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136章 金座的崩塌与银色的绞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金座的崩塌与银色的绞索

崇祯二年,腊月二十。日本,摄津国,大阪。

冬至刚过,寒风如刀,刮骨剔肉。 这座曾经被誉为“天下厨房”的繁华巨都,如今已是一片萧条鬼域。 虽然还没被攻破,但**“饥饿”**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已经翻过了高耸的城墙,钻进了千家万户。

堂岛米会所。 这里曾是全日本大米价格的晴雨表,此刻却变成了一座疯狂的赌场。 巨大的木制行情板前,挤满了双眼赤红的米商、武士和各藩的留守居役(驻大阪代表)。

“今日米价:一石米,换幕府金判(小判)八两!” “或者……换大明龙洋三块!”

“八两金判?!” 一名下级武士绝望地看着手里的钱袋。他一个月的俸禄才二两金,现在连一斗米都买不起了。 “这是抢劫!这是在逼死我们!” 他愤怒地把幕府发行的宽永通宝(铜钱)撒了一地: “这破铜烂铁有什么用?连擦屁股都嫌硬!”

而在不远处的另一个柜台前,却排起了长龙。 那里挂着**“大明特许粮行”**的招牌。虽然是走私进来的(实际上是李苏故意放进来的),但这里有米,白花花的大米。 只不过,这里的掌柜只认一种钱——天启龙洋。

“我有金子!我有幕府的庆长金!”一个豪商举着金条喊道。 “抱歉。”掌柜冷冷地推回去,“金子成色太杂,不收。去对面的**‘大明钱庄’**换成龙洋再来。”

豪商咬了咬牙,只能跑去对面的钱庄。 那里,汇率更是黑得惊人:一两黄金,只能换八块龙洋(实际上价值远不止此,这是掠夺性汇率)。 但他没得选。 不换,就得饿死。

这就叫**“货币殖民”**。 李苏通过控制粮食(刚需物资),强行废除了幕府货币的信用,确立了龙洋的霸权。

……

长崎,大明驻日总督行辕。

暖阁内,炉火正旺。 苏婉身穿一品诰命的常服,手里拿着一根红蓝铅笔,正在一张巨大的日本经济地图上勾勾画画。 她的神情专注而冷峻,那种运筹帷幄的气度,竟与李苏有几分神似。

“夫君,你看。” 苏婉指着地图上的大阪和江户: “经过这三个月的封锁和倾销,咱们的龙洋已经占领了西国(日本西部)七成的市场。” “幕府为了筹集军费,不得不滥发劣质铜钱(宽永通宝新铸版),导致江户那边的物价飞涨了十倍。” “现在的日本,除了咱们控制区,其他地方的钱,都已经变成了废纸。”

李苏坐在对面,手里把玩着一枚刚刚从日本回收重铸的银币,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这就叫**‘格雷欣法则’**的反向运用——良币驱逐劣币。” “当百姓发现手里的幕府钱连个馒头都买不到,而大明的钱能买命时,幕府的统治根基就断了。”

“不过……”苏婉眉头微蹙,“咱们回收了太多的日本金银,长崎分号的库房都快堆不下了。而且,铸造龙洋的压力太大,造币厂的机器都快磨红了。”

“那就运走。” 李苏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港口忙碌的景象。

“运回天津?”苏婉下意识地问道,“毕竟名义上这是给朝廷的税银。”

“不。” 李苏猛地回头,眼神变得无比犀利,甚至带着一丝大逆不道的冷酷: “绝对不能运回天津。”

“婉儿,你要明白。” 李苏压低了声音: “崇祯皇帝现在就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钱只要进了京师的国库,或者进了他的内帑,就再也别想拿出来。” “那是我们去美洲的买命钱,是我们在新大陆建国的本钱。若是交上去,我们拿什么去造船?拿什么去养活那几万跟我出走的弟兄?”

“那……”苏婉有些紧张,“咱们私自截留?”

“这叫**‘战备储金’。” 李苏冷笑一声: “从这里面挑出两成**成色最差的银子,大张旗鼓地运回天津,给崇祯送去,堵住他和文官们的嘴。”

“剩下的八成……” 李苏指着港口里那几艘吃水最深的万料级补给舰: “全部熔成金砖和银锭,直接装上那几艘要去美洲的补给船。” “让孙得胜派最信任的死士看着,谁敢靠近半步,杀无赦。”

“这些钱,只有出了海,才真正属于我们。”

苏婉深吸了一口气,她听懂了。 这是在转移资产,是在为最后的**“出逃”**做准备。 “我明白了。”苏婉的眼神变得坚定,“账目那边我会做平。在给朝廷的奏报里,这些钱会变成‘抚恤金’、‘修缮费’和‘折损’。”

李苏点了点头,重新坐回椅子上: “至于龙洋不够的问题……”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那就印纸。”

“纸?”苏婉一愣。

“对。” 李苏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样票: “这是**‘大明宝钞·东瀛兑换券’**。” “既然咱们要走了,那就不用在乎以后的洪水滔天。” “在日本滥发纸币,用纸换走他们手里最后的物资和铜钱。等我们一走,这纸币变成废纸,那也是幕府去头疼的事。”

……

江户,江户城本丸。

德川家光看着手里那张印着大明龙纹的纸币,手抖得像是在筛糠。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他猛地将银票撕得粉碎,抛洒在空中: “李苏这是在挖我德川家的祖坟!” “百姓只认大明龙洋,大名们只收龙洋才肯出兵。现在的日本,到底是我德川家的天下,还是他李苏的天下?!”

“将军息怒。” 老中土井利胜跪在地上,声音悲凉: “如今之计,唯有……破釜沉舟。” “那个李苏的舰队虽然厉害,但毕竟远离本土。只要我们能切断他们的补给线,或者……”

土井利胜看了一眼站在阴影里的那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新任军事顾问,普特曼斯。

“普特曼斯阁下说,荷兰在巴达维亚的主力舰队已经集结完毕。” “共有二十艘一级战列舰(盖伦船),每艘都有八十门重炮。” “只要我们能引诱明军舰队进入纪伊水道(狭窄海域),配合岸上的炮台和火船,就有机会全歼他们!”

德川家光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这是最后的赌注。 一旦大明的制海权没了,那些被经济锁链勒住的大名就会重新倒向幕府。

“好!” 德川家光拔出战刀: “告诉那个荷兰人,只要能打赢,我不惜一切代价!” “把江户所有的金银都拿出来!给他!” “我要在海上,跟李苏决一死战!”

……

平户,港口。

李苏打了个喷嚏。 “王爷,着凉了?”郑芝龙关切地问道。

“不,是有人在算计我。” 李苏揉了揉鼻子,看着海图上那个狭窄的纪伊水道: “荷兰人的主力舰队动了吗?”

“动了。” 郑芝龙眼中闪过一丝凶光: “探子回报,二十艘红毛番的大船,正借着北风,从外海向大阪湾逼近。看来是想跟咱们玩命。”

“玩命?” 李苏笑了。 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在海图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他们以为飞剪船只能跑得快?” “他们忘了,我的船上,还装着孙元化最新研制的**‘穿甲爆破弹’**。”

“一官。” 李苏整理了一下衣领,目光望向大海: “准备一下。” “既然荷兰人送上门来了,那就把他们连同幕府最后的希望,一起沉到海底去吧。”

“这一仗打完,日本就真的……没得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