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领命后,立刻依照沈青河所展示的《百匠田园录》之法,在东面的缓坡地上热火朝天地兴建起猪舍。

猪舍的选址严格遵循“畜舍重向阳,避湿通风畅”的原则。

匠人们充分利用缓坡地势,将猪舍建成座北朝南、背风向阳的格局,期望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李瓦匠带领众人,首先对场地进行清理。

随后,依据常见的条形基础形式进行开挖。

他们逐层夯实基底,接着用碎石垫层加以加固,最后用石灰混合黏土浇筑基础,力求让基础稳固且具备良好的防潮性能。

张木匠负责的主体结构,选用了上等的松木和杉木作为材料,立柱与梁枋之间通过精巧的榫卯结构相连接。

虽然这不及官式建筑斗拱那般繁复,但承重柱与屋架都搭建得牢固且规整。

猪舍的墙体为砖石混砌。地基以上,先用加工规整的青砖砌筑约半人高,以此来防潮防水。

在这之上,则用土坯砖填充木构框架,内外再用草拌泥抹平,最后在外层刷上白灰,以增加整洁美观。

屋顶采用的是双坡悬山式,这是民间建筑中常见的形式。

在椽子上,先铺设厚实的木板或密编的竹席作为底层,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防水性能良好的陶瓦。

为了更好地通风隔热,屋顶还参考了《百匠田园录》中的巧妙设计,在屋脊处留有可调节的通风气窗。

室内按照李月娥的安排进行分区。

休息区用木栏进行分隔,地面铺设干燥的稻草,为猪提供温暖舒适的躺卧之处。

进食区与活动区的食槽采用陶制长槽,水槽则连接活水。

另外,漏缝板区域用于排水,这里用石板铺砌并留有缝隙,其下方正是依照“深坑垫草勤更换”挖掘的积肥坑,用于沤制肥料。

“活水绕舍旁,污秽自冲淌”是其中的重点。

李瓦匠带领工匠从附近的小河用竹管引来活水,水渠紧贴猪舍外侧,采用砖石砌筑,利用坡度让水流自然流淌,方便每日冲洗猪舍。

污水顺着水渠排入预先挖好的沉淀池,经过初步沉淀后,清水可以溢流出去灌溉附近的农田,沉淀物则可以定期清理用作肥料。

十日之后,东面缓坡地上,一排排崭新的猪舍已然拔地而起,整齐有序,蔚为壮观。

沈青河亲自前来查验,她仔细地巡视着每一个角落。

从坚固的榫卯木构,到平整的砖石墙体;从通畅的活水渠,到设计巧妙的积肥坑;再到分区合理的内部布局,无一不是严格按照《百匠田园录》的记载精心建造而成。

她不住点头,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色,对随行的张木匠、李瓦匠和李月娥赞许道:“诸位辛苦了!这猪舍建得实在太好了,既遵循古法,又十分实用,远超我的预期。有了这样的猪舍,咱们百花谷牲畜繁衍兴旺,指日可待啊!”

沈青河心中念头一转,目光投向不远处略显陈旧、布局有些散乱的羊舍。

她思索片刻,对李月娥吩咐道:“李大姐,猪舍已经建成,效果显着。依我看,旁边的羊舍显得颇为局促老旧了。不如趁这个机会,把羊舍也迁到此处,按照新式的方法重建,与猪舍相邻而建。这样集中管理,既能节省人力,也更方便统一防护和照料。”

李月娥听后,立刻明白了沈青河的意思,回应道:“姑娘考虑得真周到!牲畜集中在一起,确实便于照管,饲料运送、清理粪肥也都更加便捷。奴家会安排人手,勘测规划,尽快把羊舍也建起来!”

沈青河微微点头,正准备再说些什么,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狼患!

以前谷中的羊曾遭受过野狼袭击,如今猪羊数量大增,而且集中在一个区域,目标更大,岂不是更容易引来山中饿狼的觊觎?

她神色一紧,立刻对身旁的江云说:“快去把陈希请来!”

陈希很快就赶到了,听完沈青河的担忧,也深表认同:“姑娘所虑极是!如今猪羊满圈,气味传得远,确实容易招来野兽。必须加强防护!”

沈青河当即下令:“陈希,这件事就全权交给你负责。马上从虎翼营中挑选一百名可靠的人,组建一支专门的‘畜牧卫队’。分成两班,日夜轮流值班,巡逻警戒,专门守护这片畜牧区。”

“要配备强弓劲弩、锣鼓火把,一旦发现狼或者其他猛兽的踪迹,立刻驱赶剿灭,务必保证牲畜的安全!”

陈希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抱拳领命:“是!某这就去办!保证不让狼群伤到谷中的一头猪、一只羊!”

沈青河正与陈希商议畜牧卫队之事,一旁的李月娥听着,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待陈希领命而去,她上前一步,对沈青河恭敬地说道:

“沈姑娘,猪舍羊舍既已齐备,卫队也着手组建,咱们这畜牧场算是有了根基。奴家还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青河闻言,温和地看向她:“李大姐但说无妨,您经验丰富,想到什么好主意,正是求之不得。”

李月娥笑了笑,“姑娘,咱们如今猪羊虽多,但多是等着养肥了年底宰杀的大牲口。

“日常里,谷中老少,尤其是孩子们,也需要些细水长流的吃食。奴家想着,不如再辟出几块地方,多养上些鸡鸭和野兔。”

她细细分说:“这鸡鸭嘛,饲养容易,不需太大地方,平日里喂些谷糠、菜叶即可。母鸡能下蛋,公鸡可司晨,日后长大了也是极好的肉食。鸡蛋鸭蛋更是滋补,日常餐桌上也能多些花样。”

“还有那野兔,”她继续道,“这东西繁殖力极强,一窝能生好些只,长得也快。圈块地,搭些简易的棚舍就能养。兔肉细腻,也是上好的肉食补充。如此一来,谷中肉蛋供给便能更加充裕,即便猪羊尚未出栏,日常也不至于短了荤腥。”

沈青河听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脸上露出由衷的赞赏笑容:“李大姐!您这主意真是想到我心坎里去了!鸡鸭兔鹅,虽是小物,却关乎日常民生。您思虑周全,如此一来,谷中膳食确能更加丰足稳妥。”

她当即拍板:“这鸡舍、鸭棚、兔栏的筹建事宜,也一并交给您来统筹规划。就在这畜牧区旁,寻合适的地方兴建,便于统一管理防护。”

接着,她想到人手问题,补充道:“养殖事务日益繁多,光靠现有的人手恐怕不足。”

“李大姐,您再多费心,从谷中妇人里,挑选些心细手巧、吃苦耐劳的,组织起来,专门负责这鸡鸭兔的饲养照料。待遇一概比照谷中其他劳作发放,定要让大家安心做事。”

李月娥见自己的建议被沈青河如此重视并立刻采纳,心中也十分高兴,连忙应承下来:“姑娘放心!奴家一定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咱们谷中能干的妇人多的是,奴家这就去物色人选,尽快把这块也张罗起来!”

沈青河正与李月娥商议着鸡鸭兔舍的兴建细节,眼角余光瞥见紫莲步履匆匆走来,神色凝重,似乎欲言又止。

沈青河心知紫莲素来沉稳,若非紧要之事,断不会如此形色。

她心中一动,对李月娥温言道:“李大姐,此事便先按方才商议的去办,您先去忙吧。”

待李月娥走后,沈青河转向紫莲,低声问道:“紫莲妹妹,看你神色,可是有何要事?”

紫莲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四周,确认无人注意,才压低声音道:“青河姐姐,借一步说话。”

两人默契地走到一处僻静的角落,四周有树林掩映,确保谈话不会被旁人听去。

站定后,紫莲从袖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赫然是几片已经干枯但形状尚可辨认的药材碎片。

她将其递到沈青河眼前,眉头紧锁,声音里充满了疑虑与不安:

“青河姐姐,您瞧瞧这个……这是今日清晨,我无意中在谢玲儿妹妹为倩姐姐煎药后丢弃的药渣里发现的。我……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沈青河接过那药材碎片,仔细辨认。

她虽不精专医药,但平日管理谷中事务,对常见药材也略有了解。只见这碎片色泽暗褐,质地似乎有些特异。

“这是何物?”沈青河抬头问道,心中已升起不祥的预感。

紫莲深吸一口气,语气愈发沉重:“若我没认错,这应是‘雷公藤’的碎屑!此药……”

“此药虽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效,但其性峻烈,毒性颇强,常用以治疗风湿顽痹,却绝非脑部瘀血积滞所致目盲之症所宜!”

她顿了顿,眼中充满了困惑与担忧:“据我所知,倩姐姐的目疾,乃因当初头部受创,瘀血阻滞清窍,经络不通所致。”

“治疗此等症候,应以活血化瘀、通窍明目为要,用药宜温和疏通,切忌猛峻破血,以免扰动瘀血,反而导致再次出血或瘀阻加重啊!”

“而这雷公藤……”紫莲的声音微微发颤,“其力迅猛,若用于颅内有积血未清之症,恐非但不能化散瘀血,反可能因其峻烈之性,刺激脉络,使瘀血更难吸收,甚至加重阻滞,于视力恢复实在是……适得其反!”

说到这里,她抬起眼,目光复杂地看着沈青河,“青河姐姐,我……我并非质疑玲儿妹妹的医术。”

“她的医术远胜于我,对倩姐姐更是尽心尽力。只是……只是这味药的出现,实在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心中惴惴不安。按常理,她绝不应在治疗倩姐姐眼疾的方中使用此物啊!”

沈青河听完紫莲这番抽丝剥茧、有理有据的分析,只觉得一股寒意瞬间从脊背窜上头顶!

她握着那几片雷公藤碎片的手微微颤抖,脸色骤然变得苍白。

一个可怕而荒谬的念头不受控制地闯入她的脑海……

难道……难道是谢玲儿故意在宋倩的药中动了手脚?

用了这看似对症实则背道而驰的虎狼之药,目的就是为了让宋倩的眼睛永远好不起来?!

这个念头太过骇人,沈青河几乎不敢深思下去。

但紫莲的发现和担忧,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中许多此前未曾留意的疑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