

他们启奏道:“万岁,孙悟空路经天竺国凤仙郡,欲为当地求雨,特来请旨。”

玉帝神色威严,说道:“那厮在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巡查万天,遨游三界,驾临他处时,见那上官正行事不仁,竟将斋天的素供推倒喂狗,还口出秽言,犯下冒犯之罪,朕当即在披香殿设下三件事。你们带孙悟空去看看,若这三件事有了结果,便降旨让他降雨;若没有结果,就别管闲事。”

四天师随即引领孙悟空来到披香殿。孙悟空踏入殿内,只见一座米山高耸而立,约有十丈来高,恰似一座小山丘,堆积着满满的大米,散发着淡淡米香。旁边还有一座面山,更为高大,约有二十丈高下,仿若一座面做的巨峰,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压迫感。

米山边有一只拳头大小的鸡,正不紧不慢地啄着米吃,每一啄都显得悠然自得,仿佛时间在它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面山边有一只金毛哈巴狗儿,舌头一长一短地舔着面吃,眼神专注,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使命。

左边悬着一座铁架子,架子上挂着一把金锁,约有一尺三四寸长,锁梃儿有指头粗细,在灯光照耀下闪烁着金属光泽。下面有一盏明灯,灯焰燎烤着那锁梃,火焰轻轻跳跃,仿佛在与锁梃进行一场无声较量。

孙悟空不明其意,心中充满疑惑,回头问天师道:“这是什么意思?”

天师神色严肃,说道:“那郡侯冒犯了上天,玉帝设下这三件事,要等鸡把米啄完,狗把面舔尽,灯焰燎断锁梃,那时才该下雨呢。”

孙悟空听了,大惊失色,他没想到事情竟如此复杂。心中一阵无奈,再不敢启奏,默默走出殿外,满面羞愧,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莽撞了。

四大天师见状,笑着说道:“大圣不必烦恼,此事只需做善事便可化解。只要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山、面山即刻就会倒下,锁梃也会立刻断掉。你去劝那郡侯归善,福泽自然就会降临。”

孙悟空依言,不再上灵霄殿向玉帝告辞,径直返回下界。

没过多久,孙悟空便来到西天门,又遇见护国天王。

天王问道:“请旨结果如何?”

孙悟空将米山、面山、金锁之事详细说了一遍,道:“果然如你所言,玉帝不肯传旨降雨。刚才天师指点我,让我劝那郡侯归善,说是福泽之源便在于此。”

说罢,孙悟空与天王作别,一个筋斗云便降落到凤仙郡。

那郡侯同唐三藏、猪八戒、沙僧以及大小官员人等,早已簇拥在一起,翘首以盼。见孙悟空归来,众人立刻围了上去。

孙悟空面色一肃,对着郡侯大声喝道:“只因你这老儿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冒犯了天地,才致使黎民遭受苦难,如今玉帝不肯降雨!”

郡侯听闻郡侯听闻,吓得赶忙跪伏在地,颤抖着问道:“老师如何知晓三年前之事?”

孙悟空道:“你且如实说来,那斋天的素供,为何推倒喂狗?”

郡侯不敢隐瞒,老老实实说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我在本衙之内献供斋天,只因妻子蛮不讲理,与我恶言相斗,我一时怒从心头起,无知之下推倒供桌,泼洒了素馔,还唤了狗来吃。这两年我心中一直记挂着此事,整日神思恍惚,却不知上天已然降罪,连累了黎民百姓。今日幸得老师降临,还望明示,上天究竟是如何计较的。”

孙悟空道:“那一日恰好是玉皇大帝下界巡查之日,见你将斋供喂狗,又口出秽言,玉帝便立下三件事惩戒于你。”

猪八戒在一旁好奇地问道:“哥,是哪三件事?”

孙悟空道:“在那披香殿中,立了一座约十丈高下的米山,一座约二十丈高下的面山。米山边有只拳头大的小鸡,一嘴紧一嘴慢地啄那米吃;面山边有个金毛哈巴狗儿,长一舌短一舌地舔那面吃。左边还挂着一把金锁,约一尺三四寸长短,锁梃有指头粗细,下面有盏明灯,灯焰燎着那锁梃。直等鸡啄完米,狗舔尽面,灯燎断锁梃,此处才该下雨。”

猪八戒一听,咧嘴笑道:“不打紧!不打紧!哥要是肯带我去,我变出法身,一顿把那米面都吃了,再弄断锁梃,保管就能下雨。”

孙悟空瞪了他一眼,骂道:“呆子莫要胡说!此乃上天所设之计,岂容你胡来?你又怎能轻易得见?”

唐三藏也面露忧色,问道:“似这等情形,该如何是好?”

孙悟空却轻松一笑,道:“不难!不难!我临行时,四天师曾对我说,只需做善事便可化解。”

郡侯赶忙拜伏在地,哀声求道:“但凭老师指教,下官必定一一皈依。”

孙悟空道:“你若真心回心向善,就趁早念佛看经。你若能做到,我还可帮你;若是依旧不知悔改,我也无能为力,不久之后,上天必降严惩,你的性命都难以保全。”

郡侯听了,赶忙磕头礼拜,发誓愿意皈依。当下便召请本处僧道,搭建道场,各自写好文书,上奏天庭。郡侯带领众人拈香瞻拜,答谢天地,自责罪过,唐三藏也陪着他一起念经。与此同时,又传出飞报,告知城里城外的大小人家,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烧香念佛。一时间,整个凤仙郡善声盈耳。

孙悟空见状,心中欢喜,对猪八戒沙僧说道:“你二人好生护持师父,待老孙再去去就来。”

猪八戒问道:“哥哥,又要往哪里去?”

孙悟空道:“这郡侯听信了我的话,看来是真心受教,诚心念佛。我此番再去天庭奏明玉帝,求些雨来。”

沙僧道:“哥哥既然要去,就别再迟疑,莫要耽搁了咱们的行程。务必求得一场雨,也算是成就我们的一番功德。”

好大圣,又纵身一跃,驾起云头,直上云霄,不多时便来到天门外,再次遇见护国天王。

天王见他又来,问道:“你今又来做甚?”

孙悟空道:“那郡侯已然归善。”

天王听闻,面露喜色。

却说那上界的直符使者,手捧着僧道两家的文牒,匆匆赶往通明殿。四天师接过文牒后,即刻前往灵霄殿传奏。

玉帝览毕,缓缓说道:“那众人既然已有善念,且看看那三件事如今怎样了。”

正说着,忽然披香殿的看管将官前来奏报:“陛下,先前立下的米山和面山,此刻竟都轰然倒塌,眨眼间米面皆消失得无影无踪,那金锁的锁梃也已断裂。”

这奏报还未说完,又有当驾天官引领着凤仙郡的土地、城隍、社令等一众神只,齐齐前来拜奏:“陛下,本郡郡主连同满城大小黎民百姓,家家户户、每一个人都已皈依善果,虔诚礼佛敬天。如今恳请陛下大发慈悲,普降甘雨,救救黎民百姓吧。”

玉帝听后,龙颜大悦,当即传下旨意:“着风部、云部、雨部,各自谨遵号令,即刻前往下方,以凤仙郡地界为准,就在今日此时,声雷布云,降雨三尺零四十二点。”

四大天师领了圣旨,迅速传达给各部。各部接令后,即刻下界,各自施展神威,一时间风云涌动。

此时,孙悟空正与邓辛张陶及闪电娘子在空中施展法术,忽见各路神只纷纷汇聚,天空中顿时热闹非凡。只见那风云际会间,甘霖如注,好一场及时雨:

天空中,漠漠浓云翻涌,仿若墨色巨澜滚滚而来,蒙蒙黑雾弥漫,恰似一层厚重的幕布遮蔽苍穹。雷车轰隆隆作响,如万马奔腾,响彻天地;闪电明晃晃闪烁,似金蛇狂舞,划破黑暗。狂风滚滚呼啸,如猛兽咆哮,震撼山林;骤雨淙淙而下,像串串珠帘,倾盆洒落。正所谓一念回天,万民的期盼终得实现。这全亏大圣施展神通,使得万里江山处处笼罩在阴云喜雨之中。

好一场倾河倒海般的雨,铺天盖地,遮蔽原野,迷漫天空。屋檐前如瀑布垂落,那磅礴的水流似银河倒泻,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窗户边似玉珠玲珑作响,雨滴飞溅,仿若大珠小珠落玉盘。万户千门之内,人们虔诚念佛,感恩上苍的恩赐,那声声佛号,在雨中回荡,充满了敬畏与感激;六街三市之中,水流汹涌奔腾,街道瞬间变成了一条条湍急的河流,裹挟着泥沙,向着远方奔去。东西方向的河道条条都被雨水填满,往日干涸的河床重新焕发生机,河水欢快地流淌着;南北走向的溪湾处处都水流相通,溪水潺潺,滋润着两岸的土地。

那原本枯萎的禾苗得到滋润,犹如久旱逢甘露的旅人,贪婪地吮吸着雨水,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嫩绿的叶片在雨中轻轻摇曳;干枯的树木也迎来新生,树枝上渐渐抽出新芽,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生命的顽强。田地里麻麦生长旺盛,翠绿的麦浪随风翻滚,散发着阵阵生机;村堡间豆粮丰收有望,饱满的豆荚挂满枝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客旅们欢喜于道路通畅,可以继续贩卖货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匆忙收拾行装,踏上旅程;农夫们喜爱这及时雨,更勤于耕耘播种,他们扛着锄头,在田间地头忙碌着,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从此往后,黍稷繁衍茂盛,自然庄稼丰收。真是风调雨顺,百姓安乐,海晏河清,尽享太平。

一日之内,雨便下足了三尺零四十二点,众神只这才渐渐收起神通。孙大圣亮开嗓子,高声喊道:“四部众神,暂且停下云势,待老孙去叫郡侯前来拜谢列位。列位可拨开云雾,现出真身,让这凡间百姓亲眼瞧瞧,也好叫他们诚心供奉。”

众神听了,只得停留在空中。孙悟空按落云头,径直来到郡中,早见唐三藏、八戒、沙僧都前来迎接,那郡侯更是一步一拜,前来致谢。

孙悟空说道:“先别急着谢我,我已留住四部神只,你可速速传召众人一同前来拜谢。让他们知晓,日后也好继续请众神降雨。”

郡侯赶忙传下飞报,召集众人一同酬谢。众人纷纷赶来,个个手持拈香,虔诚朝拜。

只见那四部神只缓缓拨开云雾,各自现出真身。这四部,便是雨部、雷部、云部、风部。

瞧那龙王显象,银须白发,面容沧桑,世间无双;雷将舒身,钩嘴锐利,威严的面容着实无人可比;云童现身,面如美玉,头戴金冠,仿若仙子临世;风伯垂真,眉毛干燥,环眼圆睁,气势非凡。

他们齐齐显露于青霄之上,依次排列,展示着神圣的仪容。凤仙郡的百姓们见此,这才真正信服,纷纷顶礼膜拜,放下心中恶念。今日仰头朝拜天上神将,个个洗心向善,尽皆皈依。

众神只在空中停留了一个时辰,接受着人们不停的礼拜。孙孙悟空又飞身而起,立于云端,对着众神施礼道:“有劳列位!有劳列位!请各位各归本部。老孙会让郡中百姓,好好供养诸位高真,每逢时节便设醮酬谢。列位今后,还请五日送一风,十日降一雨,多多拯救这方百姓。”

众神依言,各自转回本部,暂且不表。

却说大圣落下云头,对唐三藏说道:“事情已了,百姓安宁,我们可以收拾行囊继续赶路了。”

那郡侯听闻,急忙行礼道:“孙老爷这是说的哪里话!今日这场甘霖,乃是无量无边的大恩德啊。下官这就差人备办一场小宴,以答谢您的厚恩。还打算购置些民间田地,为老爷们修建一座寺院,再立起老爷的生祠,刻碑铭记您的大名,四时供奉。即便我等刻骨铭心,也难报您恩情的万分之一啊,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唐三藏说道:“大人的心意固然诚恳,但我们乃是前往西方挂单行脚的僧人,不敢久留。一两日内,必定启程赶路。”

那郡侯哪里肯放,连夜差遣众多人手,赶忙治办酒席,着手起盖祠宇。

次日,一场盛大的佳宴摆开。郡侯请唐僧高坐主位,孙大圣与八戒、沙僧依次列坐。郡侯同本郡大小官员、部臣们纷纷把杯献馔,席间细吹细打,热闹非凡,款待了整整一日。

这场宴会宾主尽欢,实是令人欣喜。

这一日摆筵席,第二日又设宴请,今日酬谢,明日又致谢,郡侯挽留众人,不知不觉竟过了半月有余,就等着寺院和生祠修建完备。

一日,郡侯邀请师徒四人前去观看。唐僧见状,惊讶道:“如此浩大的工程,怎会如此迅速完工?”

郡侯答道:“下官日夜催促工匠,一刻不停,这才赶忙完工,特请各位老爷前来看看。”

孙悟空笑道:“果真是贤能能干的好郡侯啊!”

众人随即来到新寺,只见那殿阁巍峨耸立,山门壮丽宏伟,众人不禁纷纷称赞。

孙悟空请师父为寺院留名,唐三藏道:“有了,此寺当唤做甘霖普济寺。”

郡侯连声道:“甚好!甚好!”随即便用金贴广招僧众,前来侍奉香火。在殿左边,立起了四众生祠,每年四时祭祀;又修建了雷神、龙神等庙宇,以答谢众神的神功。

看完之后,师徒四人便打算启程赶路。那一郡的百姓,知道留不住他们,纷纷准备了送行的礼物,但师徒四人分文不受。

于是,合郡的官员人等,声势浩大地张起鼓乐,展开旌幢,送行三十里之远,众人仍不忍分别,最终掩泪目送,直到再也望不见师徒四人的身影,才转身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