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也一脸动容地蹲下来,看着珞珞道:“珞宝不是不想要学习吗?先想清楚再决定好不好?大伯希望珞宝一旦决定了之后,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下去哦。”
萧鲁心疼不已,赶紧把珞珞抱起来,帮她擦干脸上的泪痕,“珞宝乖,想学医是好事,但是学医那么辛苦你能坚持吗?爹爹可舍不得珞宝天天哭鼻子哦。”
“珞珞才不会哭鼻子!”小家伙听到爹爹这么说,不高兴地嘟着嘴反驳道:“爹爹讨厌,珞珞就是要学,还要学好了打爹爹的脸!”
陈老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赶紧趁热打铁,生怕这小祖宗反悔,“好,好孩子,有志气!那咱们可就说定了啊,爷爷我这身本事,指定一点儿不藏私,全都教给你!”
他本来以为不知道还要来拜访多少次,不知还要开多少招,才能把他看中的小徒弟收归门下。
谁知,就这一下的功夫,他的小徒弟就自己想明白了来主动说拜师,他可一刻都不能耽搁,万一小孩子又反悔了怎么办?
他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机会千载难逢,必须立刻坐实了。万一明天睡醒,小丫头变了卦,他找谁哭去?
他立刻转向鲁素珍,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连称呼都自动变了,“素珍妹子,你看,孩子自己有这个心,这是缘分到了。咱们也别拖了,趁热打铁,今儿个就准备个简单的拜师礼,把这名分定下来,咋样?”
“这……这也太急了吧?”鲁素珍看着孙女心疼又犹豫,“让孩子再想想?起码等过两天,缓缓劲儿再说?”
萧鲁和萧山对看一眼,心里也是同样的想法。
他们既为珞珞的懂事欣慰,又心疼她这么小就要担起学医的辛苦。
万一今天拜了师,明天小团子就嫌苦嫌累,哭天抢地不肯学,他们谁能狠下心逼她?
全家上下,有一个算一个,哪个能顶得住她金豆子一掉?
大人们还在犹豫,可小团子自己却急得不行,那股子执拗劲儿上来了,谁都拦不住。
“不嘛不嘛,就要今天拜师,现在就要学!”珞珞在萧鲁怀里扭动着小身子,小手朝着陈老的方向伸,“陈爷爷,快,快教珞珞。珞珞要马上学本事,不能再等了,不能让爹爹看不起我!”
看着她那急切又坚定的小模样,大人们的心都软了,也知道这事儿是拦不住了。
“成,那就听孩子的。”鲁素珍一拍大腿,定了音,“拜师,今天就拜!”
简单的拜师礼,就在萧家这略显简陋的堂屋开始了。
鲁素珍赶紧让萧山去灶房烧水沏茶,家里没有现成的香案,就在那张旧八仙桌上铺了块干净的红布。
萧鲁抱着珞珞,帮她洗了把小脸,梳了梳乱糟糟的小辫子。
一切从简,但仪式感十足。
陈老端坐在桌旁的椅子上,努力想摆出严肃师父的样子,可眼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
萧山端来一碗冒着热气的粗茶,递给珞珞,小声教她,“珞宝,去,给师父敬茶,要说师父,请喝茶。”
珞珞双手捧着茶碗,小心翼翼地递给陈老,脆生生地说道:“师父,请喝茶。”
这一声“师父”,喊得陈老心花怒放,眼圈都有点发热。
他连忙接过茶碗,象征性地喝了一口,然后放在桌上。
接着,不用人教,小珞珞无师自通地往地上一跪,对着陈老“咚”地磕了一个响头。
这一下,结结实实。
“哎呦,乖徒儿,快起来,快起来!”陈老心疼坏了,赶紧弯腰把小家伙抱起来,轻轻帮她揉了揉微微发红的额头。
看着闺女小小的身子跪下去,听着那一声实实在在的磕头响,站在一旁的萧鲁,鼻子猛地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
他赶紧别过脸去,用粗糙的手背狠狠抹了一把眼睛。
他心里头五味杂陈,既为闺女得了这么好的前程高兴,又心疼她这么小就要开始吃苦,更被她那份超出年龄的坚定和懂事戳中了心窝子。
这眼泪,是高兴,是心疼,也是骄傲。
鲁素珍和萧山也是眼眶湿润,心里头热乎乎的。
开心、欣慰、激动,还有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疼,交织在一起。
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年纪还在撒泼打滚要糖吃,他们的珞宝,却已经为了家人,逼着自己走上了一条辛苦的路。
陈老边抱着珞珞,边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竟是一枚通体莹润的白玉印章,底下刻着古朴的篆字。
布包里还有一套明显是特意准备,尺寸极小的银针。
他将那枚白玉印章郑重地放到珞珞的小手里,“珞珞,这枚印章是师父我行医多年的信物,见它如见为师。今日,师父把它交给你了。”
接着,又拿起那套小银针,“这套银针,是师父找人给你打的,以后你就用它来练习,来学习济世救人的本领。”
“陈老,这……这太贵重了,珞珞还小是不是等她大一些再给。”萧鲁认得些好东西,一看那玉质和银针的做工,就知道价值不菲。
而且那白玉印章,总觉得闺女一旦接了就要背负更多的责任,所以他不想让闺女拿。
“哎,给我徒儿的,就应该给好的,我的徒儿就该用好东西。”陈老摆摆手,小心翼翼地问珞珞,“珞珞,喜欢吗?”
珞珞拿着那枚温润的印章和漂亮的小银针,爱不释手,用力点头:“喜欢,谢谢师父!”
“哈哈,喜欢就好,喜欢就好。”陈老开怀大笑,心中大定,这徒弟总算跑不了了。
而一旁的郑专家和陈志远,看到那枚印章时,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们太清楚这枚印章代表什么了,那是陈老身份的象征,更是他这一脉传承的信物。
陈老这是……这是把珞珞当成了关门弟子,要她继承衣钵啊!
没想到陈老对这个小娃娃,看重到了如此地步。
拜师礼成,陈老几人没有留在萧家吃饭,激动的陈老迫不及待要赶回县城去。
他不仅要给珞珞准备后续学医的东西,还要回去写信昭告他的朋友们。
两家人约定好,等他们搬到县城当晚,再去萧家县城的小院一起吃饭。
陈老他们前脚刚走,萧家院子里还没消停一会儿,隔壁的景家俩小子后脚就闻着动静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