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128章 暗流再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魏天明等人于“云顶苑”推杯换盏、弹冠相庆,自以为稳操胜券,即将瓜分整个清风市商业版图的同时,清风市东郊,翠屏山麓那座幽静得仿佛与世隔绝的“清风书院”最深处,“听雨阁”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依旧是檀香袅袅,茶韵悠然。陶知远安然坐在主位,神情淡泊,仿佛窗外清风市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故,都与他无关。他正在慢条斯理地冲泡着一壶极品岩茶,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

他的下首,恭敬地坐着一位年约四十、戴着无框眼镜、气质斯文儒雅的中年男子。他叫韩文清,是省内某知名大学的法学教授,同时也是多家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的独立董事、法律顾问,在学术和实务两界都颇有声望,被誉为“学者型官员”的潜力股。他此刻略显拘谨,双手捧着温热的茶杯,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和期待,等待着面前这位深不可测的“陶老先生”开口。

陶知远将一杯橙黄透亮、香气浓郁的茶汤推到韩文清面前,声音温和如春风:“文清啊,尝尝这泡‘不见天’,山崖峭壁间的野茶,韵味独特,需静心体会。”

韩文清连忙双手接过,小心地品了一口,由衷赞道:“汤感醇厚,岩韵悠长,更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清冷之气。好茶!多谢陶老赐茶。”

陶知远微微颔首,自己也呷了一口茶,目光似乎随意地落在窗外摇曳的竹影上,仿佛不经意地问道:“听说,清风市最近,很不太平啊。”

韩文清心中一动,知道正题来了。他放下茶杯,神色变得严肃而恭谨:“是的,陶老。远山集团贺家事发,震动极大。赵卫国落马,牵连甚广。现在市面上,可谓是风声鹤唳,人心惶惶。”他谨慎地选择着措辞,不敢妄加评论。

“哦?是么。”陶知远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贺远山此人,刚愎自用,治家不严,纵子行凶,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是因果循环,自有定数。只是可惜了他一手创下的那份基业,如今群狼环伺,怕是要被撕扯得七零八落了。”

韩文清试探着问道:“陶老的意思是……魏天明他们,吃相未免有些难看了?学生也觉得,如此趁火打劫,恐怕并非长久之计,也容易授人以柄。”

陶知远轻轻摇头,嘴角泛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那并非笑容,而是一种洞悉世情的淡漠:“天道循环,损有余而补不足。旧的瓷器碎了,自然会有新的泥坯送入窑中。魏天明?不过是一时得意的暴发户罢了,急功近利,格局有限,难成大器。他以为吞并了远山,就能独占鳌头?殊不知,爬得越高,跌得越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陆明书记,还有省里那些盯着清风市的眼睛,会容许再出现一个尾大不掉的‘贺远山’吗?”

韩文清闻言,脊背微微发凉,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深意,但又不敢确定,只能恭敬地说:“陶老明见万里。那……依您看,清风市未来的格局……”

陶知远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话题转向了韩文清本人,目光深邃地看着他:“文清,你在学界口碑不错,实务经验也丰富。上次我跟你提过,关于清风市副市长空缺,有望增补一位党外人士,专司法制、金融领域的事情,你考虑得如何了?”

韩文清心脏猛地一跳,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从学者转型为实权官员,步入真正的权力核心!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努力保持镇定:“陶老厚爱,学生感激不尽!只是……学生资历尚浅,恐难当此重任,而且……目前市里的情况如此复杂,陆明书记又锐意改革……”

“资历是熬出来的,局面是闯出来的。”陶知远打断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陆明要改革,要破局,正需要你这种有专业背景、形象清新、又没有太多历史包袱的新鲜血液。这对他来说,是树立新风向的需要;对你而言,是施展抱负的绝佳平台。关键在于,你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能否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清风市这口窑,火候还远远未到。贺远山那样的次品碎了,魏天明那种急火攻心的坯胎也难成气候。真正的好瓷器,需要的是上等的泥料,沉稳的心性,和恰到好处的火候。要能经得起揉捏,耐得住高温,更要懂得窑变之道,最终才能温润如玉,光华内敛,成为传世精品。”

韩文清听得心潮澎湃,又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他明白,陶知远这是在点醒他,也是在考察他。他不仅仅是要他去争取那个副市长的位置,更是要他在未来清风市权力格局重塑的过程中,扮演一个重要的、属于“瓷窑会”体系的角色!一个比贺远山、魏天明更高级、更隐蔽、更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精品瓷器”!

“学生……学生明白了!”韩文清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对着陶知远深深一躬,语气坚定而虔诚,“多谢陶老栽培指点!学生定当谨记教诲,恪尽职守,绝不辜负陶老的期望!”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命运已经和这个神秘的“雅茗轩”,和眼前这位深不可测的“守窑人”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陶知远满意地点点头,挥手示意他坐下:“明白就好。去吧,该做的准备要做,该走的路要走。记住,戒急用忍,厚积薄发。清风市的水,还很深,未来的戏,也还长着呢。”

韩文清再次躬身行礼,然后小心翼翼地退出了“听雨阁”。走出书院,回头望了一眼那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的青瓦灰墙,他感觉自己的心跳依然很快。一场看似尘埃落定的风暴之后,一股更深沉、更隐蔽的暗流,已经在“雅茗轩”的这方小天地里,悄然生成,并开始向着清风市的权力核心,缓缓渗透。陶知远手中的刻刀,已经开始为下一件“青瓷”勾勒雏形。而这场正与邪、光明与黑暗的较量,也即将进入一个更加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