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生活玄学实录 > 第67章 月子头风的民间调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章 月子头风的民间调理

林先生带着他母亲来到祥瑞居时,老人家一直用手轻轻按着太阳穴,即便室内没风,她也紧裹着一条薄薄的羊毛披肩。林先生低声对阿祥说:“阿祥师傅,这就是我妈。年轻坐月子时受了风,这些年稍微碰点凉气就头疼,像有小锤子在里头敲。”

阿祥请老人坐下,递上一杯温热的红糖姜茶。他观察老人家的脸色,有些苍白,舌苔薄白,说话声音不高,显得中气不足。“老人家,这头疼是不是遇冷加重,得温缓解?平时是不是也比较怕冷,手脚容易凉?”阿祥温和地问。

老人点点头:“是啊,夏天都不敢直接吹风扇,一见风头就疼,肩膀后背也发紧。”

阿祥心里有了数。这在传统看法里,属于“月子病”范畴,中医常称为“产后身痛”或“头风”,核心病机是产后气血亏虚之时,风寒湿邪乘虚入侵,滞留于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他对林先生母子解释道:“这情况,是以前身体最弱的时候,寒气钻进了经络,现在身体阳气不足,推不动这些寒邪,所以一遇诱因就发作。调理的思路,重点是驱散寒邪,补益气血,温通经络。” 接着,他介绍了几种民间流传的,相对安全且有一定调理思路的外治和内服方法,并再三强调,如果尝试后无效或不适加重,务必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

一、 外治之法:驱寒通络

“寒邪在外,可以先从表面驱散。”阿祥拿出艾条,开始讲解最常用的方法。

1. 艾灸驱寒通络:“艾叶性温,能透诸经除寒湿。可以艾灸几个关键的穴位:百会穴(头顶正中,升举阳气,清醒头脑)、风池穴(后脑勺下方两侧凹陷处,祛风散寒)、大椎穴(低头时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振奋阳气)、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的点)。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以局部温热、皮肤微微红润为度,注意避免烫伤。此法能有效温通经络,驱散头颈部寒邪。”

2. 葱姜热敷法:“取新鲜带须葱白3-5根,生姜一大块(约50克),捣烂后加适量白酒炒热,用纱布包好。趁热(以不烫伤皮肤为宜)外敷在疼痛的头部或颈肩部位。葱姜辛温发散,白酒能助药力渗透,共同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

3. 药酒搓揉法:“可以用一些活血通络的药酒(如红花油、正骨水等,或请中医师配制),倒少许于掌心,搓热后反复搓揉疼痛的头部、后颈及肩背部,直至局部发热发红。这能促进局部气血循环。”

二、 内服之方:补益气血

阿祥提醒,内服方需格外谨慎,最好咨询医师。他分享的是些药食同源的思路。

1. 当归生姜羊肉汤:“这是经典的温补气血、驱散寒邪的食疗方。取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250克。羊肉焯水后与当归、生姜同煮至肉烂,加适量盐调味,喝汤吃肉。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益气补虚,适合血虚有寒的体质。”

2. 川芎白芷炖鱼头:“川芎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白芷能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取川芎10克,白芷10克,鳙鱼头1个,生姜数片,一同炖汤。适用于风寒头痛明显者。”

3. 五加皮酒:“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且非酒精禁忌,可考虑少量饮用五加皮酒。五加皮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对于风寒湿邪滞留引起的痹痛有一定作用。但此法需根据个人体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 日常养护与禁忌

阿祥特别强调了生活调摄的重要性,这与药物治疗同等关键。

? 严格避风保暖:出门戴帽,护住头颈。睡眠时避开门窗缝隙风。洗头后立即用电吹风吹干发根。

? 饮食忌生冷:避免一切生冷寒凉食物及冷饮,多食温性食物如红枣、桂圆、牛羊肉等。

? 情绪宜舒畅:思虑过度易耗伤气血,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气血调和。

? 适度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但不可过劳。

林先生母子仔细记下。阿祥最后慎重地说:“这些民间方法是经验之谈,效果因人而异。老人家体质弱,尝试任何方法都要循序渐进,密切观察反应。核心是扶助自身的正气,让身体有力量去驱逐病邪。”

送走他们后,阿祥正准备收拾,留意到林先生母亲刚才坐的椅子旁,掉落了她用来记录的小本子。他捡起来时,无意间看到本子最后一页,画着几个简单的手部草图,旁边标注着:“指甲月牙小,气血不足?下次问。” 阿祥想起刚才扶老人时,确实看到她十个手指的月牙都不甚明显,甲色偏淡。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一位久未联系的老朋友,声音爽朗:“阿祥!我下个月要带几个企业家朋友组团去考察项目,听说你还会看相?到时候你能不能顺便帮我们几个也瞧瞧,特别是这指甲上的白色月牙在相学里有什么说法?都说这是健康晴雨表,跟运势有没有关系啊?”

阿祥微微一笑,回应道:“看相不敢当,不过指甲月牙在传统医学里倒确实能反映一些气血状况的线索。至于和运势的关联,民间也有些有趣的说法。等你来了,我们可以聊聊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