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222章 咱们聊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对刘建军等人越来越明显的掣肘和背后的小动作,楚峰最初确实感到愤怒和憋闷。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他知道,在这种基层官场,意气用事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落入对方的圈套,把事情搞得更糟。他需要更冷静、更智慧地应对。

一天晚上,楚峰独自在办公室,仔细复盘了近期的种种不顺。他意识到,刘建军等人的不满,根源在于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和前途受到了威胁。清水村的成功,凸显了他们的“无能”或“不作为”;自己严格的管理要求,触动了他们习惯的“舒适区”和可能存在的“灰色空间”;资源向重点项目的倾斜,让他们分管的工作显得边缘化。这种因利益和观念冲突引发的抵触,光靠讲道理、压任务是解决不了的。

“堵不如疏。”楚峰想起这句老话。他决定调整策略。一方面,要坚持原则,守住底线,该抓的工作绝不能放松;另一方面,也要适当考虑其他干部的情绪和实际困难,尽可能创造一种相对公平、各展所长的环境,减少内耗。

第二天,他主动找刘建军谈了一次话。地点就在楚峰的办公室,气氛刻意营造得比较轻松。

“刘镇长,请坐。”楚峰给刘建军倒了杯茶,“最近工作头绪多,压力大,咱们聊聊。”

刘建军有些意外,摸不清楚峰的意图,坐下后带着戒备说:“楚镇长有什么指示?”

“指示谈不上,”楚峰笑了笑,“就是随便聊聊。刘镇长分管工业和招商引资多年,经验丰富,是我学习的榜样。最近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清水村,对其他方面的工作,特别是你分管的领域,关心不够,可能也让你有些想法。这里我先表个态,工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始终是镇里经济工作的重要支柱,我绝对支持。”

刘建军没想到楚峰会这么说,愣了一下,语气缓和了些:“楚镇长言重了。清水村是重点,应该的。我只是担心其他工作被落下。”

“你的担心有道理。”楚峰点点头,“所以我想,咱们得有个分工协作的机制。比如,常规的工业企业服务、安全生产检查,你全权负责,需要我协调的,随时沟通。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我们一起研究,共同推进。你看怎么样?”

刘建军将信将疑:“楚镇长的意思是……放权给我?”

“不是放权,是明确责任,发挥专长。”楚峰纠正道,“你是老工业口了,情况熟,门路广,这块工作你牵头,我支持。但前提是,必须规范操作,守住环保和安全底线。出了成绩,是你刘镇长的功劳;出了问题,责任我们也得一起扛。”

这话既给了刘建军一定的自主空间,又划清了红线。刘建军脸色变幻,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楚峰继续说:“另外,关于资源分配。清水村的项目,有专项资金来源,专款专用。镇里的常规经费,我们会尽量统筹平衡,保障各项基本工作的运转。下一步,我也希望刘镇长能拿出几个有潜力的工业或招商项目,我们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不能只靠清水村一个点,要多点开花。”

听到楚峰承诺保障常规经费,并支持他争取新项目,刘建军的抵触情绪明显减弱了,他点点头:“楚镇长能这么想,那就最好了。我这边确实有几个项目在谈,回头我把详细情况向您汇报。”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楚峰趁热打铁,“还有,老刘啊,”他换了个更亲切的称呼,“咱们在一个班子共事,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把河阳镇发展好。工作中难免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但我希望咱们能坦诚沟通,把问题摆到桌面上,别让一些小误会影响团结和工作。你看呢?”

刘建军被楚峰这番软硬兼施、既给台阶又划底线的话拿住了,只好表态:“楚镇长说的是,以后我一定多请示、多汇报,维护好班子团结。”

这次谈话,暂时缓和了与刘建军的直接冲突。楚峰知道,这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至少减少了明面上的对抗。

对其他有怨言的干部,楚峰也采取了类似策略。对抱怨资金卡得死的财政所长老孙,楚峰找他详细解释了严格监管的必要性,并同意在合规前提下,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对觉得被边缘化的农业站长老李,楚峰肯定了他多年工作的贡献,并邀请他参与制定全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发挥其经验优势。

同时,楚峰并没有放松对清水村等重点工作的督促,只是在方式上更加注重与其他工作的衔接和平衡。他让王海生注意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及时反馈,避免矛盾积累。

楚峰的这些举动,渐渐在镇政府大院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虽然背后的议论并未完全消失,但公开的抵触和刁难明显减少了。一些中层干部觉得,这个年轻的镇长似乎并非一味蛮干,也开始懂得权衡和妥协,工作起来心里稍微踏实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