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220章 止于智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峰在酒桌上不软不硬地顶回了刘建军等人的“劝诫”后,镇政府大院里表面的和气维持了没几天,一些细微的变化就开始像春天的杂草一样,悄悄滋生蔓延。

最先察觉到不对劲的是党政办主任王海生。这天早上,他照例把需要楚峰签批的文件送到镇长办公室,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说:“楚镇长,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楚峰正在看一份县里关于防汛工作的通知,头也没抬:“王主任,有什么事直说。”

王海生压低声音:“最近……下面有些站所,对您……对您的工作方法,有些议论。”

楚峰放下笔,看着王海生:“议论什么?具体点。”

“主要是……是说您要求太严,不近人情。”王海生斟酌着用词,“比如,财政所老孙抱怨,说您卡资金卡得太死,村里买个扫把都要层层审批,耽误事。农业站老李也说,您非要搞什么花卉种植技术规范,说农民种了一辈子地,还用别人教?还有……说您眼里只有清水村,其他村的工作问都不问,资源分配不公。”

楚峰皱了皱眉:“要求严是为了规范,避免出问题。资源向重点项目倾斜,是班子会的决定。这些议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就……就最近这几天。”王海生眼神有些闪烁,“尤其是……刘镇长那边的人,说得比较多。”

楚峰心里明白了七八分。这是刘建军开始用“软刀子”了,通过散布舆论,动摇他的威信,给工作制造阻力。他不动声色地问:“还有吗?”

王海生吞吞吐吐地说:“还有……就是一些闲话。说您年轻,没经验,做事冲动,好大喜功,清水村是碰巧撞上陆书记关心,换了别人也能干好……甚至……甚至有人说,您这么拼命表现,是想踩着大家的肩膀往上爬,根本没考虑其他干部的前途……”

这话就有点恶毒了,直接挑拨楚峰和整个镇干部队伍的关系。楚峰的脸色沉了下来,但他控制住情绪,对王海生说:“王主任,谢谢你能告诉我这些。流言止于智者。我们只要把工作干好,问心无愧,这些闲言碎语自然会消失。你去忙吧,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王海生点点头,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说什么,退了出去。

楚峰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心情有些烦闷。他不怕工作辛苦,就怕这种背后捅刀子的内耗。他知道,刘建军这是因为他拒绝“同流合污”,开始给他穿小鞋了。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各种小麻烦接踵而至。

先是镇里召开一个关于秋季农业生产的工作会议,楚峰让王海生通知各分管领导和站所长参加。结果开会时间到了,刘建军和跟他关系密切的几个人迟迟不到,打电话过去,不是说在村里检查工作赶不回来,就是说有急事处理。等了半个多小时,人才稀稀拉拉到齐,会议效果大打折扣。楚峰在会上布置工作,刘建军要么阴阳怪气地插话“这个难度很大啊”、“要考虑下面实际情况”,要么就低头玩手机,明显不配合。

接着,楚峰让经济办起草一份关于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准备下发各村参考。稿子送到刘建军那里会签,他压了好几天不批,挑了一堆鸡毛蒜皮的毛病,什么“措辞不够严谨”、“部分提法过于超前”、“可能引发攀比”等等,打回来让重写。经济办的小年轻改了几遍都不满意,最后楚峰亲自修改,他才勉强签了字。

更让人恼火的是,一次楚峰带队到离清水村不远的一个村检查扶贫工作,发现村里申报的一个小型养殖项目存在虚报冒领的嫌疑。楚峰当场提出批评,要求镇扶贫办重新核实。结果没过两天,就有风声传出来,说楚镇长吹毛求疵,打击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人说他“新官上任三把火”,“想找茬立威”。话里话外,把楚峰坚持原则说成了不近人情、哗众取宠。

这些事,单独看都是小事,但积累起来,却让楚峰感到一种无形的掣肘和压力。他明显感觉到,一些中层干部看他的眼神多了些闪烁和疏远,安排工作也不像以前那么顺畅了。

一天晚上,楚峰在食堂吃饭,听到隔壁桌几个不认识的工作人员在闲聊。

“哎,你听说没?楚镇长又把刘镇长给的项目否了?”

“可不是嘛!说是不符合环保要求。刘镇长为这事跑前跑后大半年,白忙活了!”

“啧啧,年轻人,就是想突出自己呗!一点也不顾及老同志的面子。”

“是啊,跟着这样的领导干,累死累活不说,还动不动挨批评,有啥前途?”

……

楚峰默默地吃完饭,起身离开。他知道,这些议论,肯定有人故意散播。目的就是孤立他,削弱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