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56章 眼睛验光师——瞳中微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6章 眼睛验光师——瞳中微光

玻璃门被推开的瞬间,消毒水与檀木的混合气息扑面而来。林夏摘下正在擦拭的镜片,抬头望向门口。穿着校服的女孩扶着金属门框,左眼肿得只剩一条缝,右手指节泛白,校服袖口渗出深色血渍。她急促的喘息声里夹杂着压抑的呜咽,镜片上的雾气随着呼吸时隐时现。

医生...救救我。她声音里带着哭腔,刚才体育课被篮球砸到了。林夏立刻绕过验光台,扶住女孩颤抖的肩膀。作为明视眼科中心的首席验光师,他见过太多因意外损伤视力的患者,但此刻掌心传来的体温和急促的喘息,还是让他心跳加速。女孩身上淡淡的茉莉花香混着血腥味,在诊室里弥漫开来。

身后传来助理小周慌乱的脚步声,夏哥,王主任在手术室,救护车还有十分钟到!林夏目光扫过墙上的电子钟,14:27,正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时段。走廊里还坐着等待验光的患者,儿童区传来孩子的哭闹声。

准备裂隙灯和眼压计。林夏将女孩安顿在检查椅上,余光扫过她校牌上的名字陈雨桐别怕,先测眼压。冰凉的仪器贴近眼睑时,雨桐猛地瑟缩,带翻了桌上的纸巾盒。纸巾如雪片般散落,林夏弯腰拾起,注意到她指甲缝里还沾着篮球场的红胶粒。

放松,跟着我手指看。林夏将她颤抖的手轻轻按住,我保证,不会让你再疼一下。透过裂隙灯,他看到角膜上皮有明显划伤,前房内积血如晚霞般晕染。这种程度的创伤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青光眼。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将检查数据录入系统,打印机吐出的报告单带着温热。

救护车的鸣笛声由远及近时,雨桐突然抓住他的白大褂,哥哥,我的眼睛...还能看见吗?林夏望着那双满是恐惧的眼睛,想起八年前自己第一次独立接诊时,老师傅赵叔说的话:验光师不只是调焦的机器,每双眼睛背后都是人生。那时的他站在综合验光仪前,连操作手柄都握不稳,是赵叔用布满老茧的手覆盖在他手背上,带着他完成了第一个患者的验光。

会的。他抽出纸巾轻轻擦掉她脸颊的泪痕,等你康复了,我亲自给你配最漂亮的眼镜。雨桐被抬上担架时,校牌从口袋滑落,林夏弯腰捡起,金属边缘还带着她的体温。

夜幕降临,林夏瘫坐在更衣室的长椅上。手机屏幕亮起,是妻子沈晴发来的消息:儿子发烧39度,在市医院挂急诊。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今天本该是儿子幼儿园毕业典礼,而他却在抢救另一个孩子的视力。更衣室的储物柜上贴着儿子画的全家福,画里三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手拉手,阳光用蜡笔涂成刺眼的橘色。

推开急诊室门时,沈晴正在给哭闹的儿子喂退烧药。小家伙看见他,立刻张开双臂,额头上的退热贴随着动作微微卷起。爸爸是大骗子!儿子带着鼻音的控诉像根细针,扎进他心里。沈晴的目光掠过他胸前沾着的血迹,那是雨桐蹭到的,此刻已经干涸成暗褐色。

对不起,今天有个患者情况太紧急...林夏话没说完,沈晴已经起身,你总说急诊重要,可儿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赵叔退休后,你连轮休都主动取消,到底什么时候能...她突然停住,眼眶泛红,算了,你先去看看孩子吧。消毒水的气味突然变得刺鼻,林夏注意到沈晴眼下浓重的黑眼圈,想起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她独自照顾生病的儿子。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夏在医院和眼科中心之间来回奔波。雨桐的恢复比预期顺利,但每天都要进行多次复查。儿子退烧后又开始咳嗽,整夜哭闹不止。某个凌晨三点,他抱着儿子在客厅踱步,手机在裤兜里震动——雨桐发来消息,说眼睛突然胀痛。婴儿监视器里传来儿子断断续续的抽噎声,沈晴在卧室里翻了个身,又沉沉睡去。

夏哥,你已经连续工作12小时了。小周拦住他换白大褂的手,我替你去看看?林夏摇头,消毒水味道刺得鼻腔发酸。推开诊室门,雨桐正蜷缩在检查椅上,母亲在一旁抹眼泪。女孩的校服换成了宽松的家居服,左眼下还留着淡淡的淤青。

我以为再也看不见了...雨桐声音沙哑。林夏启动综合验光仪,镜片组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当他将试戴镜架轻轻放在雨桐鼻梁上时,女孩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哥哥,你眼睛好红。林夏这才注意到镜中的自己,眼球布满血丝,胡茬也冒了出来。

那天结束诊疗已是清晨六点,林夏在员工休息室的沙发上睡着了。梦里是无数镜片在旋转,突然碎成锋利的玻璃碴。他惊醒时,发现身上盖着小周的外套,手机屏幕上23条未读消息,最上面是沈晴的:儿子住院了,肺炎。窗外的晨雾弥漫,将城市笼罩在一片朦胧中。

赶到儿科病房时,沈晴正坐在床边削苹果,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投下斑驳阴影。医生说再晚送来,可能会发展成重症。她声音平静得可怕,林夏,我们离婚吧。消毒水味道突然变得刺鼻,林夏后退半步,撞上金属床头柜。儿子插着输液管的小手突然动了动,含糊不清地喊。他蹲下身,眼泪砸在床单上,对不起,是爸爸错了。沈晴手中的水果刀停在半空,刀刃上倒映着她发红的眼眶。

雨桐康复那天,特意带着锦旗来到眼科中心。烫金大字妙手仁心,重见光明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但林夏却高兴不起来。他站在验光台后,看着雨桐试戴新配的防蓝光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喜悦。而他的手机里,沈晴发来的离婚协议草案静静躺在收件箱里。

深夜的办公室,林夏翻出赵叔退休前送他的《眼科诊疗手记》。泛黄的纸页间夹着张字条:医者的温度,藏在每一次对视里。他想起儿子发烧时滚烫的额头,沈晴失望的眼神,还有雨桐重获光明时的笑容。这些在瞳仁里流转的微光,不正是他从医的初心吗?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在玻璃上,如同他纷乱的思绪。

第二天,林夏向院长递交了调岗申请,希望从首席验光师转为培训导师。院长推了推眼镜,你知道这意味着降薪30%?他点头,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沙沙作响,我想有更多时间,看见那些被我忽略的光。办公桌上还放着雨桐送来的锦旗,边角微微卷起,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转型并不容易。林夏需要重新整理教案,将多年的临床经验转化为理论知识。他翻出自己珍藏的病例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从医以来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他带着实习生穿梭在各个诊室,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与患者沟通。有一次,一个实习生因为紧张,把试戴镜片的度数弄错了,林夏没有责备,而是耐心地重新讲解。每当看到新人因为成功诊断出复杂病例而兴奋时,他都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周末终于能陪儿子去游乐园。旋转木马的彩灯下,小家伙戴着儿童墨镜,兴奋地指着天空:爸爸,云好像!林夏将儿子抱上肩头,阳光穿过彩色镜片,在地面投下斑斓的影子。儿子的小手紧紧抓着他的头发,咯咯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这一刻,他突然明白,真正的光明不仅存在于精密的验光数据里,更藏在平凡生活的点滴温暖中。沈晴站在一旁,嘴角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沈晴开始重新接受他的改变。某个周末,她主动提出要参观林夏的培训课堂。教室里,实习生们正在模拟验光场景,林夏站在讲台上,用模型眼球细致讲解屈光原理。当他转身板书时,沈晴看见他白大褂口袋里露出一角彩色蜡笔画——那是儿子画的全家福。课后,实习生们围着沈晴,听她讲述林夏从医的故事,教室里充满了温馨的氛围。

现在愿意听我讲讲那些患者的故事了吗?回家路上,林夏牵起沈晴的手。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便利店的霓虹灯在玻璃橱窗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沈晴轻轻点头,其实,我一直都想听。他们漫步在熟悉的街道上,林夏讲述着雨桐的康复过程,讲述着那些因为视力问题而改变人生的患者。沈晴静静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些问题,两人的距离在这些故事中渐渐拉近。

随着教学成果的显现,林夏的培训课程在业内逐渐有了名气。他开始受邀到各地开展讲座,分享验光师的职业感悟。在一次省级学术会议上,他遇到了当年在急诊室抢救的雨桐。女孩已经考上医科大学,立志成为一名眼科医生。她穿着白大褂,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热情。

是您让我明白,眼睛不仅是观察世界的窗口,更是传递希望的桥梁。雨桐的眼中闪着坚定的光。林夏想起赵叔的话,原来医者的传承,就是这样在一次次对视、一次次诊疗中悄然完成。他们在会议间隙聊了很久,雨桐讲述着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经历,林夏则分享着自己的教学心得。

生活渐渐回归平衡,林夏依然保持着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的习惯。他会在空荡的诊室里,擦拭每一台仪器,整理患者档案。晨光透过百叶窗洒在验光仪上,折射出柔和的光晕。这里承载着太多人的希望与信任,而他终于学会在责任与家庭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他开始重新规划工作和生活,确保每周都有固定的时间陪伴家人。

某个深夜,林夏在书房整理新的教案。窗外飘起细雨,打在玻璃上发出轻微的声响。沈晴端来一杯热牛奶,靠在门框上轻笑:明天周末,儿子说想去科技馆看天文展。林夏合上笔记本,将妻子搂入怀中,这次,我一定不会再错过了。他们相视而笑,过去的阴霾仿佛都被这温暖的氛围驱散。

雨桐发来消息,说自己在实验室成功完成了第一次动物眼球解剖。林夏看着手机屏幕,嘴角上扬。在这个充满精密仪器与复杂数据的行业里,他终于懂得,真正珍贵的从来不是高超的技术,而是藏在心底的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温柔。他回复雨桐,鼓励她继续努力,期待她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

时光流转,林夏的学生遍布各地。每当收到他们发来的感谢信息,或是分享成功诊疗的喜悦时,他都会想起那个改变命运的夜晚。那些在裂隙灯下闪烁的微光,那些信任的眼神,那些成长的泪水与欢笑,共同编织成了属于他的职业诗篇。他知道,自己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将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在光明的道路上前行,照亮更多人的视界,也照亮自己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