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吞苍噬穹 > 第148章 归真伽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伽蓝城的晨雾裹着百年未变的檀香,却再钻不进张阿铁的毛孔。他蹲在药师殿前的石阶上,指尖摩挲着青砖缝隙——往日饥渴的吞噬欲已化作掌心温润的星砂,随着呼吸节奏在砖石上勾勒出菩提叶的纹路。

咔嚓!

龙焱咬脆饼的声响惊飞檐角冰雀。这厮化作人形歪在香案上,玄色劲装大咧咧敞着怀,胸口还粘着昨夜偷吃的酥油渣:老秃驴新研制的金莲糕呢?老子闻着味了!

明觉的扫帚突然从经幡后探出,帚尖精准挑开龙焱摸向供品的爪子:龙尊的鼻子比噬器铃还灵。老僧掀开蒲团,露出暗格里热气蒸腾的琉璃盏,只是这八宝功德糕,需就着张施主的归墟茶才入味。

张阿铁轻笑弹指,药师佛掌中铜钵凌空飞来。钵底沉积的百年香灰遇他气息,竟凝成墨玉色的茶汤,表面浮着伽蓝城七十二座佛塔的倒影。龙焱凑近猛嗅,额间龙角突然迸出混沌玄光:好家伙!你把整座城的因果线都泡成茶了?

晨钟撞破茶汤涟漪时,青溟正踏着冰魄莲台掠过藏经阁。发梢垂落的星砂随她指尖流转,将昨夜暴雨冲垮的飞檐重凝成冰雕——那冰纹间暗藏的归墟道韵,恰与张阿铁留在石阶上的星砂共鸣成阵。

冰魄灵气倒是愈发精纯了。明觉抿了口茶,看着青溟发间新结的冰晶步摇,只是这‘归墟镇魔阵’,用在补瓦砌墙上未免......

顺手。青溟飘然落地,步摇坠着的冰凌里冻着三粒星舰残屑,总比某条龙日日顺走功德箱强。她眼风扫过龙焱鼓囊囊的袖口,那里正露出半截霜剑阁的剑穗。

日头攀至菩提树冠顶端时,十二道主枝恰好将金轮分割成三十六瓣光斑。张阿铁斜倚在碗口粗的横枝间,布鞋早陷进树下腐叶堆,赤足趾腹摩挲着树皮上螺旋生长的气根,触感像极了星舰主控台那些布满凹痕的操作键。道种化作的金鳞虚影正沿着手太阴肺经游走,每划过一处曾被星舰残骸割裂的脉络,便能听见细如琴弦震颤的清响,三百六十处穴位各自亮起点点银芒,恍若将整架坠毁星舰的导航矩阵,都熔铸成了人体经脉里的璀璨星图。

丹田深处翻涌的墨玉漩涡带着北极永夜的寒意,却不再像首月那样刺得骨髓结冰。张阿铁用神识触碰漩涡边缘,指尖掠过的瞬间,黑雾中竟显化出北极熊首的轮廓 —— 那是北极罪业最后的具象化形态,如今却如被驯服的洋流,在漩涡中心凝成核桃大小的冰晶。冰晶表面布满蛛网状裂纹,每条纹路都精准对应着熔炉第一层的星位,当他运转《楞严经》口诀时,冰晶表面会浮现出明觉大师手书的《金刚经》微缩咒文,像极了当年伽蓝寺门楣上被香火熏染千年的鎏金刻痕。

最令他心悸的是心口的异变。曾在熔炉中焚烧魂魄的混沌火,此刻褪成半透明的金珀色,如灵蛇般温顺地缠绕着一枚鸽卵大小的果核。火光映照下,果核表面渐渐显化出伽蓝城的立体浮刻:飞檐斗拱间流淌着液态佛光,檐角铜铃随他的心跳节奏轻响,每一声都让火焰收缩半寸,露出种脐处刚萌发的嫩芽。芽尖凝着的晨露混着金粉,在道种游经膻中穴时突然爆发出微光,将整棵菩提树的倒影,都映成了熔炉中那架正在崩解的星舰残骸形状。

接住!龙焱忽然抛来油纸包,里头裹着沾满星砂的炙雪鲸肉脯,薛九姑差人送来的赔礼,说是玄龙渊的新厨子......

话音未落,张阿铁浑身星纹骤亮。鲸肉触及唇齿的刹那,归墟道种竟自发生出冰魄莲台,将北极寒气与星砂灵气拆解得泾渭分明。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寒鸦谷的狼狈模样,不禁笑出声:如今倒成精食客了。

暮色染红菩提叶时,三人聚在明觉的禅房。青溟燃起冰魄烛台,冷光里浮着今日修补的三十六处阵纹;龙焱四仰八叉地啃着功德糕,脚边散落着十七八个空盏;张阿铁则与明觉对弈,棋子落枰时溅起的不是金石声,而是伽蓝城某处瓦当结霜的轻响。

四境归墟,原是这般滋味。张阿铁捏着黑子迟迟不落,看着棋盘上自动演化的星舰阵图,不吞不噬,倒像......他忽然将棋子按在初代舰长残魂显化的天元位,像这伽蓝晨雾,来时不拒,散时不追。

明觉的扫帚忽然扫乱棋局。老僧起身推开禅窗,放进来满室星辉:施主可闻见后山新发的茶苗?老衲用你淬体时的星瘴灰培的。月光漏在他褪色的僧衣上,隐约现出饕餮噬佛图的旧疤——那疤痕如今已淡如茶渍。

三更时分,龙焱摸到斋厨偷喝陈年普洱,却见张阿铁独坐在灶台前。归墟道韵凝成的虚火舔舐壶底,将薛九姑送的炙雪鲸熬成了奶白浓汤。

你这手艺......龙焱舀起一勺吹了吹,比北极那些厨子强万倍!

是火候到了。张阿铁指尖星纹流转,汤里沉浮的星砂自动排成往生咒,初代舰长若知他的星舰残骸最适合煨汤,怕是要气活过来。

檐角九环青铜铃蓦地轻颤,十二道刻着《妙法莲华经》的铃舌相撞,清越梵音惊起鸱吻上栖息的三羽夜鸦。鸦翼划破月光时,翅尖凝着的北极霜粉簌簌而落,在青石板上织就细碎银斑,倒像是给檐下冰棱又镀了层流动的月辉。青溟峰独有的冰魄莲台托着三尺琉璃经箱飘过中庭,十二瓣冰晶莲叶各嵌一枚北极星芒,行经穿廊时,箱中明日早课的《华严经》残页忽被寒气激出,桑皮纸墨字瞬间冻凝在朱漆廊柱上 —— 墨色在冰层里绽成冰纹,宛如夜空中被冻住的流星星轨,每道笔锋都凝着细小的冰晶棱芒。

她立在飞檐阴影里,指尖无意识摩挲袖口暗纹伽蓝印,丝绦纹路在掌心压出浅红印痕。东厢厨房的松木纹窗格透出暖黄光晕,窗纸上厨僧翻动铁锅的剪影随火光明灭,偶尔有蒸汽从窗缝溢出,在零下二十度的冷空气中凝成细小虹彩,转瞬又碎成冰晶落在她月白僧鞋上。风过回廊时送来复合香气:新麦馒头的蓬松麦香混着野山椒炒寒潭菌丝的辛辣,竟与殿角铜炉中沉水香的幽凉奇妙相融,在舌尖勾出半枚无形的佛前供果。第二声铜铃响过,她忽然察觉唇角微扬,这抹弧度惊得指尖一颤,低头见掌心纹路上凝着极薄的金光 —— 是归墟道韵与人间烟火相触时,才会析出的细碎光尘,像极了伽蓝殿供桌上,烛泪与香灰凝结的舍利状晶斑。

廊柱冰纹经页在莲台远去后开始融解,水珠沿着缠枝莲纹柱础滴落,每七滴便汇成一声清响,暗合伽蓝晨课的钟鼓节拍。厨房木门

开启,灰布僧袍小沙弥端着陶制食盒迈出,盒盖掀开处涌出的热雾,竟在半空凝成三寸高的莲花虚影,瓣尖挂着面香白气,随步伐摇曳散成淡淡云纹。她望着这幕,忽然懂得 煨进归墟 的真意:晨钟暮鼓的法韵原要化在窗棂暖光里,就像冰棱融水渗入砖缝,看似无痕,却让整座伽蓝城的青砖黛瓦,都悄悄烙上了带着灶火温度的道纹 —— 那是经卷墨字与馒头麦香共织的,最安稳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