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 > 第148章 来自南洋的黄金稻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8章 来自南洋的黄金稻穗

汴梁城因“神迹”一事陷入近乎癫狂的狂热,街头巷尾的茶肆酒坊、市井摊铺间,无不在热议那能自行运转的铁器奇物。百姓们争相奔走相告,更有虔诚者在街角设案焚香,将其奉为上天垂怜大宋的征兆。然江南士绅们聚于雅致堂内,檀香袅袅中,听闻此讯却唯有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冷笑——堂内红木案几上的茶烟尚未散尽,那份不屑已溢于言表。

一位身着暗纹锦袍、须发皆白的老者将手中青瓷茶盏重重搁在案上,清脆声响打断了堂内的低语,他沉声道:“此等装神弄鬼之伎俩!即便能令铁器自行奔走,于国计民生又有何益?如今中原饥馑,莫非还能凭此物凭空变出赈济万民的粟米不成?”话语间满是对汴梁“闹剧”的鄙夷,眼角的皱纹因不屑而拧起。

旁侧另一位摇着绘有山水图折扇的士绅亦起身附和,扇面上的墨色山水随动作轻晃:“不过是困兽之斗、回光返照罢了。据江南粮商传回的讯息,汴梁城中储粮早已告急,国库粮仓见底,仅凭些许奇技淫巧怎能支撑危局?依我看,那城中粮草撑不过十日!且拭目以待便是。”

众士绅闻言皆颔首称是,纷纷端起茶盏浅啜,依旧稳坐于雕花梨木椅上。他们品茗论道间,眼神中满是笃定,静候汴梁城粮尽人散、不攻自破之刻,仿佛大宋的命脉早已被他们牢牢攥在掌心。

倏忽一日清晨,一则令满朝文武乃至天下百姓皆始料未及的消息,如一道惊雷自东南海面骤然炸响。这消息沿着沿海密布的驿站快马传递,驿卒们马不停蹄,一路疾驰至中原腹地——那支去年深秋扬帆远航、曾让朝臣忧心忡忡、已失踪近半年的“皇家远洋贸易总行”船队,竟带着满船的异域货物安然归来!

当二十艘较彼时最大福船还要大数倍的巨型宝船,扬起五彩斑斓的丝绸巨帆,在三十艘配备新式青铜火炮的战舰护卫下,如巨龙般浩浩荡荡驶入泉州港时,港边早已聚集的渔民、商贩、守城官员乃至寻常百姓瞬间陷入前所未有的沸腾。欢呼声、惊叹声与船只的号角声交织在一起,人群如潮水般涌向岸边,争相目睹这载入史册的壮阔景象,不少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

消息以八百里加急之速,由驿站快马日夜兼程传至汴梁。时任尚书右仆射的李纲正于府中书房批阅堆积如山的公文,当信使跪地高声禀报船队归来的讯息时,他手中朱笔“啪嗒”一声坠落在竹简上,墨汁晕染开来。李纲身形骤然僵立片刻,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随即猛地推开书案,大步流星冲出府邸,连声呼喊侍从备上最快的骏马,不顾一切地直奔皇宫——他必须亲向陛下求证这石破天惊之事的真伪。

此时的赵桓,已身着明黄十二章纹龙袍,在灯火通明的通明殿内静坐等候。殿中数十支巨烛燃烧得噼啪作响,烛火摇曳间,映照着他略显清瘦却目光锐利如鹰隼的脸庞,眉宇间褪去了多日的沉郁,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沉稳。

见李纲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闯入殿内,连朝服的玉带都已歪斜,赵桓缓缓抬手示意,声音温和却带着力量:“李爱卿,无需惊慌。”他面上彻底褪去往日的沉郁,浮现出久违的从容笑意,那笑容中藏着如释重负与宏图大展的期许。

“船队不仅安然返港,更带回了足以供汴梁全城军民食用三年的粮秣,还有数之不尽的海外奇珍与异域特产。”赵桓语气平静沉稳,却难掩话语中的十足底气,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朕早有谋划,去年遣船队远航便意在开拓生路。以一船大宋精美的汝窑瓷器,自占城换回十船颗粒饱满的黄金稻穗;以一船坚固耐用的铁锅农具,自三佛齐换得二十船香气浓郁的香料与灿灿白银。这些物产如今正源源不断运抵汴梁,足以彻底解去城中的燃眉之急。”

提及江南士绅,赵桓的笑容渐转冰冷,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与锐利:“江南那帮人,依仗手中粮田便自以为掌控了粮道,掐住了朕的脖颈?”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悬挂的《天下舆图》,一字一句掷地有声道,“他们大错特错。”

他们所扼住的,不过是一个被其自身固步自封、抱残守缺困死的腐朽池塘;而朕,早已将目光投向了那片广袤无垠、蕴藏着无限生机与财富的蔚蓝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