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 > 第146章 南疆烽炽·庙算定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6章 南疆烽炽·庙算定策

都江堰畔那万民沸腾的欢呼声犹在耳畔回荡,祭坛上那以江山国运作赌的誓言尚萦绕未散,南疆一道染血的急报,便如冰水泼入滚油,瞬间将庄严热烈的气氛炸得粉碎。

“味县危在旦夕!李恢都督重伤!”

骑士嘶哑的呐喊,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穿了春祭后短暂的祥和。方才还沉浸在皇帝誓言所带来的激动与安全感中的百姓们,脸上血色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熟悉的、对战争与动荡的恐惧。人群中开始出现骚动和低语的嗡鸣,不安的情绪如同水面的涟漪般迅速扩散。

那些刚刚被皇帝毒誓震慑得面无人色的豪强们,此刻眼底深处却难以抑制地闪过一丝隐秘的、混合着惊惧与某种幸灾乐祸的光芒。南中叛乱再起,而且势头如此凶猛,连李恢都重伤败退,这位年轻的皇帝,真能同时稳住内部新政和外部战局吗?《九章税律》的铁拳,会不会因为外患而不得不稍稍松动?

然而,刘禅(李世民)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惊慌。那冷厉的表情并非源于恐惧,而是一种猛虎被撩拨了须臾、战神嗅到了血腥时的专注与…兴奋。穿越以来,他一直在用帝王的权术、改革的铁腕治理这个国家,但他骨子里,终究是那个策动玄甲军驰骋中原、虎牢擒双王的天策上将!

“王平。”

“末将在!”

“神策军,备战。”

“姜维。”

“臣在!”

“持朕符节,总督南中平叛诸军事,王平副之。点齐无当飞军、赤焰营,三日后,开拔南征!”

没有询问朝臣意见,没有犹豫不决,甚至没有多余的废话。在万民注视之下,皇帝的口中吐出的是一连串清晰、冰冷、高效的军事指令,仿佛这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而是一场早已推演过无数次的军事行动开端。

“臣(末将)领旨!”姜维与王平轰然应诺,眼中燃烧着的是与皇帝同频的战意。

命令既下,整个国家机器立刻从祭祀的庄严模式,切换至战争的狂暴节奏。号角声在成都各处军营响起,取代了祭典的乐声。传令兵背着令旗,疯狂驰骋在通往各处的街道上。神策军大营,钢铁的轰鸣声取代了人声,披甲、校验兵器、领取箭矢…一切井然有序,透着一种令人心悸的沉默效率。

刘禅登上御驾,返回皇城。车窗外的景象飞逝,他的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勾勒着南中的地图,分析着叛军的成分、意图,以及最有效的打击方式。

【半个时辰后,成都,未央宫偏殿。】

这里的气氛与都江堰的万民欢呼截然不同,凝重得能滴出水来。核心重臣蒋琬、费祎、董允、以及刚刚被任命为主副帅的姜维、王平皆已到场。巨大的南中地区沙盘已被急速抬入殿中,上面粗略标注着已知的叛军动向和官军态势。

“情况有多糟?”刘禅直接走向沙盘,开口问道,目光锐利地扫过味县的位置。

蒋琬作为尚书令,率先汇报,语气沉重:“陛下,急报简略,但可确认几点:一,叛军主力为李严旧部阿古索,勾结了南蛮孟获一部,人数恐不下三万,且极其悍勇;二,他们得到了大量精良军械,并非乌合之众的竹枪木弓,疑有外部势力支持;三,攻势极猛,李恢都督在巡视防线时遭突袭,身中毒箭,昏迷前下令收缩防线,固守味县待援,但县城已半围,岌岌可危。”

“外部势力?”刘禅冷哼了一声,手指在沙盘上划过,“东吴刚在锦江上吃了瘪,曹魏司马懿正忙着收拾高平陵之后的烂摊子,还能有谁?无非是这两家不甘心,通过见不得光的渠道,给朕添堵罢了!或许还有那些被朕断了财路的私盐贩子、军械走私贩子!”

他目光转向姜维:“伯约,南征总督,你有何初步方略?”

姜维早已成竹在胸,指着沙盘道:“陛下,叛军势大,锐气正盛,且熟悉地形。味县被围,若我军贸然直驱解围,恐中其围点打援之计。南中山高林密,叛军极易设伏。”

他手指移动:“维之意,兵分三路,虚实结合。”

“第一路,偏师疑兵。请王平将军率五千神策军精锐,大张旗鼓,走牂牁道,作出直扑叛军老巢之势。阿古索性情凶悍多疑,见我军动向,必分兵回防,可减轻味县压力。”

“第二路,主力解围。臣亲率一万五千神策军主力、无当飞军,并赤焰营一部,轻装疾进,走最险峻但最近的灵关道,直插味县背后!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击破围城之敌!”

“第三路,奇兵断根。请陛下调令李恢副将或可信赖之南中部将,集结南中尚未沦陷各郡兵马,袭扰叛军粮道,清剿其后方寨落,断其根基!”

刘禅听完,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姜维之策,深合兵法要义,不正面硬碰,而是调动、分化、击虚。

“可。但灵关道险峻,大军通行不易,若遇阻击,恐迁延时日。味县能否撑到那时?”

“陛下,味县乃李都督经营多年之坚城,粮草军械应尚充足。只要守军意志不垮,坚守半月当无问题。”王平沉声道,他对李恢的能力和味县的防御有信心。

“意志?”刘禅重复了一遍,目光变得深邃,“李恢重伤,群龙无首,城中必有恐慌。需有一物,能稳其心志,坚其信念。”

他猛地抬头,看向董允:“董卿,即刻从朕的内库中,取那面‘龙渊军魂旗’出来!”

董允一怔,随即动容:“陛下,那是…那是张桓王(张飞)的…”

“正是翼德叔父的战旗!”刘禅斩钉截铁道,“将此旗,交由一队精锐死士,不惜一切代价,突破重围,送入味县城内!告诉守城的将士,告诉他们全城的百姓!朕,没有忘记他们!大汉的天子,与他们同在!看见此旗,如朕亲临!如翼德将军仍在为他们擂鼓!”

殿中众人闻言,无不热血上涌。张飞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他的战旗更是一种精神图腾。此举若能成功,对味县守军士气的提升,将是无可估量的!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道。

“此外,”刘禅目光再次落回沙盘,手指点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此地,温水(今南盘江)流域,据报有大量忠于朝廷的爨氏等部族,受叛军压迫已久。伯约,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持朕手谕与赏格,秘密前往联络。告诉他们,若愿起兵助剿,事成之后,朕不吝封赏,其所居之地,可依《垦荒令》例,自治其寨,减赋五成!”

这是攻心之计,从内部瓦解叛军的联盟。姜维眼中精光一闪:“臣遵旨!此策若成,叛军将腹背受敌,事半功倍!”

大战略已定,细节还需推演。就在众臣围绕沙盘进一步商议粮草调配、行军序列之时,黄门侍郎怯生生地殿外禀报:“陛下,御史中丞杜琼…于狱中绝食,水米不进,言…言要面见陛下。”

殿内气氛顿时一凝。杜琼在这个当口求见,意欲何为?

刘禅眉头微皱,旋即舒展开,嘴角甚至勾起一丝冷笑:“看来,朕的杜中丞,是听到南中的风声,坐不住了。也好,朕便听听,他临死之前,还想说些什么。带他上来!”

不多时,两名狱卒搀扶着形容枯槁、但眼神却异常执拗的杜琼进入殿中。短短时日,这位昔日的益州派领袖已瘦脱了形,唯有那双眼睛,还燃烧着不甘的火焰。

他推开狱卒,勉强站定,看着沙盘旁英姿勃发的皇帝和将领,声音嘶哑地开口:“陛下…南中…又乱了?”

刘禅负手而立,冷冷地看着他:“跳梁小丑,疥癣之疾,何足挂齿?朕的大军,三日即发,顷刻可平。”

杜琼脸上挤出一个难看的笑容:“陛下…年轻气盛,自然…自然是瞧不上南中蛮荒之地。然,兵凶战危,岂是…岂是必胜之局?若战事迁延,国库耗费巨万,百姓负担骤增…陛下刚刚推行的《九章税律》,怕是要…要大打折扣了…届时,民心怨怼,陛下在都江堰所发之誓言…又该如何?”

他终于图穷匕见。他不是来求饶的,他是来泼冷水的,是来用最恶毒的方式,预言皇帝新政的失败,试图在皇帝心中种下怀疑和恐惧的种子。

蒋琬、费祎等人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董允更是忍不住呵斥:“杜琼!死到临头,还敢在此妖言惑众!”

刘禅却抬手制止了董允。他缓缓走到杜琼面前,居高临下地注视着这个顽固的老臣。

“杜琼,”他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你在狱中,可知朕今日在都江堰做了什么?”

杜琼一怔,他自然不知。

“朕与万民立誓,将《仇国论》的灰烬,铸入万民鼎。朕告诉他们,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朕若违誓,当湮灭于江水。”刘禅的声音不高,却每一个字都像锤子砸在杜琼的心上,“现在,南中有乱,在你的眼里,看到的不是百姓正在遭受战火荼毒,不是将士需要浴血奋战,而是…你竟然觉得这是你那些可笑预言应验的机会?是你可以用来威胁朕,让朕对新政妥协的筹码?”

刘禅的声音陡然变得无比锐利和厌恶:“你的心中,除了你那点士族豪强的私利,除了你那套屈膝投降的歪理,可曾还有半分家国?半分百姓?!”

杜琼被骂得浑身颤抖,脸色惨白,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你看不到朕平定汉中、改革积弊的决心,你看不到万民渴望公平的民心,你更看不到,”刘禅猛地一指沙盘旁肃立的姜维、王平,“我季汉将士,扫清寰宇、保家卫国的血性!你的眼睛,只盯着脚下的污泥,便以为整个世界都是污秽的!”

他猛地一挥手,仿佛要挥去什么令人作呕的东西:“带下去!看着他,让他好好活着,看着朕如何平定南中,看着《九章税律》如何惠及万民!朕要让他活着看到,他信奉的一切,是如何被碾得粉碎!”

狱卒连忙将几乎瘫软的杜琼拖了下去。殿内重回寂静,但每个人的胸膛都在起伏,被皇帝方才那番话激得热血澎湃。

刘禅转过身,目光再次变得冷静而专注:“刚才说到哪里了?哦,粮草。蒋琬,从汉中调拨的军粮,何时能到键为?”

短暂的插曲过后,帝国的最高决策层再次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南征的精细谋划之中。一道道命令从偏殿发出,整个国家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是夜,成都城外神策军大营,火把通明。

点将台上,刘禅亲自为姜维、王平饯行。

台下,是肃穆无声、甲胄分明的大军。神策军重步兵如山如岳,无当飞军的轻捷悍勇隐约可见,还有一支特殊的部队——赤焰营,他们的装备与其他人都不同,覆盖着防火的皮革,押运着一些用油布严密包裹的车辆,沉默中透着一股令人不安的气息。

夜风中,龙渊军魂旗(张飞战旗)猎猎作响。

刘禅将虎符与天子剑授予姜维。

“伯约,思远(王平字),南疆的百姓,朕,就托付给你们了。”

“此战,不仅要胜,更要胜得彻底!要打出我季汉的军威,要让所有心怀不轨之人,从此不敢再窥伺我疆土半分!”

“朕,在成都,等你们的捷报!”

姜维单膝跪地,双手接过虎符与剑,声音坚定如铁:“臣,定不负陛下重托!不破叛军,誓不还朝!”

王平及身后一众将领齐刷刷跪倒:“不破叛军,誓不还朝!!!”

冲天的怒吼,震撼云霄。

第二天黎明,第一缕阳光刺破黑暗。

沉重的成都城门缓缓打开。

姜维一马当先,王平居于中军,庞大的军队如同苏醒的巨龙,迈着铿锵的步伐,向着南方,向着那片弥漫着烽烟与未知的土地,浩荡开去!

战争的巨轮,已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