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华河路口笼罩在诡异的蓝色雾气中。周远站在临时指挥所的窗前,看着远处729矿山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自从带回休眠诱导器和林雪梅教授的方程式,已经过去了28个小时,距离菌群自毁的时限只剩不到12小时。

军方刚刚下达了疏散令。陈明宝推门而入,脸上蒙着一层煤灰,半径五公里内的所有村庄,包括河路口镇。

周远调出天工系统的最新监测图。代表菌群活动范围的红色区域已经逼近河路口,最近处距离河岸仅300米。一旦菌群进入水系,富含稀土的将顺流而下,污染整个江华盆地。

休眠装置调试得怎么样了?

基本就绪。陈明宝擦了擦汗,但有个问题——最佳启动点在河路口正下方,那里是菌群最活跃的区域,温度超过90度。

周远转向实验室角落。林雪梅教授正在给丽莎讲解方程式的细节,两人面前的休眠装置原型机闪烁着微弱的蓝光。教授的脸色仍然苍白,但眼神坚定——她坚持要亲自参与最后的行动。

必须有人下去。周远说。

陈明宝沉默片刻,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认得这个地方吗?

照片上是年轻的张工站在一个矿井口,背后隐约可见729字样。周远摇摇头。

1982年7月29日,张老师在这里做了第一次野外实验。陈明宝指着照片角落——那里有个模糊的标记,三个菱形排成一列,同一天,他成立了三菱形小组,成员有我父亲、林雪梅,还有...

郑毅的父亲?周远突然领悟。

陈明宝点点头:藏族地质队最好的勘探专家。他们约定,这项技术只能用于生态修复和贫矿开发。他苦笑一声,但三个月后,St集团的前身——瑞士泰拉矿业就拿到了初步数据。

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丽莎冲进来,手里拿着平板电脑:截获St集团的通讯!他们雇佣了私人武装,正在向河路口集结!

屏幕上显示出一支车队正从省道驶来,至少六辆越野车,车上人员全副武装。

他们想阻止我们启动休眠装置。林雪梅教授站起身,如果菌群按时自毁,St就能以中国生态灾难为由,推动国际社会解除他们的稀土出口限制。

周远快速思考着对策。军方支援至少还需要两小时,而St集团的雇佣兵显然不会等。他看向休眠装置——这个融合了张工原始设计和林雪梅方程式的机器,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分头行动。周远下定决心,陈总,你带主力团队佯装从主井进入;丽莎和教授负责装置的最后调试;我找小路下河路口井。

太危险了!林雪梅反对,那里温度最高,而且——

而且St集团想不到会有人从那里下去。周远已经穿上冷却服,张工当年选择河路口做实验,一定有原因。

陈明宝盯着周远看了几秒,突然咧嘴笑了:有种!我跟你一起去。他从柜子里取出两把地质锤,比枪好用,记得吗?

丽莎默默递过一个通讯器:加密频道,St集团监听不到。她犹豫了一下,郑毅...有消息吗?

周远摇摇头。自从草楼矿分别后,再没收到郑毅的任何讯息。那个藏族汉子生死未卜,但此刻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进。

---

河路口矿井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升降机早已锈蚀报废,周远和陈明宝只能借助安全绳一点点下降。越往下,温度越高,冷却服的报警器不停闪烁。透过面罩,周远看到井壁上布满了蓝色荧光脉络,像无数毛细血管在搏动。

菌群在。陈明宝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看那些脉动频率...简直像有心脏在驱动。

周远检查天工系统的读数——菌群活性达到峰值,稀土浓度每小时上升0.5%。更令人不安的是,系统检测到大量有机化合物正在生成,某种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已经启动。

自毁程序提前了!周远惊呼,现在估计只剩6小时!

他们加速下降,终于在150米深处找到了一个横向巷道。根据张工的老图纸,这里应该直通实验核心区。但刚走几步,前方就传来水流声——巷道已经被地下水淹没,水面泛着诡异的蓝光。

必须潜水过去。周远检查氧气储备,大约20米,另一端应该就是实验区。

陈明宝骂了句脏话,但还是开始准备装备。正当他们要下水时,耳机里突然传来丽莎急促的声音:St集团的人突破军方防线了!至少十个人往河路口方向去!

紧接着是林雪梅教授的补充:休眠装置已调试完成,但需要放置在菌群最密集处才能发挥最大效果。根据张老师笔记,应该在...

核心培养室。周远接口,我们马上到。

潜水过程如同噩梦。泛着蓝光的热水让能见度几乎为零,冷却服在高温水环境中效能大减。周远感觉自己像被煮在了一锅毒汤里,每前进一米都是煎熬。

当终于爬出水面时,两人都已接近虚脱。巷道尽头是一扇锈蚀的铁门,上面用红漆写着h-7核心区,下方是三个几乎被磨平的菱形刻痕。

周远用颤抖的手掏出金属牌,在刻痕处划过。门锁发出咔哒声,但门纹丝不动——多年的锈蚀已经让铰链卡死。

让开!陈明宝抡起地质锤,几下砸开了铰链。门倒下的瞬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核心培养室像个科幻电影场景——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玻璃培养舱,里面翻滚着蓝色的菌群培养物;周围是各种老式实验设备,有些还亮着指示灯,仿佛四十年来从未断电。最惊人的是墙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公式,全是张工熟悉的笔迹。

老天...陈明宝喃喃道,这里一直处于活动状态...

周远迅速检查培养舱。读数显示内部的菌群密度是地表样本的三十倍,温度高达95度。舱体侧面连着一台奇怪的设备,正是幻灯片上见过的休眠诱导器原型。

把我们的装置接上去!周远开始拆卸面板。

他们刚完成初步连接,耳机里突然传来丽莎的尖叫和一阵杂音,接着是陌生男子的英语:找到你们了。

枪声和奔跑声后,通讯彻底中断。

出事了!周远转身就要往回跑。

陈明宝拦住他:来不及了!必须先启动装置!他指着读数,菌群自毁程序已经进入最后阶段!

周远陷入痛苦的抉择。丽莎和教授危在旦夕,但如果不立即启动休眠装置,整个江华河流域将面临生态灾难。就在此时,培养舱突然剧烈震动,蓝色菌群疯狂翻涌,像一锅煮沸的毒汤。

温度突破100度!陈明宝大喊,要失控了!

周远咬牙扑向控制台,输入林雪梅给的方程式。系统开始运行,但进度条缓慢得令人绝望。突然,门外传来脚步声和枪械上膛声。

趴下!陈明宝一把拽倒周远。子弹呼啸而过,打碎了几个培养瓶。

三个全副武装的雇佣兵冲进来,领头的正是St集团的汉斯·伯格。德国科学家看着沸腾的培养舱,露出疯狂的笑容:完美!自毁进程比预计的还要好!

你会害死成千上万人!周远怒吼。

伯格不以为意:蓝水顺江而下,中国政府将被迫接受国际监管。而St集团,将是唯一拥有净化技术的公司。他举枪对准休眠装置,现在,请你们见证科学的胜利...

一声巨响打断了他。伯格愕然低头,看到自己胸前冒出一截染血的锤尖——陈明宝的地质锤从背后贯穿了他的胸膛。

这才叫胜利。老矿工喘着粗气说。

剩下两名雇佣兵立即开火。陈明宝肩膀中弹,踉跄着退到控制台旁。周远抓起另一个地质锤掷出,正中一名雇佣兵的面罩。但另一人的枪口已经对准了陈明宝的头...

枪声在密闭空间里震耳欲聋。但倒下的不是陈明宝,而是那个雇佣兵。门口站着一个浑身是血的身影——郑毅!

藏族汉子半边脸被烧伤,左臂不自然地扭曲着,但手中的枪稳稳指向最后一个雇佣兵:放下枪。

那人乖乖照做。郑毅踢开武器,踉跄着走到控制台前:快...启动...

周远这才发现郑毅腹部有个可怕的伤口,鲜血不断渗出。他赶紧扶住摇摇欲坠的战友:坚持住!丽莎和教授呢?

安全了...军方赶到...郑毅艰难地指向休眠装置,必须...手动校准频率...

陈明宝已经重新连接线路。进度条走到90%时突然停住,弹出一条错误信息:【需要三菱形密钥】。

金属牌...郑毅虚弱地说,插入...主槽...

周远照做。金属牌插入的瞬间,整个培养室突然暗下来,接着从休眠装置射出一道全息投影——年轻的张建国出现在空中,身后是三个旋转的菱形标志。

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我的担忧成真了。全息张工说道,三菱形是国际矿业伦理联盟的标志,代表资源、技术和人道的平衡。但有些人背叛了这一理念...

影像讲述了1978年的真相:St集团前身窃取草楼稀土数据后,试图将其用于军事目的。张工和团队不得不封存技术,并将关键部分分散保存。

休眠协议启动后,菌群将沉睡四十年。全息张工最后说,希望到那时,世界已经准备好以智慧而非贪婪面对这项技术。

影像消失,休眠装置突然发出耀眼的白光。培养舱内的菌群剧烈翻腾,然后慢慢平静下来,蓝色荧光逐渐暗淡。天工系统的读数直线下降——温度、活性、稀土浓度全部开始回落。

成功了!陈明宝欢呼。

周远却注意到郑毅滑坐在地上,呼吸越来越弱。他赶紧跪下检查伤势,发现除了枪伤,郑毅体内还有某种蓝色物质在血管中蔓延——是菌群!

为什么...不告诉我...周远声音发颤。

郑毅虚弱地笑了笑:草楼矿...我跳进了菌群池...拖延时间...他从怀中掏出一本烧焦的日记本,父亲和张老师的...全部真相...St在非洲刚果...

话未说完,他的手垂了下去。周远紧握着那本日记,泪水模糊了视线。陈明宝默默将手放在郑毅额头,念了段矿工的往生咒。

就在这时,丽莎的声音突然从通讯器传来:周远!你们还好吗?军方控制了局面!教授说菌群活性正在下降!

周远深吸一口气,按下通话键:任务完成。但郑毅他...

通讯器那端沉默了几秒:我刚刚截获St集团的通讯...他们在刚果的基地已经开始大规模培养改造菌群。郑毅发现的真相...比我们想象的更重要。

周远望向正在沉睡的培养舱,和郑毅安详的面容。这场战斗他们赢了,但战争才刚刚开始。他轻轻翻开那本焦黑的日记,第一页上写着:三菱形永不灭,真理永存人间。

窗外,江华河口的蓝雾正在晨光中渐渐散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