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正当密道中众人尚沉浸在叶无痕与陈希相认的感慨中时,沈青河却眉头微蹙,心思早已飞回那迫在眉睫的食盐难题上。

她脑中飞速盘桓着关于盐引严控、金兵押运的细节。

忽然,她眼眸一亮,一个大胆的念头闪过。

她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冷静地打破了眼前的氛围:“叔父,叶……姑父,”

她稍显生涩地用了这个新称呼,但语气却十分坚定,“金军对食盐管控虽严,但对酒水之类,似乎并无如此严格的限制吧?”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目光瞬间聚焦到她身上,不知她为何突然提及此事。

沈南鸿若有所思地点头:“不错!酒水虽也有税,但沿途盘查远不如盐铁那般严苛。尤其是犒军、送往权贵府邸的美酒,关卡往往例行查验便会放行。青河,你的意思是?”

沈青河嘴角泛起一丝成竹在胸的笑意,继续说道:“侄女忽然想起,《百匠田园录》中记载过一种巧器,名为‘双层瓮’。此瓮外观与寻常酒瓮无异,实则内藏夹层,中有机巧隔断,可分装两种液体而不相混。”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我们何不定制一批这样的双层瓮?上层装入十足十的烈酒,即便金兵开坛查验,酒香扑鼻,也绝看不出破绽。”

“而下层,则将我们急需的食盐溶於清水,灌入其中。如此,明为运酒,实则为盐!沿途关卡即便再仔细,又如何能想到这酒瓮之中竟暗藏乾坤?”

此言一出,密道中先是一静,随即众人眼中纷纷爆发出豁然开朗的惊喜光芒!

“妙啊!此计大妙!”秦洛第一个击掌赞叹,脸上满是兴奋,“以酒掩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金人严查盐引,却对酒水疏于防范,正好可利用此点!”

周福也激动地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小姐此计确是精妙!若真能造出这等双层瓮,食盐之困可解矣!”

沈南鸿更是抚掌大笑,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好!好一个双层瓮!青河,你竟能想到此法!如此一来,无需那烫手的盐引,亦可绕过金兵的重重关卡!叶兄,你看如何?”

叶无痕一直静静听着,此刻也不禁颔首,看向沈青河的目光中充满了赞赏:“心思缜密,另辟蹊径,运送一批‘美酒’前往……嗯,确实比直接运盐稳妥百倍。青河颇有她姑姑当年的慧黠之风。”

得到叶无痕的肯定,沈青河心中稍定,但随即又道:“此计虽好,但打造双层瓮需要可靠工匠,且需绝对保密。运送途中,也需万分小心,一旦被发现,便是杀身之祸。”

“工匠之事不必担忧。”叶无痕淡然接口,语气中自有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我既在此,自有可靠匠人为你等制作此瓮,保证无人能看出破绽。至于运送……或可交由我来安排。”

希望重燃,而且是一条看似极为可行的蹊径!

密道中原本沉重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跃跃欲试的振奋。

……

五日后,白马寺后山一处更为隐秘的据点内。

叶无痕如期而至,身后跟着五十辆以油布盖得严严实实的骡车。

他依旧是那袭纤尘不染的白衣,神色从容,只是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显然这五日并未清闲。

“南鸿兄,青河,”他迎上众人期盼的目光,微微一笑,“某幸不辱命。”

说罢,他挥手示意。

随行的几名沉默干练的汉子迅速掀开油布,卸下几个酒瓮。

那酒瓮外观与市面上的寻常货色毫无二致,陶土烧制,呈深褐色,毫不起眼。

沈青河立即上前,依照《百匠田园录》中记载的机巧之法,手指在瓮口内侧某处不显眼的凹凸处一按、一旋。

只听一声极轻微的“咔哒”声,瓮身中部竟应声裂开一道细缝,缓缓分为上下两截!

上层酒香瞬间四溢,浓郁醇厚,确是上好的烈酒。

而下层则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夹层,内壁光滑,容量颇大,此时空空如也,正待注入盐水。

“妙!真是太妙了!”周福凑近仔细查验,忍不住连声赞叹,“这接口严丝合缝,闭合后浑然一体,任凭谁来看,也绝想不到其中奥妙!工匠手艺堪称鬼斧神工!”

秦洛也拿起一个,反复敲击、摇晃,无论是声音还是手感,都与普通满装酒液的瓮毫无差别,不由叹服:“若非知晓内情,我等也必被瞒过。此计成矣!”

沈南鸿长舒一口气,连日来的愁云终于散开,抚掌笑道:“叶兄出手,果然不同凡响!短短五日,竟能赶制出这一千个巧瓮,解我燃眉之急!”

叶无痕淡然一笑:“皆是可靠之人连夜赶工所致。”他话锋一转,从袖中取出一卷盖有朱红大印的文书,递与沈南鸿,“不仅如此,运送的关卡也已打通。这是洛阳留守府签发,准予运送这批‘御酒 ’前往汴京的官引。”

“酒引?!”沈南鸿接过一看,更是惊喜交加。

只见那官引文书条款清晰,印信齐全,写明运送“御酒”若干,沿途关卡验引放行,不得刁难。

这薄薄一纸文书,其效力远超金银,正是打通沿途关卡最紧要的通行证!

“叶兄,你……你这真是……”沈南鸿激动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这酒引在叶无痕手中,竟似乎轻而易举。

叶无痕语气平静,却透着强大的自信:“既是以犒军为名,运送御酒,自然需有堂堂正正的文书。”

“有此引在,除非遇上极特殊情况,否则无人敢开坛详查。即便查验,”他指了指那些双层瓮,“也万无一失。”

千个巧瓮,一纸官引。

至此,运送食盐的最大障碍已被扫清,计划中最关键的两环已然完美就绪。万事俱备,只待将盐化为水,注入瓮中,便可浩浩荡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