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联邦快递论坛球馆的媒体室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新旧交替的特殊气息。长枪短炮架设在后排,记者们交头接耳,等待着灰熊队新赛季的首次官方阵容亮相。背景板上,球队的新口号“GRIt & GRINd”(坚韧与磨砺)格外醒目,预示着一种与上赛季跑轰风格有所不同的未来。

高德穿着一身熨帖的深灰色西装,坐在发布台的最左侧。他旁边是面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带着一丝审视的保罗·加索尔,以及笑容温和的迈克·米勒。他们三位,是这支崭新灰熊队中,球迷们仅存的“老面孔”。

发布会开始,总经理首先上台,语气激昂地阐述了球队“面向未来”、“打造年轻核心”的战略。随后,在闪烁的镁光灯和略显稀落的掌声中,几位新成员依次登场。

第一个走上来的是夸梅·布朗。这位2001年的状元秀,身材依旧魁梧,但眼神中却带着一种与他体型不符的局促和小心翼翼。他接过印有自己名字的灰熊队球衣,动作有些僵硬。当记者问及他在孟菲斯的目标时,他声音低沉,几乎像是在喃喃自语:“我……我只想帮助球队,做任何需要我做的事情。篮板,防守……证明我配得上留在这里。”

台下响起一些礼貌但不算热烈的掌声。高德看着这个被巨大期望压垮过、如今试图在篮球世界边缘重新寻找位置的大个子,心里莫名生出一丝同情,但更多的是好奇——他油箱里到底还有多少油?

紧接着上台的是托尼·阿伦。他与夸梅·布朗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穿着一件亮眼的紫色衬衫,下巴微扬,眼神锐利,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自信和能量。他几乎是抢过话筒,声音洪亮:“孟菲斯!准备好迎接能量了吗?!我,托尼·阿伦,来这里就是为了锁死对面最好的球员!把防守带回这里!让联邦快递论坛球馆再次成为对手的噩梦!”

他的激情宣言引来了一阵更响亮的掌声和几声口哨。高德忍不住嘴角上扬,这家伙,像个一点就着的火药桶,但这种毫不掩饰的斗志,正是目前这支球队可能需要的。

最后上台的是两位新秀。来自Uconn的锋卫摇摆人丹尼·格兰杰,身材颀长,面容沉静,回答问题条理清晰,语气平稳,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而来自佐治亚理工的控卫贾莱特·杰克,则显得活力四射,笑容灿烂,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向球队的老将们学习,并随时听从召唤。

发布会结束后,更衣室里迎来了短暂的混乱。新的储物柜分配,新的座位,新的面孔互相打量着。空气中弥漫着新球衣、新球鞋的味道,以及一种微妙的、彼此试探的氛围。

高德主动走向夸梅·布朗,伸出了手。“嘿,夸梅,我是高德。欢迎来到孟菲斯。”

夸梅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位上赛季的最佳新秀会如此主动,他连忙伸出手,有些笨拙地握了握:“谢谢……高。我知道你,你很棒。”

“别听媒体瞎扯,”高德耸耸肩,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说,“在这里,我们只看训练和比赛表现。我看过你高中的录像,那才叫恐怖。”

夸梅的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我会努力的。”

接着,高德又走向正在大声跟杰克吹嘘自己大学防守壮举的托尼·阿伦。

“托尼,你的防守宣言够劲爆。”高德笑着插话。

托尼·阿伦转过头,看到是高德,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小):“嘿!兄弟!你等着看吧!下赛季,你只管放心得分,你身后的防线,交给我!”他顿了顿,凑近些,压低声音,带着点狡黠,“不过训练里对位,我可不会对你客气,最佳新秀。”

“求之不得。”高德迎上他的目光,笑容不变,“正好试试我夏天练的新招。”

初次见面的生疏,在高德主动的破冰和托尼·阿伦自来熟的性格带动下,稍微融化了一些。

下午是简单的合练和体能测试。训练馆里,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换防!换防!沟通!大声喊出来!”助理教练的吼声。

托尼·阿伦追逐着每一个对位者,嘴里不停地喷着垃圾话,即使是在队内训练中也毫不留情:“过不掉我!你太慢了!”

丹尼·格兰杰则安静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跑位精准,投篮稳定,不声不响,却总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

贾莱特·杰克努力梳理着进攻,偶尔会因为经验不足而出现失误,但眼神里充满了学习的渴望。

而夸梅·布朗,则默默地在篮下卡位、拼抢篮板,完成着最基础的挡拆和吃饼,动作依旧有些僵硬,但态度无比认真。

高德观察着这一切。他看到了托尼·阿伦防守端带来的即时能量,也看到了丹尼·格兰杰身上潜藏的即战力和冷静,看到了杰克的组织潜力,也看到了夸梅·布朗那亟待重铸的信心。

训练间隙,他和加索尔站在场边喝水。

“感觉怎么样,保罗?”高德问道。

加索尔看着场上,表情看不出喜怒:“很年轻,很有活力。但我们需要时间,很多时间。”他顿了顿,看向高德,意有所指,“而且,战术核心变了,我们都需要适应。”

高德听出了他话里的潜台词,点了点头,没有接话。他知道,自己地位的提升,无形中会触动加索尔作为球队多年核心的神经。这需要时间,也需要胜利来磨合。

一天的训练结束,高德提议:“嘿,伙计们,晚上我请客,去我舅舅的餐馆‘岚亭’尝尝地道的中餐怎么样?当然,是美式的。”他眨了眨眼。

这个提议得到了积极的响应。对于新来的球员,尤其是像夸梅和两位新秀,能快速融入球队氛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晚上,“岚亭”餐馆提前打了烊,专门用来招待这群身材高大的新队友。当各种颜色浓郁、口味甜咸的“美式中餐”被端上桌时,引发了阵阵惊叹和好奇。

“这是什么?左宗棠鸡?听起来像个将军的名字!”托尼·阿伦夹起一块炸鸡,塞进嘴里,眼睛一亮,“哇哦!甜酸口味?不错不错!”

“这是陈皮牛?橘子皮和牛肉?”贾莱特·杰克尝了一口,表情古怪,但还是竖起了大拇指。

夸梅·布朗则显得有些拘谨,小口吃着面前的炒饭。

丹尼·格兰杰则每种菜都尝试了一点,然后评价道:“口味很独特,和我想象的中国菜不太一样。”

高德看着这一幕,笑着解释这些菜品的“来历”,气氛渐渐热络起来。酒精(对于已到法定年龄的球员)和美食是最好的社交润滑剂。托尼·阿伦开始大声讲述他过去防守那些明星球员的“英勇事迹”,杰克和格兰杰则好奇地向加索尔和米勒请教着NbA的经验。连一向沉默的夸梅·布朗,在几杯啤酒下肚后,话也稍微多了一点,虽然大多时候还是在倾听。

高德穿梭其中,时而用中文跟在后厨忙碌的舅舅纪晓岚交流几句,时而又用英语和队友们开玩笑,扮演着粘合剂的角色。他能感觉到,那道横亘在新老队员之间,尤其是他与加索尔之间的无形壁垒,虽然依然存在,但至少在这个夜晚,被美食和笑声冲淡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