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280章 冷灶学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副县长人选落定的消息,像一阵寒风,彻底吹散了河阳镇上空最后那点暧昧的暖意。楚峰明显感觉到,自己这口灶,是真的凉了。

周一上午的党政联席会,气氛就格外微妙。原本这种会议,楚峰作为镇长、县委常委,发言分量很重,经常是话题的中心。可今天,几个副镇长和委员汇报工作时,眼神总是不自觉地往坐在主位的党委书记老马那边瞟。老马倒是神色如常,该点头点头,该指示指示,但对楚峰提出的关于下一步旅游推广的几个具体建议,只是含糊地说了句“嗯,这个思路可以考虑,先放一放,看看县里整体的安排”。

“放一放?”楚峰心里冷笑,面上不动声色,“马书记,旅游旺季马上就来了,宣传预热要提前做,方案不落实,到时候就被动了。”

老马扶了扶眼镜,打着官腔:“楚镇长的心情我理解,想干事是好的。不过呢,现在县里班子刚有些变动,很多工作思路可能需要调整。我们镇一级,要紧跟县里的步伐嘛,不能盲目冒进。再说,资金方面……唉,县财政现在也紧张,刘县长新官上任,肯定有新的统筹考虑,我们还是要多请示、多汇报。”

一口一个“县里”、“刘县长”,意思再明白不过:现在风向变了,你楚峰说了不算,得看上面的脸色。

楚峰没再争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温正好,心里却一片冰凉。他知道,老马这是个骑墙派,以前看他势头好,乐得支持,现在看他失势,立刻就开始划清界限,甚至不介意踩上一脚,向新贵示好。

散会后,楚峰刚回到办公室,手机就响了,是县委办主任打来的,语气客气却透着疏离:“楚常委,李县长让我通知您一下,原定后天下午您参加的那个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座谈会,县里考虑到近期工作安排,决定由刘明山副县长代为出席了,您这边就安心抓好镇里的具体工作。”

楚峰握着电话的手指微微发白,声音平静:“好,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他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几辆小车驶进大院,是县里一些科局的头头,显然是来向新晋的刘副县长“汇报工作”的。以往,这些人来河阳镇,多半也会顺道来他办公室坐坐,现在,却径直上了三楼——刘明山虽然还没正式搬进副县长办公室,但已经在县委大楼有了临时的办公点,这提前的“走动”,意味深长。

下午,楚峰决定去清水村看看。花谷二期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因为那笔被卡住的资金,已经受到了影响。他没叫司机,自己开了辆旧吉普车下去。

刚到村口,就看见村支书赵大山和几个村干部正在路边说着什么,脸色都不太好看。看到楚峰的车,赵大山连忙迎了上来。

“楚镇长,您怎么来了?”赵大山拉开车门,语气带着担忧。

“过来看看。二期那边进度怎么样?”楚峰下车,直接问。

赵大山叹了口气,黝黑的脸上皱纹都深了几分:“唉,正想跟您说呢。施工队那边催了几次款了,说再不到账,材料进不来,工人工资也发不出,可能要停工。我去镇上找过老周,他支支吾吾,说钱的事得等县里批示。楚镇长,这……这眼看旺季就到了,停工会出大问题的!”

楚峰脸色阴沉,没说话,大步朝工地走去。工地上,原本该热火朝天的景象显得有些冷清,只有几个工人在懒洋洋地整理建材,大型机械都停在那里。

包工头老李看见楚峰,像见到救星一样跑过来:“楚镇长!您可来了!这工程款到底啥时候能到位啊?兄弟们都要吃饭啊!再拖下去,我真扛不住了!”

楚峰拍了拍老李的肩膀:“李老板,别急,困难是暂时的。镇里正在积极协调,无论如何,不会让工程烂尾,更不能拖欠大家的工钱。”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点了!”老李苦着脸,“可是楚镇长,不瞒您说,外面都在传……说您……说您说话可能不太管用了,我这心里直打鼓啊!”

连最底层的包工头都听到了风声,感受到了压力。楚峰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他环视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土地,一期花谷的成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脸上多了笑容,村里有了活力。可现在,却可能因为上层的权力更迭而前功尽弃。

“放心,”楚峰看着老李,语气坚定,“只要我楚峰还是河阳镇的镇长,这事我就管到底。工程不能停,一天都不能停!”

离开工地,楚峰又去看了几家民宿经营户。大家见到他,依然热情,但言语间也透露出担忧。

“楚镇长,听说县里不给咱村拨款了?那我们这扩大经营的计划是不是得黄了?”

“是啊,我们还指着今年旺季多赚点呢,这要是配套设施跟不上,游客来了体验不好,下次谁还来啊?”

“楚镇长,您可得给我们做主啊!我们知道,您是为我们好的!”

村民们朴实的话语,像鞭子一样抽在楚峰心上。他知道,这些人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不能倒,更不能退。

回到车上,楚峰点燃一支烟,狠狠吸了几口。烟雾缭绕中,他眼神锐利。刘明山想用卡资金的方式逼他就范,看他笑话,没那么容易!县里不给钱,他就想办法从别的地方找钱!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他拿出手机,翻找通讯录。省旅游局有个处长,以前来考察时对他印象不错;省农科院有个专家团队,对清水村的生态农业很感兴趣;还有市里的几家旅行社老总……这些都是可以争取的资源。既然“热灶”烧不上了,那就好好烧烧自己这口“冷灶”,看看能不能焐出点热乎气来!

正想着,奚梦瑶的电话打了进来。

“在哪儿呢?声音这么嘈杂?”她听出了车里的动静。

“在清水村,刚看完工地。”楚峰把烟头摁灭。

“情况不好?”奚梦瑶敏感地问。

“嗯,资金卡脖子,工程可能要停。”楚峰没瞒她。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奚梦瑶说:“我有个想法。我们台里最近在策划一个系列报道,叫‘乡村振兴第一线’,聚焦基层干部和乡村能人。我觉得清水村和你,就是个很好的典型。我可以做个深度报道,把你们遇到的困难也客观反映出来,有时候舆论也是一种力量。”

楚峰心里一动。这倒是个思路。虽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至少能发出声音,引起关注,给某些人施加点压力。

“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现在我这情况……”

“我怕什么麻烦?”奚梦瑶打断他,“我是记者,报道事实是我的工作。再说了,我觉得你现在更需要声音,不能让有些人一手遮天。这事我来操作,你放心。”

听着奚梦瑶坚定的话语,楚峰心里那点冰凉被驱散了不少。是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谢谢。”他低声说。

“跟我还客气。晚上回镇上吗?我给你带点好吃的,慰劳一下我们辛苦的楚镇长。”

“回。大概六点多到。”

“好,等你。”

挂了电话,楚峰发动车子。夕阳的余晖洒在花谷里,给那些略显停滞的工程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前路艰难,但他楚峰,偏要试试这烧冷灶的学问,看看能不能把这盘死棋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