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深渊中爱你也爱自己的刺 > 第100章 云岭村的孩子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岭村,笼罩在一片薄雾中,远山如黛,空气清冷。何世清没有开车,而是选择了和苏苗苗当年一样的方式——先坐火车到市里,再转乘摇摇晃荡的长途汽车,最后搭老乡的拖拉机进村。

一路上,她紧握着口袋里那个小小的木盒,里面装着苏苗苗的信和那枚乳白色的石头。车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喧嚣逐渐变为田野的萧瑟,最后是层峦叠嶂的墨绿,她的心也仿佛随着这景色的变迁,一点点沉淀下来。

她避开了村口的喧闹,直接找到了藏在山坳里的云岭村小学。校舍比记忆中更加斑驳,土坯墙上的裂缝像老人额头的皱纹。正是课间,孩子们在坑洼不平的土操场上追逐笑闹,小脸冻得通红,眼睛却亮得像山里的泉水。他们的笑声、叫喊声,穿透寒冷的空气,带来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刺破了何世清周身凝固的悲伤。

老校长还是那个干瘦黝黑、戴着老花镜的杨校长。他认出何世清,愣了一下,随即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朴实而略带感伤的笑容:“何设计师?你……你怎么来了?苏记者她……” 他话没说完,眼神黯淡下去,显然已经知道了消息。 何世清喉咙发紧,努力扯出一个平静的微笑:“杨校长,我来看看孩子们。也想……替苗苗做点事。”

在校长简陋的办公室里,喝着烫口的粗茶,何世清说明了来意。她没有说“捐款”,只说“苗苗留下了一笔稿费,她一直惦记着孩子们的书桌”。她拿出准备好的设计方案图纸,不是宏大的建筑图,而是充满了细节的构思草图。

“图书馆不用大,”何世清指着图纸,声音不高,却清晰坚定,“就用旧校舍旁边那间闲置的仓库改。苗苗说过,书不在乎多,在于能摸得到,看得进。” 她仔细讲解着:要开几扇大大的窗户,朝南,让冬天的太阳能够晒进来,照在孩子们看书的小脑袋上——就像苏苗苗总喜欢在阳光下看书一样。地面要用本地便宜又结实的青砖,耐磨,夏天光脚踩上去也凉快。书架不能太高,要让孩子们伸手就能够到最上面一层。还要在靠窗的位置,做一排矮矮的、铺着软垫的坐榻,让娃娃们可以蜷在那里,舒舒服服地看书。

杨校长听着,眼眶渐渐湿润,他用粗糙的手背抹了把脸,连连点头:“好,好!苏记者有心了……何设计师,你也费心了!这设计,真好,真暖和!”

接下来的日子,何世清住在了村里学校唯一一间闲置的宿舍。条件简陋,但她却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她不再失眠,听着山风穿过竹林的声音,能一觉到天亮。 她几乎每天都泡在即将改造的仓库里,和请来的木匠、泥瓦匠一起忙碌。她不再是那个在图纸前发号施令的设计师,而是会挽起袖子,帮忙递工具,清理场地。她拒绝了一切隆重的仪式,图书馆的动工,就是在某个清晨,她亲手和工人们一起,推倒了那面阻隔光线的旧墙。

尘土飞扬中,她仿佛看到苏苗苗站在阳光里,对她微笑。 孩子们很快和这个沉默寡言却眼神温柔的“何老师”熟悉起来。他们会好奇地围在工地边,看大人们忙碌。何世清不忙的时候,就坐在操场边的石墩上,看着他们玩耍。有时,会有胆大的孩子跑过来,递给她一把野果子,或者问她城里的故事。她的话依然不多,但会耐心地回答,偶尔还会拿出速写本,画下孩子们嬉戏的样子。画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能暂时掩盖心底的空洞。

有一次,一个叫阿吉的小男孩,就是当年那个在苏苗苗本子上画太阳的孩子,跑到何世清面前,仰着脸问:“何老师,苏老师什么时候再来看我们?她说要教我写名字的。”

何世清的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她蹲下身,平视着阿吉清澈的眼睛,声音有些哽咽:“苏老师……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但她没有忘记你,她让我来,帮你们建一个有很多很多书的图书馆。以后,你就能在里面学会写自己的名字,还能看懂很多很多故事。”

阿吉似懂非懂,但听到图书馆和故事,眼睛亮了亮,用力点头:“嗯!我要看有图画的故事书!”

图书馆的雏形一天天显现。宽敞的窗户安上了,阳光洒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何世清亲自去挑选了木材,书架被打磨得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她甚至托人从城里运来了一批绿植,摆在窗台上,给空间增添了几分生机。

她常常一个人在即将完工的图书馆里呆坐很久。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她想象着苏苗苗如果在这里,会怎么布置那些书架,会在哪个角落放上一盆她喜欢的绿萝,会在墙上贴一句什么样的、鼓励孩子们阅读的话。这种想象,不再带来撕心裂肺的痛楚,而是变成了一种带着酸楚的慰藉。她是在用这种方式,让苏苗苗的一部分,留在这个她曾牵挂的地方。 离开云岭村的前一天,图书馆基本完工了。

何世清站在宽敞明亮、充满书香和阳光的屋子里,环顾四周。墙上,她请木匠刻了一行字:“希望每一个梦想,都能在这里找到翅膀。” 落款是:“送给云岭村的孩子们——苏苗苗 何世清”。

孩子们挤在门口,探头探脑,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兴奋。阿吉第一个跑进来,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崭新的书架,然后跑到那排矮矮的坐榻上,高兴地打了个滚。 何世清看着他们,冰冷的心里,仿佛照进了一缕微弱的阳光。她没有感受到狂喜,只是一种深沉的、带着疲惫的平静。完成这件事,并不能抵消失去苏苗苗的万分之一痛苦,但至少,她为苗苗在乎的世界,留下了一点实实在在的、温暖的印记。 回程的车上,她依旧紧握着口袋里的木盒。

车窗外,云岭村在暮色中渐渐远去。何世清闭上眼睛,眼前不再是戈壁滩冰冷的星空,而是图书馆里,孩子们在阳光下读书的、安静而温暖的画面。 这条路,她还要一个人走很久。但至少此刻,她为另一个灵魂点亮了一盏灯,尽管这灯光,照不亮她自己前方的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