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生活玄学实录 > 第154章 《鲁班经》的阴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祥瑞堂来了位特别的客人。这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叫赵明,在城东开了家小木工坊,专做仿古家具。他脸色苍白,眼底带着血丝,一进门就局促地搓着手。

“阿祥师傅,我可能……可能惹上麻烦了。”赵明压低声音,从随身带的布袋里小心翼翼取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方匣子。红布掀开,是本书——一本纸张泛黄、线装、封面无字的古籍。“这是我爷爷留下的,他以前是老木匠。我整理遗物时在箱底发现的,最近才打开看……里面有些东西,看得我心里发毛。”

阿祥接过书,没有立刻翻开。书的封面有深色污渍,触手有种异样的沉。他示意赵明坐下,倒上茶。“慢慢说,什么情况?”

赵明喝了口茶,稳了稳心神:“这书……里面除了些家具图纸,还记了很多奇怪的口诀和图画,像是符咒。我本来没在意,但最近给客户定做一批明式家具,工期紧,要求高,工钱却压得低。我心里有气,有天晚上对着书里一个叫‘千斤闸’的图样比划了几下……结果,那客户没多久就从梯子上摔下来,腿骨折了,虽然不重,但我这心里……”

阿祥这才缓缓翻开书页。果然是《鲁班经》,而且是内容比较全的民间抄本。他直接跳过前面的工具制作、建筑尺寸等常规内容,翻到中后部分。那里用朱砂和墨笔混合绘制了许多诡异的符箓,旁边配有简短咒诀。

“你看到的‘千斤闸’,是不是画得像几根木头交错压下来的图案?”阿祥问。

赵明连忙点头:“对!旁边还写着‘主家负重,步履维艰’几个字。”

阿祥合上书,神色严肃:“你这是动了《鲁班经》里‘厌胜术’的念头,虽然只是无意识比划,但心念已起,与这书产生了感应。好在对方只是轻伤,说明你本性不恶,邪术未成。”

他继续向赵明解释《鲁班经》的诡异之处。这本书分上下卷或上中下三卷。上卷是正经理所当然的木工、建筑技艺,但中下卷却记载了大量道术、符咒、医术,甚至害人之法。其中最邪门的,就是被称为“厌胜术”或“魇镇”的巫祝之法。

厌胜术的邪恶之处与实例

阿祥告诉赵明,古代工匠地位低,常受雇主欺压,一些心术不正或心怀怨恨的工匠,便会利用“厌胜术”在施工时做手脚,通过埋藏特定“镇物”诅咒雇主。他举了几个《鲁班经》中记载的邪术例子:

1. 屋脊风车术:工匠在屋脊暗格放置特制小风车,扇叶刻符咒。依据风向不同,诅咒效果各异:东风散家业,西风招疾病,南风惹官司,北风断人丁。曾有传说,一瓦匠因受东家刻薄,施此术后,东家果真在多年内家道败落,子孙三代行乞。

2. 梁柱藏棺:在正厅堂屋的枋柱内暗藏一个小棺材模型。此术极为阴毒,预示居住者将有血光之灾,甚至可能导致家破人亡。传闻有木匠因私怨施法,导致屋主新婚之夜遭无形黑影袭击,险丧性命。

3. 门梁碗筷:在家宅大门的门梁上暗藏碗和筷子。此术会导致居住者家道急速中落,子孙后代可能沦落至乞讨为生。

4. 披头女鬼图:将绘有披头散发女鬼的图画藏在房屋的柱子里。居住者会遭遇连连不幸,家宅长期不宁。

阿祥强调,这些邪术之所以被历代朝廷列为禁书,不仅因其危害社会,更因修习者往往没有好下场。传说学习《鲁班经》中这些法术,需承受“缺一门”的代价,即在“鳏、寡、孤、独、残”中应验一样。这既源于鲁班因木鸢失妻痛彻心扉的诅咒传说,也是对这种滥用秘术害人行为的警示。

化解与正道

“那……阿祥师傅,我这本书怎么办?我会不会已经……”赵明声音发颤。

阿祥将书用红布重新包好,推回给赵明:“书本身是死物,罪恶源于人心。你今日能来,说明心有不安和悔意,这是善念未泯。处理方式有二:一是将其深箱锁藏,不再翻阅触碰,让时间的尘埃将其掩盖;二是若决心彻底了断,可择一晴朗午时,于室外开阔洁净之地,将其焚化,同时心中默念忏悔,将灰烬深埋于树下。切记,决不可因好奇再研习其中邪法。”

他继续开导:“你所擅长的仿古家具制作,本就是传承老祖宗的智慧和手艺,这是正道。将这份技艺发扬光大,诚信经营,远比任何虚无缥缈的邪术更能安身立命。至于那位受伤的客户,你应主动去探望,合情合理地给予一些补偿,诚心道歉,解开这个心结。”

赵明听完,长长舒了口气,脸色缓和不少:“谢谢阿祥师傅,我明白了。我选第二种,彻底烧了它,图个心安。我这就去给那位客户道歉。”

送走赵明,阿祥站在窗前。他知道,《鲁班经》里除了害人的“制压厌胜”,也记载了一些“吉祥厌胜”之法,如藏小船招财、置桂叶利学业等。但这些借助外物、暗藏机巧的手段,终究落了下乘。风水玄学的根本,在于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激发环境与人心本有的生机,而非投机取巧。

这时,手机响起,是一个略带焦急的中年女声:“是祥瑞堂的阿祥师傅吗?我是经人介绍找您的。我姓王……我母亲重病住院很久了,医生说情况不乐观。我听说有些民间的‘借生机’的法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您能帮忙看看吗?”

阿祥微微皱眉,“借生机”这词,让他感到下一段不寻常的因缘即将开始。

“王女士,您别急,”他平静地说,“电话里说不清楚。这样吧,明天上午我有时间,您方便的话,我们见面详细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