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指示学:我程度能不能指示 > 第300章 巡视汉东(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学东的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敲击了两下,目光变得深邃,他将话题引向了更敏感的方向:“程书记,那么,你对李达康书记怎么看?”

这个问题看似随意,实则重若千钧,直接触及了汉东高层干部间的微妙关系。

程度闻言,嘴角掠过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冷意。

他放下茶杯,回答得异常直白,没有丝毫迂回:“我不喜欢达康书记,这一点,全汉东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

他并不打算隐瞒这个公开的“秘密”。尽管在这一世的工作中,他与李达康的直接交集并不算多,但仅仅凭着“上辈子”李达康曾因小事就要扒掉他的警服、将他开除出公安队伍这一桩旧怨,李达康在他心中便已是“一生之敌”。

这份芥蒂,深植骨髓,难以化解。

不仅如此,程度从心底里看不惯李达康平日那种独断专行的做派。

在京州市,李达康几乎将那位吴市长当成了透明人,其强势作风在汉东官场人尽皆知。

这与程度在吕州的治理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京州作为省会,党政主官皆是副部级,或许还能说是某种“平衡”。

但吕州作为普通地级市,程度始终对市政府、对市长保持了相当的尊重,在重大决策上力求共识,充分听取并尊重市政府的意见。

“程书记,喜欢或者不喜欢,这本身不能成为评价一个干部的依据。”陈学东脸上带着温和却不容置疑的笑容,引导着话题,“我们还是希望听听你基于工作,对达康书记的看法。”

“陈部长,看法嘛,确实是有一些的。”程度点了点头,神色恢复了一贯的沉稳,“首先,我必须声明,我接下来要谈的,将尽量不掺杂个人情感,纯粹是从工作角度出发的观察和……一些疑虑。”

“是,是,”陈学东笑着附和,“我们当然了解,你和达康书记私下交往并不多,这也更能保证你看法的相对客观。”

得到这个铺垫后,程度才缓缓开口:“达康书记吧,不可否认,他抓经济、搞建设确实是一把好手,雷厉风行,这一点汉东有目共睹。但是,在其他一些方面,我个人觉得还是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或者说,有些隐患。”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语言,随后端起茶杯不疾不徐地喝了一口,才继续说道:

“就拿了最近的事情来说,大风厂事件。达康书记在处理过程中,是否过于追求效率和所谓的‘大局’,而忽略了最基本的群众工作?“

”他当时决定在当晚强行拆除大风厂,完全不顾及厂内工人群众的情绪和切身利益。”

“如果不是陈岩石陈老不顾年迈体衰,挡在挖掘机前面,用个人的威望和性命暂时阻止了冲突升级;后来如果不是沙瑞金书记及时介入,重新评估和处置,那天晚上很可能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性群体性事件!”

“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我认为是值得深刻反思的。”

“还有这事?”陈学东适时的表现出惊讶,尽管巡视组内部早已掌握相关信息,但他需要程度亲口说出来,并观察其态度。

“这个事情,前后经过都有记录,巡视组完全可以深入核查。”程度语气笃定,他清楚巡视组的能力。

紧接着,他又抛出了另一个重磅话题:“不仅是大风厂事件,再往前看,丁义珍出逃事件,难道就真的与达康书记毫无干系吗?”

“哦?这个也与达康书记有关?”陈学东的眉头微微挑起,露出探究的神色。

程度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声音平缓却带着锋芒:“在京州,谁不知道丁义珍副市长在外面,常常被戏称为‘达康书记的化身’?他负责的很多项目,打的都是李达康的旗号。这么多年下来,丁义珍在京州如此行事,作为一把手的达康书记,难道真的一点都没有察觉?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是说不通的。至少,在干部监督管理上,达康书记恐怕难辞其咎吧?”

“当然,在丁义珍的问题上,达康书记作为主要领导,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督失察之责。”陈学东点了点头,认可了这个基本判断,随即追问道:“除了这两件已经暴露出来的事情,程书记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了解?”

程度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显得更加推心置腹:“我想,巡视组应该已经掌握了达康书记前妻欧阳菁因贪污受贿被立案调查的事实。但我想提请组织注意的是,他们夫妻二人共同生活这么多年,欧阳菁在银行系统内如此行事,以达康书记的敏锐和政治嗅觉,难道真的一点都没有察觉?这恐怕很难让人信服。”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更具冲击力的细节:“而且,据我了解,在检察院刚刚对欧阳菁启动初步调查后不久,甚至可能是在得到某些风声的第一时间,李达康就与欧阳菁火速办理了离婚手续。更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并非去民政局,而是‘请’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上门办理的。学东部长,您说,这算不算是公权私用,甚至是为了规避调查、切割自保而滥用职权呢?”

“有这事?!”陈学东这次是真的吃了一惊,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这个情况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李达康是否涉嫌利用职权进行非组织活动,他们之前的调查确实没有触及到这个层面。

“嗯,此事千真万确,具体经手人员可以查到。”程度肯定地点点头,继续补充,“不仅如此,汉东政商两界早有传言,达康书记与大陆集团、山水集团关系匪浅。尤其是在沙瑞金书记没有来汉东之前,达康书记可是山水庄园的常客,与那位高小琴总经理过从甚密,这其中的利益往来,恐怕值得深究。” 程度再次补上了一刀,刀刀指向李达康的廉洁底线。

陈学东目光深邃地看了程度一眼,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那些关于李达康的举报信,内容与程度所言高度重合,难道眼前这位程书记就是举报人之一?他说的这些,几乎每一条都直指要害。

“除了这些在圈内已经不算秘密的事情,”程度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仿佛下定了决心,“关于达康书记,还有一些我认为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向组织如实反映。”

“程书记请讲,务必知无不言。”陈学东压下心中的波澜,郑重说道。他意识到,李达康的问题可能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严重。

“陈部长,关于大风厂事件的后续处理。我听说,最后对下岗工人的安置和赔偿,动用了京州市的财政资金。”

“从政策规定上看,这恐怕是不合规的吧?大风厂毕竟是民营企业,其股权纠纷和员工安置理应由企业自身或相关责任方承担。”

“动用公共财政为其买单,是否妥当?而且我听说,这笔钱还是以摊派任务的形式压到了市公安局等部门的头上。”

“市公安局局长蓝海洋同志曾多次向市委、甚至向省厅反映,局里经费本就捉襟见肘,难以承担。”

“闹到最后,据说还是省公安厅出面协调,才勉强解决了部分资金缺口。这种做法,是否属于违规操作,甚至是以权压人?” 程度再次给李达康的工作方式贴上了一个问号。

“还有类似的情况吗?”陈学东追问,“不要有顾忌,我们今天谈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了解情况。”

“其他的,大多就是些未经证实的传言了,我不好妄加评论。”程度摆了摆手,但随即又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不过,还有一件涉及他家属的事,虽然看似是私事,却影响了公事,或许也值得关注。”

“就是达康书记的姐姐李美兰,因为对青林县的拆迁补偿方案不满,从县里一直闹到市里,持续上访。”

“但根据我们侧面了解的情况,她家的拆迁完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规定,补偿标准也一视同仁,当地政府并没有恶意压价或违规操作。”

“可就是因为她是李达康书记的姐姐,这层关系让基层干部束手束脚,导致她家所在的片区拆迁工作迟迟无法推进,直接影响了市里重点工程——青林高架项目的建设进度,已经无限期延期了。”

“县里原本计划依法依规强制推进,或者调整规划绕开那片区域,但都因为顾忌到达康书记这层关系而迟迟不敢动工。”

“这件事,虽然达康书记本人可能并未直接干预,但其亲属客观上利用了他的影响力,阻碍了正常政务执行和地方发展,影响很坏。”

程度说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某项重要的使命。

他提供的这些信息,层层递进,从工作作风到廉洁自律,再到家属影象,几乎勾勒出了一个充满争议的李达康形象。

陈学东面色凝重,将这些要点一一记下,汉东的局势,果然比他预想的还要错综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