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许太傅突然间想起了一件事,道:“那个柳氏多次作妖,我本以为是陛下派来的,但是越想越不对劲,若是陛下派来的,那么凌珏去西北的消息,柳氏知道,宫里那位肯定早就知道了。”

“查来查去,竟然就是柳氏自己存了心思,想要攀上侯府,才跑出来泼脏水的。”

许星楹点点头道:“柳氏这个事情,从一开始,凌珏就告诉我了,只说是同袍的妻儿。同袍已死,凌珏不能看着孤儿寡母无依无靠,便把他们带到京城,谁知柳氏竟存了这样的心思,利用幼子,一而再再而三设计凌珏。”

“好了,不提这糟心的事了,星儿,你说的事,为父会转告太子。既然五皇子血统不正,有了这个把柄,就不着急动五皇子的人,这个把柄留到最后再用。”

许太傅摸摸许星楹的头,嗔怪道:“你啊,重活一世这样大的事,你竟然瞒着我和你娘这么久,一个人默默承受这么多。”

许星楹笑着说:“本想着不能让爹娘太操心,可是最后还是让爹爹费心。只要爹爹和娘亲还在我身边,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过了半个月,会试中选拔而出的贡士们进宫面圣,由皇帝亲自过目甄选,排布名次。

周玉笙的文章文采斐然,又针砭时弊,被众官员一致推举,崇光帝便格外留意周玉笙。

只见周玉笙玉树临风,成竹在胸,气定神闲,每每应对询问,因为见多识广,侃侃而谈,谈吐举止皆是不俗,叫崇光帝连连称赞。

如此锦心绣口的人才,不得状元,谁能得状元之位?

程志远心高气傲,见周玉笙表现太好,一时急着表现,反而落了下乘。

如此殿试之后,放榜昭告天下,状元之位毫无悬念地落在了周玉笙头上。

榜眼是周大儒的爱徒,林尚书的长子林霄云。

探花是罗侍郎长子罗浩谦。

程志远只堪堪得了二甲传胪。

有官员送了官服过来,给一甲三人换上,然后打马游街去。

一甲三人骑马游街时,满京的贵女都惊讶地发现,今年的状元可比探花好看得多,纷纷热情地把花啊、手帕啊、簪子之类的,掷向状元郎的怀里。

周玉笙迎面接受无数手帕、鲜花的洗礼,弄得一身香气。

甚至有激动的少女把腰间的玉佩都解下来,掷向周玉笙,周玉笙眼疾手快,躲闪了过去,才没被玉佩砸中,不然额头上准起一个大包。

游街回来,周玉笙便回了周府,周府早已经接到喜讯,已经张灯结彩,等着他回来。

周玉笙在府前一下马,门房就激动地跑进去,喊道:“少爷回来了!状元郎回来了!”

周玉笙含笑,步履轻盈地迈进门,走过垂花门,才发现爹娘和许太傅夫妇都在,连许星楹也站在那里,笑盈盈地看着他。

“玉笙哥哥,恭喜呀,新出炉的状元郎!”

周玉笙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不得个状元回来,怎么对得起妹妹亲自给我做的定胜糕?”

虞夫人走过来,拉着周玉笙的手,看了又看,高兴得流下眼泪:“我儿长大了,出息了!”

周大儒捻了捻胡子,大笑道:“不愧是我周青柏的儿子!”

又对许太傅道:“师兄这个儿子教得怎么样?”

许太傅哈哈大笑:“行了,师兄,知道你厉害了,教出一个状元和一个榜眼。但师弟我也不赖啊,把我乖宝也教得很好!”

“那可不?一幅画千金呢,我家这个浑小子,也就混上状元郎而已。”

师兄弟互相恭维了一下,又和周玉笙说了一番话,门外又来了一些周大儒的学生前来贺喜。

如此应酬了半晌,周玉笙又收拾一番,穿好官服,入宫赴琼林宴。

崇光帝坐在上首,感慨道:“天佑大夏,让朕今年又得了如此多青年才俊。”

新旧官员一起举杯:“恭祝大夏江山永固,陛下万寿无疆!”

崇光帝看着殿试中脱颖而出的周玉笙、林霄风、罗浩谦、程志远等人,心中感慨,龙颜大悦。

崇光帝就是在这样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一点一点地积攒着自己的人,用新鲜血液一点换掉先帝时的旧臣。

今年的新臣中,周玉笙尤为突出,玉树临风好相貌,锦心绣口好才华,且他的父亲是大儒。

酒过三巡之后,崇光帝目光流转,眼神微眯,看着周玉笙,道:“状元郎如此才貌,不知家中可有婚配?若是没有,朕有意让你尚公主,不知你意下如何?”

本朝驸马可以参政,周玉笙一旦做了驸马,就是崇光帝的人。

崇光帝开始在拉拢了。

周玉笙微微一笑,起身拱手答道:“回陛下,微臣家中已然为微臣定下婚约,臣不敢相负。公主金枝玉叶,微臣不敢高攀。”

新臣旧臣都不由看向周玉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胆子这么大。

皇帝赐婚,是天大的喜事,陛下都开了金口,他竟敢推辞,胆子真够大呀!

众人都屏气凝神,唯恐今上突然大发雷霆,却不料崇光帝却只是一笑:“尚公主一事,朕不过是说说而已,既是已有婚配,朕怎么好拆散有缘人呢?”

闻言,林霄风微微松了一口气,他就怕陛下突然间叫榜眼来尚公主。

突然听到崇光帝又问道:“探花郎家中可有婚配?”

罗浩谦出列拱手道:“回皇上,微臣尚未有婚配。”

“如此甚好,朕招你做驸马,不知探花郎意下如何?”崇光帝又笑问。

罗浩谦连忙跪下道:“微臣有幸,得陛下青眼,是微臣三生有幸。”

崇光帝当即就定下了六公主和罗浩谦的婚事,笑道:“赐婚旨意择日就会颁下,你且等着做驸马就好。”

又喝了一巡,崇光帝觉得疲惫,就先行离开,让其他臣子继续饮酒。

周玉笙虽然不是官家子弟,可奈不住他有个大儒父亲,朝中有不少清流官员是他父亲的学生,所以周玉笙身边围着很多官员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