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3章 西苑的灯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苑,废弃库房。

这里原本是光禄寺存放旧案牍的地方,窗户纸破了大半,夜风灌进来,吹得桌上的油灯忽明忽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纸张腐朽霉烂的味道。

李苏已经在这里坐了整整两天。 他没有急着去造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机器,也没有去碰那些从工部搬来的昂贵精铁。他只是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案前,手里拿着一把锉刀,对着一块指甲盖大小的弹簧钢,一下一下地锉着。

沙——沙——沙——

声音单调而枯燥。 伺候的小太监打了好几个哈欠,最后实在忍不住,靠在门框上睡着了。在他看来,这个新来的“李大人”怕是个傻子,放着好好的官不做,非要在这磨铁片。

但李苏的手很稳。 前世作为工程师,他深知工业的基础在于精度。大明不缺能工巧匠,缺的是标准和精密配合。 他要做的第一件东西,不仅仅是个玩物,更是他对这个时代工业水平的一次降维打击。

那是一个半自动煤油打火机。 结构并不复杂,难的是配合。盖子弹开的角度,棘轮摩擦的力度,弹簧回弹的速度,这一切都需要微米级的精度配合。差一丝,就是废铁;准一毫,便是神物。

第三日黄昏。 朱由校来了。他穿了一身便服,显然是偷偷溜出来的。这两天朝堂上东林党和楚党因为京察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吵得他脑仁疼,只想来这儿透透气。

“李苏,朕的‘规矩’磨出来了吗?”朱由校一进门就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也带着几分审视。

李苏放下手中的锉刀,吹去桌上的铁屑。他从桌案上拿起一个巴掌大的黄铜方盒。 盒子表面没有任何花哨的雕龙画凤,只有被细细打磨出的拉丝纹理,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工业金属光泽。

“这就是你做的尺?”朱由校有些失望,“这看着像个墨盒?”

“万岁爷,此物名为‘天火’。” 李苏双手呈上,“请万岁爷按下此钮。”

朱由校接过那沉甸甸的铜盒,依言按下侧面那个略微凸起的机关。

咔哒。

一声极其清脆、极其悦耳的金属咬合声响起。 盖子瞬间弹开,火轮摩擦燧石,一蓬火星引燃了棉芯。

呼——

一簇橘黄色的火苗,稳定而安静地在朱由校的手中燃起。

朱由校呆住了。 他看着那簇火苗,又看了看那个冰冷的铜盒。 没有复杂的准备,没有繁琐的动作。仅仅是一按,火便来了。

“这是……如何做到的?”朱由校的声音有些发颤。

“严丝合缝。”李苏轻声说道,“盖与盒,轮与簧,误差不过发丝之百分之一。这就是草民说的规矩。守了规矩,金铁便能通灵。”

朱由校松开手,盖子合上,火焰熄灭。 再按,火焰升起。 咔哒、呼。 咔哒、呼。

他像个孩子一样,沉迷于这种机械带来的确定性中。在朝堂上,没有什么是确定的,大臣的话半真半假,辽东的战报虚虚实实。但这小小的铜盒,却从不骗他。

“好……好东西。”朱由校深吸一口气,将那打火机紧紧攥在手里,“李苏,这东西,你能做多少?”

“只要万岁爷给草民人手,给草民铁料。草民能让这‘天火’,燃遍大明。不仅能点烟,还能给万岁爷换回一座……银山。”

朱由校呼吸急促:“银山……有了银子,辽东就有救了。”

“陛下,不止是辽东。”

李苏突然上前一步,指着那铜盒上跳动的微弱火苗,目光灼灼,图穷匕见: “这‘天火’虽妙,不过是掌中玩物。草民心中还有一团大火。若是有了银子,草民能造出一种吞煤吐气、力大无穷的钢铁巨兽。它无需牛马,只吃煤炭,便能拉着万斤重物日行千里,亦能拖着千万斤战船,无风而动,横渡沧海!”

“无需牛马?无风而动?”朱由校瞪大了眼睛,像是听天书,又像是听到了最诱人的神话,“那叫什么?”

“草民管它叫——蒸汽机。”李苏沉声道,“那是大明未来的国运所在。”

此时,门外的风似乎大了些,吹得那破旧的窗纸猎猎作响。 朱由校看着李苏坚定的眼神,将“蒸汽机”三个字在舌尖滚了一遍,默默记在了心里。

大明帝国的命运齿轮,就在这间破败的库房里,伴随着那一声清脆的“咔哒”声,悄然转动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