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菲斯灰熊队的训练强度一如既往,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竞争的味道。高德在经历了夏季联赛的淬炼和与詹姆斯·波西的“单挑特训”后,感觉自己像一块被投入熔炉的铁胚,正在被反复锻打。然而,他逐渐意识到,队内施加在他身上的压力并非只有一种形态。波西的“锤炼”充满对抗性,如同淬火的冷水,激烈而直接;而另一种力量,则来自迈克·米勒,如同文火慢炖,温和却持久。

一天高强度的队内对抗赛结束后,球员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向更衣室。高德正准备像往常一样去加练力量,一个平静的声音叫住了他。

“高,晚上有空吗?”

高德回头,看到迈克·米勒正用毛巾擦着汗,脸上带着他惯有的、略显含蓄的微笑。米勒是球队上赛季的最佳第六人,以一手精准的三分和沉稳的球风着称,话不多,但在更衣室里颇有威望。

“有的,迈克。”高德有些意外。米勒平时待人友善,但很少主动邀约。

“我知道一家不错的牛排馆,味道很正。训练消耗大,一起去补充点蛋白质?”米勒的语气很随意,仿佛只是临时起意。

高德立刻点头答应:“当然,谢谢!”

他隐约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顿简单的晚餐。

晚上,高德按照米勒给的地址,找到了一家位于市中心、装修低调但格调很高的牛排馆。米勒已经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卡座里等着他了。

“坐。”米勒示意他坐下,将菜单推过去,“试试这里的肋眼,五分熟,味道不错。”

点完餐,短暂的沉默后,米勒切入了正题,他的声音不高,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显得格外清晰:“高,我看过你很多比赛录像,从斯坦福到夏季联赛。”

高德坐直了身体,认真倾听。

“你的篮球智商很高,防守意识也很好,这是非常宝贵的特质。”米勒的语气很诚恳,“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可以多聊聊。”

他顿了顿,看着高德的眼睛:“你知道,我上赛季大部分时间是作为第六人出场。而新赛季,根据教练组的安排,我很可能继续扮演这个角色。”

高德点了点头,这是球队公开的秘密。米勒的得分能力和拉开空间的作用,在第二阵容中至关重要。

“而你,”米勒继续说道,“作为新秀,很可能也会从替补席出发。如果我们同时在场上,你猜谁会是我们进攻端的第一选择?”

高德犹豫了一下,老实回答:“应该是你,迈克。你的投篮更稳定。”

米勒笑了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这是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场上形成默契。当我通过无球跑动吸引防守时,哪里会是空档?当我持球突破时,你作为侧翼,应该在什么位置接应?这些细节,决定了我们第二阵容的进攻效率。”

他拿起手边的水杯,简单地在桌面上比划起来:“比如这个底线交叉战术,如果我在这里接球,你从弱侧借助掩护切过来,防守人很可能会换防或者延误,这时候,你要立刻判断是直接攻击篮筐,还是分给底角的投手……”

米勒耐心地讲解着几个常见的替补阵容配合,分析着不同防守下的选择。他的讲解不像波西那样充满火药味,也不像布朗教练那样宏观指挥,而是非常具体、实用,完全从实战角度出发,仿佛是两位球员在赛前研究战术。

高德听得入了神,他发现自己之前很多基于本能的跑位,在米勒的分析下变得更有逻辑和目的性。

“记住,高,”米勒放下水杯,语气认真起来,“当我们一起在场上时,我们是一个整体。我的机会,可能来自于你的掩护和牵制;你的机会,也可能来自于我吸引的防守。我们需要互相成就。作为替补,我们上场的目的就是改变节奏,得分,稳住局面或者拉开分差。这需要即插即用的默契。”

这顿晚餐,高德吃得格外充实。他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牛排,更收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毫无保留的指点。米勒的“培养”,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和团队成功基础上的提携,它温和、务实,却直指核心。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训练场上詹姆斯·波西一如既往的“高压政策”。

第二天的队内对抗,高德在一次防守中,成功预判了波西的突破路线,造成了波西的带球撞人。

“好防守,高!”助理教练在场边喊道。

波西从地板上爬起来,脸色不太好看。他走到高德面前,几乎脸贴着脸,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运气不错啊,菜鸟?你以为摸透我了?”

下一个回合,波西更加凶狠地在低位要球。他接球后,用尽全力背身单打高德,强壮的身体撞得高德胸口发闷,然后用一个极其强硬的转身,挤开空间,强行上篮得分,还造成了高德的犯规。

“这才叫得分!”波西落地后,冲着高德吼道,眼神锐利,“你的小身板,还差得远!别以为学了两招就能在NbA生存!”

加练一对一的时候,波西的强度更是有增无减。他的防守动作更大,进攻选择更加坚决,仿佛要把高德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点信心彻底碾碎。

“脚步太慢!”

“对抗软得像棉花!”

“你就只会躲着打吗?”

波西的垃圾话如同疾风骤雨。高德再次陷入了输多赢少的境地,汗水顺着下巴滴落, frustration(挫败感)再次涌上心头。

但他也开始慢慢品出不同的味道。波西的压力,根源在于竞争。他们同属锋线,上场时间此消彼长。高德的进步,直接威胁到波西的地位。波西的“折磨”,既是在打磨高德,也是在向教练组证明,他詹姆斯·波西,依然是球队这个位置上更可靠、更强硬的选择。这是一种带着私心的锤炼,残酷,却也是NbA现实的缩影。

一次一对一时,高德罕见地利用连续的变向和节奏变化,晃开了波西半个身位,急停跳投命中。

波西愣了一下,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反击,而是眯着眼睛看了高德几秒,突然说道:“迈克那家伙,最近没少给你开小灶吧?”

高德心中一惊,没有回答。

波西哼了一声,语气复杂:“他那套东西是有用,但别光学那些软绵绵的。NbA是战场,关键时刻,靠的是硬骨头!”他指了指自己结实的胸膛,“就像这样!”

说完,他再次拿起球,用更凶猛的方式开始了新一轮的进攻。

高德渐渐明白了。米勒和波西,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哲学和培养方式。米勒是团队至上的技术流,他帮助高德更好地融入体系,理解比赛,成为一个更有效率的球员。而波西则是个人至上的强硬派,他用最直接的方式逼迫高德提升个人能力和精神韧性,学会在高压下生存和反击。

两者看似矛盾,但对高德的成长都不可或缺。

训练结束后,高德加练完投篮,正准备离开,发现米勒还在场边整理装备。

“迈克,”高德走过去,真诚地说,“谢谢你之前的指导,很有帮助。”

米勒抬起头,笑了笑:“不用谢。看到你学得快,我也很高兴。”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波西离开的方向,“詹姆斯的方式可能比较难接受,但……他对你有好处。他能让你时刻保持警惕和饥饿感。在这个联盟,有时候你需要迈克的头脑,也需要詹姆斯的硬气。”

高德重重地点了点头。他理解了,无论是米勒春风化雨般的指导,还是波西烈火淬炼般的压迫,都是他在这支球队,在这个联盟成长所必须经历的。他需要吸收米勒的智慧,也需要扛住波西的压力,然后将这一切内化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