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网游动漫 > NBA篮坛名人堂 > 第23章 篮协来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休赛期的节奏并非只有训练、商业活动和甜蜜假期。在高德于孟菲斯潜心打磨自身,并刚刚结束与安妮在加勒比海的短暂浪漫之旅后,一件早已埋下伏笔,关乎他职业生涯另一重要维度的事情,终于被提上了正式议程。

来自中国篮协的代表团,抵达了孟菲斯。

牵头的是篮协一位负责国家队建设的王副主任,一位戴着金丝眼镜,面容严肃,言谈举止间带着浓厚体制内气息的中年男子。陪同的还有一位外事干部和一位翻译。会面地点安排在高德经纪人联系的一间私密性很好的商务会议室。

气氛从开始就带着一丝微妙的张力。双方寒暄落座,王主任开门见山,表达了篮协对高德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

“高德同志啊,”王主任的普通话带着标准的京腔,语气郑重,“你在NbA取得的成绩,国内球迷有目共睹,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啊。国家队的大门,始终是向你敞开的。明年就是日本世锦赛,后年更是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这是历史性的机遇,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优秀人才,为国争光,为民族添彩!”

高德礼貌地点头:“王主任,谢谢篮协的认可。能为国效力是我的荣誉,我一直有这个意愿。”

“好!有这个觉悟就好!”王主任脸上露出笑容,但随即话锋一转,“那么,关于具体的合作事宜,我们这里有一份初步的协议草案,你可以先看一下。”

经纪人接过那份打印精美的中英文对照协议,快速浏览着,眉头逐渐皱起。高德也凑过去看,几条关键条款让他心里不由得一沉。

协议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

1. 无条件征召权: 篮协拥有在任何时间(包括NbA赛季期间)、任何地点征召高德参加各级别国家队(一队、国奥、甚至青年队,如需)集训和比赛的权利,球员及所在NbA俱乐部必须无条件服从。

2. 商业利益捆绑: 高德个人超过50%的商业代言及活动,需经由篮协指定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开发”,收益按篮协制定的比例进行分配,美其名曰“整合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

3. 绝对管理权: 球员在国家队期间,需完全服从教练组和领队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训练方式、作息时间、对外言论、甚至个人形象管理(如发型、文身等),违反规定将面临严厉处罚。

4. 长期服役承诺: 原则上要求高德承诺为国家队效力至35岁,除非因重大伤病等不可抗力因素。

这几乎是一份“卖身契”。它完全无视高德作为NbA职业球员的客观规律和自身权益,将他的时间、身体、商业价值乃至个人自由,都置于篮协的绝对控制之下。

高德抬起头,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和:“王主任,这些条款,尤其是无条件征召和商业捆绑,恐怕需要商榷。NbA赛季强度很大,我需要保证休赛期的充分休息和针对性训练,以维持状态和避免伤病。至于商业开发,我有自己的专业团队……”

王主任扶了扶眼镜,打断了他,语气依旧官方,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高德同志,你要理解。国家队是一个集体,强调的就是奉献和服从。姚明同志当年也是如此,克服重重困难,为国效力,从未有过怨言。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至于商业方面,篮协拥有更广泛的资源和平台,能够为你争取到更多、更好的合作,这对你个人品牌的提升也是有益的嘛。”

“姚明是姚明,他的情况和付出我无比尊敬。”高德不卑不亢地回应,“但我认为,现代职业体育需要更科学、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保证球员的健康和竞技状态,本身就是对国家队最大的负责。我可以承诺在主要国际大赛(如世锦赛、奥运会)期间全力以赴,但希望非重要比赛和NbA赛季期间,能有一个更灵活的机制。商业方面,我的团队运作良好,我更希望保持自主性。”

会谈陷入了僵局。篮协方面坚持“传统”和“集体至上”的原则,而高德则扞卫着作为一名顶级职业球员应有的权利和科学规律。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第一次正式接触,在不欢而散的边缘结束。王主任临走前,意味深长地看了高德一眼:“高德同志,希望你再认真考虑一下。为国家队效力,是很多运动员梦寐以求的机会,也希望你不要被一些……外面的思想影响了判断。”

这话里的暗示,让高德心中涌起一股怒气,但他克制住了。

接下来的几天,双方又进行了两次非正式沟通,但分歧依旧巨大。篮协方面似乎吃定了高德“爱国”这张牌,不肯在核心条款上做太大让步。而高德和经纪人团队也态度坚决,认为签署这样一份协议无异于自毁长城,不仅影响NbA生涯,也可能因过度劳累导致提前陨落。

就在僵持不下之际,一个高德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人,来到了孟菲斯。

姚明。

他是以私人身份来的,没有通知媒体,甚至避开了篮协的代表团。他约高德在“岚亭”餐馆见面,纪晓岚特意为他们留了一个安静的包间。

看到姚明庞大的身躯弯着腰走进来,高德立刻起身相迎。对于这位中国篮球的旗帜和前辈,他始终保持着敬意。

“大姚哥。”高德用的是国内球员私下里对姚明的称呼。

“高德,好久不见。”姚明笑着和他握手,声音一如既往的浑厚,带着些疲惫,但眼神温和。他熟稔地和纪晓岚打了招呼,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里。

落座后,纪晓岚奉上清茶,便退了出去,将空间留给他们。

“篮协那边的人,找过你了?”姚明抿了口茶,直接切入正题。

高德点点头,把会谈的情况和那份协议的主要条款简单说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只是陈述事实。

姚明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等高德说完,他才叹了口气:“我大概猜到了。还是老一套。”

“大姚哥,我不是不愿意为国效力,”高德语气诚恳,“但我不能签那样的协议。那会毁了我的职业生涯。我需要系统的休赛期来恢复和提升,而不是年复一年地被各种低级别热身赛和长期集训填满。我的身体不是铁打的。”

“我明白。”姚明看着他,眼神复杂,“我非常明白你的感受。我当年……走过的路,吃过的苦,不希望你们这代人完全照搬。时代在变,球员的处境和认知也在变。”

他顿了顿,仿佛在回忆什么,缓缓说道:“我当年几乎是被推着走的,所有的压力,所有的期望,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我必须打NbA,必须打国家队,必须打各种商业比赛……我没有选择。我的脚踝,我的应力性骨折,有多少是因为过度劳累导致的?我自己都说不清。”

高德沉默地听着,他能感受到姚明话语里的沉重。这位前辈是用自己的职业生涯健康,为中国篮球趟出了一条血路。

“但是,高德,”姚明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完全拒绝,或者要求绝对的自由,在国内的环境下,也是不现实的。篮协有它的体制和思维定式,也有它需要面对的政绩压力和舆论期待。‘国家荣誉’这面大旗,太重了。”

“那该怎么办?”高德问道,“难道只能妥协?”

“不是妥协,是寻找一个平衡点,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姚明身体前倾,压低了声音,“你需要展现出你的诚意和担当,但同时也要坚守你的底线。比如,你可以主动承诺,保证参加世锦赛和奥运会这类最高级别赛事,并提前与NbA球队沟通,确保届时能顺利出战。但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亚锦赛、斯坦科维奇杯,可以提出基于身体状况和NbA合同条款的‘选择性参加’。”

“商业方面呢?”高德追问。

“这是块硬骨头。”姚明摇摇头,“篮协现在也缺钱,盯着球员的商业价值。你可以尝试提出一个方案,比如,将国家队相关(非个人单独代言)的商业开发权益交给篮协统一运作,收益按比例分配。但你个人独立的、与篮球无关或者关联度不高的商业代言,必须保持自主。这需要谈判,需要技巧,也需要你展现出足够的分量,让他们觉得‘放水养鱼’比‘杀鸡取卵’更划算。”

姚明的分析切中要害,既理解了篮协的困境,也站在了高德作为职业球员的立场上。他不仅仅是一个说客,更像一个在体制与个人之间寻找可行路径的探路者。

“我该怎么做?”高德虚心求教。

“我会找机会和上面沟通,帮你说明情况,强调科学训练和保障球员长期健康的重要性,这本身也符合国家队的长远利益。”姚明说道,“但你这边,需要你的经纪人准备一份更专业、更详尽的 counter-proposal(反提议),具体列出你的承诺和底线,尤其是关于参赛计划、保险保障(必须包含高额伤病保险,明确因国家队比赛受伤的权责和赔偿)、商业权益划分这几个核心问题。要用他们能理解的专业语言和逻辑去谈。”

他看着高德,语气凝重:“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艰难,甚至会面临一些舆论压力,说你‘耍大牌’、‘不爱国’。你准备好了吗?”

高德迎上姚明的目光,没有丝毫犹豫:“我准备好了。为国效力,我义不容辞,但必须以一种健康、可持续的方式。我不想重复……一些前辈的老路。”

他没有明说,但姚明听懂了他的意思。姚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黯然。他拍了拍高德的肩膀,力量很重:“好!有你这句话,我就知道没看错人。这件事,我帮你一起周旋。记住,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让中国篮球变得更好,而这前提之一,是保护好我们最好的球员。”

这顿晚饭吃了很久。姚明和高德,两代中国篮球的标杆人物,在孟菲斯一家中餐馆的包间里,进行了一场将深远影响中国篮球未来格局的对话。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份协议的谈判,更是新旧观念、不同发展模式的一次碰撞与探索。

送走姚明,高德站在餐馆门口,深吸了一口夜晚微凉的空气。前方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篮协的强硬态度不会轻易改变。但有了姚明的理解和支持,他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他将和经纪人团队一起,精心准备那份“反提议”,为了能够披上国家队战袍的那一刻,也为了自己作为职业球员的尊严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