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生活玄学实录 > 第87章 月事调理的道医智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7章 月事调理的道医智慧

女孩抱着热水袋蜷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得像张宣纸。“我叫小蔓……每次来事都像死过一回,冷汗能把床单浸透。”她声音虚浮,“西医检查说是原发性痛经,没器质性问题,止疼药从布洛芬吃到曲马多,现在吃两片都压不住。”

阿祥没有急于号脉,先观察她发青的眼圈和微微水肿的手踝。“经期前三天开始长痘,胸部胀得像塞石头?经血颜色暗紫有血块?”小蔓连连点头称奇。阿祥取出一套银针:“你这是寒凝血瘀兼肝气郁结,光止痛不调经,好比只擦警报器不关火源。”

------

辨症分型:痛经的三种根源

阿祥点燃艾条,让烟缓缓熏烤小蔓的足三里穴,同时讲解痛经的常见类型。首先是寒凝血瘀型,这类痛经表现为小腹冷痛如浸冰水,热敷后可缓解,经血暗紫夹大血块,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日常指征包括怕冷、爱吃热食、大便稀溏。小蔓的情况主要属于此类。

其次是气滞血瘀型,症状为小腹胀痛拒按,经前乳房胀痛明显,情绪烦躁易怒,舌边红苔薄黄。这类患者常叹气,压力大时痛经加剧。第三种是气血虚弱型,表现为隐痛喜按,经量少色淡,乏力头晕,舌淡胖有齿痕,日常可见面色萎黄、易心慌气短。

“你是寒瘀为主,肝郁为辅。”阿祥用银针轻刺她三阴交穴,得气后捻转针柄,“常年喝冰奶茶、熬夜刷剧,寒气从毛孔钻进去淤在子宫。加上考研压力大,肝气不舒,雪上加霜。”

------

道医外治法:立竿见影的止痛技巧

阿祥演示了三种可自行操作的外治方法。急痛时可按压十七椎穴,俯卧时腰窝正中对准的第五腰椎凹陷处,用拇指关节顶住用力按压3分钟,有酸胀感即生效。也可掐按制污穴,在拇指背侧第一、二关节中点,点刺出血或用力掐按,经前一周每天掐200下效果更佳。

对于寒凝血瘀型,可采用药熨法:小茴香30克、干姜20克、肉桂10克捣碎,加粗盐500克炒热后装入布袋,敷小腹20分钟,注意防烫伤。艾灸自疗则可在经前一周灸关元穴(脐下四指)和子宫穴(脐下四指旁开三指),每穴15分钟,皮肤潮红即止。

小蔓按完十七椎穴已能直起腰:“真神了!比布洛芬起效还快!”阿祥提醒:“这只是应急,根治需配合内调。”

------

周期调理食谱:四阶段饮食法

阿祥根据月事周期调整的食疗方,将调理分为四个阶段。经期阶段(1-7天)重点温经化瘀,推荐红糖20克加山楂10克和生姜3片煮水,每天2杯。经后期(8-14天)侧重补养气血,可用乌鸡半只加当归10克、黄芪15克炖汤,每周3次。

排卵期(15-21天)以疏肝理气为主,可用玫瑰花5克加橘络3克泡水,每天1杯。经前期(22-28天)注重利水消肿,推荐茯苓15克加薏米30克煮粥作为早餐。“关键在经后期补血,”阿祥划重点,“像你经血量大,之后连喝七天乌鸡汤,下次疼痛能减三成。”

------

生活习惯调整与心法

阿祥给出了易执行的生活建议:保暖方面要尤其注意腰腹部、脚踝,夏天避免直吹空调。作息上需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伤气血。运动方面,经期外每天快走30分钟或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可改善盆腔循环。情绪调节可每天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凹陷)5分钟,疏散郁气。

他还教了小蔓“呼吸观想法”:痛感来袭时想象小腹有红光照冰,化水成气。此法结合了中医“意守丹田”的理念,通过引导意识缓解痉挛。

------

效果验证与深层点拨

一个月后小蔓拎着两包自家种的黄芪来谢师:“按您说的四阶段吃,这次居然能正常上班了!”她翻出手机记录:疼痛从9分降到4分,血块减少大半。

阿祥却指着她新长的口疮:“肝火还旺,乌鸡汤里要加麦冬10克。记住调经如煮粥,要文火慢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