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208章 初步扎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天成集团的框架协议初步达成,楚峰带着一身疲惫和一份沉甸甸的阶段性成果,回到了河阳镇。他没有先回镇政府,而是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了清水村村口。

车子刚在尘土飞扬的路边停稳,楚峰就听到一阵嘈杂的吆喝声和铁锹碰撞石头的声音。他跳下车,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热。只见村口那段最崎岖不平的土路上,黑压压聚集了上百号村民,男女老少都有。赵大山正挥舞着胳膊,大声指挥着:“这边!这边再垫高一点!对!用大石头夯实在底下!”

男人们光着膀子,挥汗如雨,用铁锹平整路基,用撬棍挪动大石;妇女们则忙着清理路边的杂草灌木,把碎石土块装进簸箕运走;几个半大的孩子也没闲着,提着水壶给大人们送水。虽然尘土扑面,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头,干得热火朝天。

“楚镇长!您回来啦!”眼尖的赵大山第一个看到楚峰,扔下手中的铁锹就跑了过来,黝黑的脸上满是汗水混合着泥土的痕迹,却笑得格外灿烂。

“大山支书,大家这是……”楚峰指着眼前这壮观的劳动场面,有些惊讶。

“嗨!这不是等镇里勘测队嘛!闲着也是闲着,大家一合计,先把能干的干了!把路基平整出来,等勘测队来了直接量尺寸,能省不少工夫!”赵大山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语气里透着自豪,“楚镇长,您去市里谈得咋样?大公司同意投钱不?”

周围干活的村民也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

“是啊,楚镇长,谈成了没?”

“咱这花谷,有戏不?”

楚峰看着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心里暖烘烘的,他提高声音,大声说:“乡亲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跟市里天成集团的谈判,很顺利!大的框架已经谈妥了!人家大公司,看好咱们清水村,愿意投钱跟咱们一起干!”

“噢!”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许多人激动地拍起了巴掌。

“太好了!这下真有着落了!”

“楚镇长,您可真是咱们村的大恩人呐!”张婶挤过来,拉着楚峰的胳膊,眼圈都有些红了。

楚峰摆摆手,语气诚恳:“乡亲们,可别这么说!恩人不是我,是党的政策好,是市委陆书记关心,是咱们大家自己盼发展、肯吃苦!合作是谈成了,但接下来,更重的活儿还在后头!路要咱们自己修,花要咱们自己种,活儿要咱们自己干!人家公司投钱,是帮咱们,但咱们自己得争气,得把事儿干漂亮了!”

“楚镇长说得对!”老李头瓮声瓮气地接话,“咱不能光指望别人!得自己干出个样儿来!”

“对!自己干!”众人纷纷附和,干劲更足了。

楚峰没有立刻离开,他脱下外套,挽起袖子,从旁边拿起一把闲置的铁锹,对赵大山说:“大山支书,给我找个活儿,我也搭把手!”

赵大山一愣,连忙摆手:“哎呀,楚镇长,这哪行!这粗活累活的,您快歇着!”

“啥粗活细活的,我也是农村娃出身,这点活儿算啥!”楚峰不由分说,已经走到一处需要填土的路基旁,挥起铁锹就干了起来。他虽然动作不如常年干农活的村民熟练,但一板一眼,十分卖力。

村民们看着这个年轻的镇长真的跟他们一起抡起了铁锹,铲土、平地,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衬衫后背,都感到既惊讶又亲切。原本还有些距离感的氛围,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楚镇长,您歇会儿,喝口水!”张婶赶紧端来一碗凉白开。

“谢谢张婶!”楚峰接过碗,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用袖子抹抹嘴,又继续干起来。

这一天,楚峰几乎全程和村民们泡在一起。中午,赵大山媳妇送来一大锅熬得稠糊糊的玉米粥和一筐杂面馒头,还有一大碗腌咸菜。大家就围坐在路边的树荫下,或蹲或坐,捧着碗,啃着馒头,吃得格外香甜。楚峰也毫不介意,拿起一个馒头,夹上咸菜,和村民们边吃边聊,听他们讲村里的琐事,聊对未来的憧憬。

“楚镇长,您说等路修好了,花种上了,真能有城里人来咱这山沟沟玩?”一个叫狗蛋的年轻后生好奇地问。

“只要咱们把环境弄好了,把花种漂亮了,把服务搞周到了,肯定有人来!”楚峰肯定地说,“到时候,你家那老房子拾掇拾掇,弄个农家乐,你媳妇做饭手艺好,肯定能挣钱!”

狗蛋媳妇在一旁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眼里却闪着光。

老光棍李老四凑过来,小声问:“楚镇长,那种花……难不?俺这老胳膊老腿的,能学会不?”

“不难!老李叔,到时候请技术员来教,手把手教!您经验丰富,种地是把好手,种花肯定也行!”楚峰鼓励他。

一顿简单的午饭,吃得其乐融融,楚峰和村民之间的隔阂,在汗水和泥土中消融了不少。

下午,楚峰又跟着赵大山去看了几块计划作为首批花田的坡地。他仔细询问了土壤情况、水源灌溉问题,和几个有种花经验的老人商量种什么品种合适。他不再是那个只会在会上讲话的“镇长”,而更像一个踏实肯干、虚心请教的“后生”。

傍晚收工的时候,楚峰浑身是土,胳膊酸痛,但心里却格外充实。赵大山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楚镇长,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以前也来过不少领导,可像您这样,真跟咱们一块儿下力气干活的,头一个!咱清水村的老少爷们,服您!”

楚峰拍拍他的肩膀:“大山支书,咱们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后,我还会常来,咱们一起,把清水村变个样!”

从那天起,楚峰几乎把办公室搬到了清水村。他一周有大半时间都待在村里,不是跟着勘测队量路,就是和村民一起平整土地,要么就是走访农户,商量民宿改造、种花计划。他住在赵大山家一间简陋的厢房里,吃的是村里的家常便饭,喝的是山泉水。起初,赵大山媳妇还觉得过意不去,总想给他开个小灶,被楚峰坚决制止了:“嫂子,千万别搞特殊!大家吃啥我吃啥,这样我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