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186章 眼放长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峰从清水村回来后的第三天,清晨五点,天还没亮透,镇政府大院还笼罩在一片寂静中。楚峰已经醒了,正伏在办公桌上,就着一盏昏黄的台灯,修改着关于清水村旅游开发的初步规划报告。报告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旁边还摊着一张手绘的清水村资源分布草图。

窗外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黎明的宁静。楚峰揉了揉发涩的眼睛,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腰背。连续几天的奔波和熬夜,让他脸上带着明显的倦容,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清水村那片未经雕琢的绿水青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也让他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把这份“美丽”转化为老百姓口袋里的“实在”,是他当前最紧迫的课题。

“咚咚咚”,敲门声轻轻响起。党政办王海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和两个馒头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小心翼翼的笑容。

“楚镇长,您又是一晚没睡好吧?快趁热吃点早饭。”王海生把饭菜放在桌上,瞥见桌上摊开的报告和草图,感叹道,“您为清水村的事,真是操碎了心。”

楚峰拿起馒头咬了一口,问道:“海生,通往清水村那条路的勘测数据,交通站报上来了吗?”

“还没呢,”王海生摇摇头,“我问过交通站长老吴,他说那段路地形复杂,勘测难度大,需要时间。而且……我听说,镇里有些人觉得,花那么大代价修一条通到最偏远山村的路,不划算,还不如把钱用在镇区建设上。”

楚峰眉头微蹙。这种论调他并不意外。在部分习惯于“锦上添花”的干部眼里,投资偏远贫困村确实是“赔本买卖”。他沉声道:“眼光要放长远。清水村的路,不仅是解决几十户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更是打开山门、连接市场的发展之路。这个道理,必须跟他们讲清楚。你再去催一下老吴,最迟后天,我要看到初步的勘测数据和预算方案。”

“好的,楚镇长,我马上去。”王海生应声退了出去。

楚峰匆匆吃完早饭,正准备继续修改报告,桌上的内部电话突然刺耳地响了起来。他拿起听筒,是县委书记杨国福亲自打来的,语气罕见地急促和严肃。

“楚峰同志吗?紧急通知!市委陆明书记临时改变行程,决定今天上午就到河阳镇调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重点看一个贫困村!县里经过研究,推荐了你们镇的清水村!陆书记的车队已经从市里出发了,预计上午十点左右到达!时间非常紧,你们必须立刻、马上做好接待准备!”

楚峰的心猛地一跳,握着听筒的手下意识地收紧了些。“杨书记,陆书记今天就来?还定了清水村?”

“对!事出突然,但这也是对你们工作的检验和机遇!”杨国福语气凝重地强调,“陆书记的调研风格你知道,最反感形式主义,喜欢深入一线,看真情况,听真声音!你们务必实事求是,简单准备,保持原貌,重点是把村里的真实困境、群众的真实想法、以及你们的发展思路清晰地汇报上去!绝不能搞弄虚作假、临时摆拍那一套!出了问题,我唯你是问!”

“请杨书记放心!我一定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接待汇报工作,保证让陆书记看到最真实的基层情况!”楚峰立刻表态,脑子飞快地转动起来。

“好!市县领导会陪同前往。你们抓紧准备,保持通讯畅通!”杨国福说完便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楚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市委书记突然到访,而且是直奔最偏远的清水村,这既是巨大的压力,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能借此机会,将清水村的困难和潜力直接呈现在市委主要领导面前,无疑将极大地推动问题的解决。

他立刻按下内部通话键:“海生!马上通知所有在家的班子成员,十分钟后到小会议室开紧急会议!另外,立刻给我接清水村赵大山支书的电话!”

十分钟后,镇政府小会议室内气氛紧张。楚峰简短通报了陆明书记即将到清水村调研的紧急通知。

“什么?陆书记今天就来?还是清水村?”分管农业的副镇长刘建军惊讶地张大了嘴,“那路况……陆书记的车能进去吗?”

“就是啊,楚镇长,清水村太远了,路又烂,是不是跟县里建议一下,换个近点的村?”有人附和道。

楚峰摆摆手,斩钉截铁地说:“不用换!陆书记点名要去最贫困的村,说明就是要看最真实的情况!路况差,正是我们要反映的问题之一!现在不是讨论换不换点的时候,而是如何利用这宝贵的机会,把我们的声音传递上去!”

他迅速布置任务:“刘镇长,你负责梳理清水村及全镇的贫困现状、产业短板和急需上级支持的政策清单,要具体、有数据支撑!王主任,你负责总体协调和后勤保障,但切记一切从简,不准搞任何形式的欢迎仪式,不准悬挂横幅,不准安排宴请,准备点村里的粗茶和开水就行!重点是确保陆书记能顺利看到真实情况、听到群众实话!”

他特别强调:“各位,陆书记最反感花架子。我们这次接待的原则就是:真实、简洁、精准。谁负责的领域出了问题,谁承担责任!散会,立刻行动!”

会后,楚峰一边让司机备车,一边终于接通了赵大山支书的电话。电话那头的赵大山显然刚被从地里叫回来,喘着粗气。

“楚镇长?啥事这么急?”

“赵支书!听我说,天大好事!市委陆书记,就是市里最大的官,今天上午大概十点钟,要到咱们清水村来调研!”楚峰语速很快,但清晰有力。

“啥?市……市委书记?来咱村?”赵大山的声音瞬间提高了八度,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楚镇长,您……您没开玩笑吧?咱这山旮旯,市委书记能来?”

“千真万确!车队已经出发了!”楚峰肯定地说,“你听着,现在交给你几个紧急任务:第一,马上用大喇叭通知全村老少,简单打扫一下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但保持原样,不准搞突击建设,不准刷墙铺路!第二,找几个熟悉情况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准备实事求是地向陆书记反映村里的困难,特别是路、水、电、教育、医疗这些问题,还有咱们昨天聊的发展旅游的想法!第三,准备点白开水,找几间干净点的院子备用。我马上赶过来,我们路上再细说!”

“好!好!楚镇长,我……我这就去办!”赵大山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挂掉电话,楚峰立刻带着党政办王海生和扶贫办主任,跳上那辆破旧的吉普车,风驰电掣般向清水村驶去。车子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楚峰的心也随着路面起伏。他深知,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将直接影响清水村乃至整个河阳镇的命运。他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