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夏的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时,窗外的天刚蒙蒙亮。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至清晨六点十分,她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目光落在桌角那杯早已凉透的速溶咖啡上——这是昨晚加班时泡的,现在杯壁上还凝着一圈褐色的水渍。

桌上摊着三份待审核的签证材料,最上面的一份属于一位叫陈悦的姑娘,申请的是法国留学签证。材料里夹着一张巴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边缘被反复折叠过,边角有些磨损,旁边还附着一张手写的便签:“林专员,麻烦您多费心,这是我第三次申请了。”字迹娟秀,末尾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紧张。

林夏拿起材料,逐页核对。护照有效期、资金证明、语言成绩、录取通知书的真实性……每一项都不能出错。她的工作就像在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里“排雷”,任何一个微小的疏漏,都可能让申请人的出行计划泡汤。去年有位老人因材料里的酒店预订单日期写错,差点错过孙子的婚礼,最后林夏加班联系酒店重新出具证明,才赶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想起老人当时感激的泪水,她至今心里仍有暖意。

上午八点半,签证中心的玻璃门准时打开。林夏坐在2号窗口,面前的叫号机“叮”地响了一声,屏幕显示“001号,陈悦”。她整理了一下胸前的工作牌,按下叫号按钮。

很快,一个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姑娘走到窗口前,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帆布包,手指关节泛白。“林专员您好,我是陈悦。”姑娘的声音有点发颤,递材料时手还在轻微发抖。

“别紧张,我们一项项核对。”林夏放缓语速,指了指材料里的资金证明,“你的银行流水没问题,但需要补充一份父母的在职证明,证明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陈悦的脸色瞬间白了:“啊?我以为只要流水够就行……我爸妈在外地,现在补来得及吗?”

“别慌。”林夏拿出一张清单,用笔圈出需要补充的材料,“今天下午五点前提交就行,你让父母扫描后发你邮箱,打印出来带过来,或者直接发我工作邮箱也可以。”她把自己的邮箱地址写在清单上,又补充道,“如果有问题,随时打电话给我,这是我的分机号。”

陈悦接过清单,眼眶有点红:“谢谢您,林专员,我之前在别的窗口,人家直接说材料不全让我回去,都没说怎么补……”

“这是我该做的。”林夏笑了笑,“快去准备吧,别耽误了时间。”

送走陈悦,下一位申请人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申请的是商务签证,要去德国参加展会。他把材料“啪”地放在窗口上,语气带着不耐烦:“快点啊,我下午还要赶飞机去上海,别耽误我事。”

林夏没在意他的态度,依旧仔细核对材料。翻到邀请函时,她皱起了眉:“先生,您的邀请函上没有邀请方的公章,也没有负责人的亲笔签名,不符合要求。”

男人立刻炸了:“怎么可能?我助理准备的材料,之前去别的国家都能用!你们是不是故意刁难我?”他的声音越来越大,引得周围的申请人都看了过来。

林夏起身,走到窗口外,把邀请函递给他,指着落款处:“先生您看,德国签证对邀请函的要求很严格,必须有公章和亲笔签名,这是使馆的规定,不是我们故意为难您。您现在联系助理,让他重新发一份带公章和签名的邀请函,扫描件也行,我们可以等您。”

男人愣了一下,大概没料到林夏会这么耐心。他接过邀请函,掏出手机给助理打电话,语气明显缓和了不少。挂了电话,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抱歉啊,林专员,我刚才态度不好,我助理说马上重新弄,大概半小时能发过来。”

“没关系,您先坐那边等,收到邮件了告诉我。”林夏指了指休息区的椅子。

回到座位上,林夏喝了口温水,缓解喉咙的干涩。窗口的工作就是这样,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有焦虑的学生,有急躁的商人,有盼着去国外看子女的老人,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故事和期待,而她的职责,就是帮他们把这些期待变成现实,哪怕过程中会遇到误解和抱怨。

中午十二点,轮到午休时间。林夏刚收拾好桌上的材料,手机就响了,是母亲打来的。“夏夏,晚上回家吃饭吗?你爸今天买了你爱吃的排骨。”

“妈,今晚可能要加班,有几份紧急的签证材料要审核,得赶在明天提交给使馆。”林夏的声音带着歉意,“等我忙完这阵,一定回家陪你们吃饭。”

母亲叹了口气:“那你别太累了,记得吃晚饭,别总吃泡面。”

“知道了妈,我会的。”挂了电话,林夏心里有点愧疚。自从上个月开始处理“留学签证旺季”的材料,她已经快半个月没回家了,每次视频,都能看到母亲鬓角又多了几根白发。

下午一点,工作继续。刚叫到015号,林夏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上周来申请探亲签证的张阿姨,要去美国看孙子。张阿姨手里提着一个布袋子,走到窗口就笑着说:“林专员,我来补交材料,你看这样行不行?”

林夏接过材料,是张阿姨儿子在美国的房产证明。“没问题,都符合要求。”她核对完,在系统里更新了状态,“阿姨,您的材料已经审核通过了,大概一周左右就能拿到签证。”

张阿姨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太谢谢你了林专员!我孙子都三岁了,我还没见过呢,就等着签证下来去看他!”她从布袋子里拿出一袋苹果,往窗口里递,“这是我自己家种的苹果,特别甜,你尝尝。”

林夏连忙摆手:“阿姨,您别客气,这是我该做的,苹果您自己留着吃。”推让了半天,张阿姨才把苹果收回去,临走前还不停地说“好人有好报”。

看着张阿姨的背影,林夏心里暖暖的。这份工作虽然琐碎又辛苦,但每当看到申请人拿到签证时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下午四点,陈悦拿着补充的材料跑了过来,额头上全是汗。“林专员,我爸妈的在职证明拿来了,你看行不行?”

林夏接过材料,仔细看了一遍:“没问题,都符合要求。你的材料已经审核通过了,接下来就是提交给使馆,大概十个工作日能出结果,到时候会给你发短信通知。”

陈悦激动得跳了起来:“真的吗?谢谢您!太谢谢您了!”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林专员,我能跟您合个影吗?等我到了法国,就把照片寄给您,告诉您我在那边的情况。”

林夏笑着点头,和陈悦一起对着手机镜头比了个“耶”。照片里,陈悦的笑容灿烂得像阳光,林夏的眼里也满是笑意。

傍晚六点,其他同事都已经下班了,林夏的桌上还堆着一摞待审核的材料。她打开电脑,开始处理那份德国商务签证的材料——下午男人已经把补充的邀请函发了过来,现在需要录入系统,核对信息,然后提交给使馆。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签证中心的灯一盏盏熄灭,只剩下2号窗口还亮着。林夏揉了揉眼睛,起身去茶水间泡了杯热牛奶,回来时发现桌上多了一份盒饭,旁边放着一张便签,是同事小李写的:“夏夏,知道你又要加班,给你带了份盒饭,记得热了吃,别饿坏了肚子。”

林夏心里一暖,拿起盒饭去微波炉加热。热好的盒饭里有红烧肉、炒青菜和一个荷包蛋,都是她爱吃的。原来,她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身边还有这么多温暖的同事。

晚上八点,林夏终于处理完所有的材料,把它们分类整理好,放进待提交的文件夹里。她伸了个懒腰,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夜景。马路上的车灯汇成一条金色的河流,远处的高楼大厦亮着灯火,像一颗颗星星。她想起白天遇到的那些申请人,陈悦的期待,张阿姨的激动,还有那个男人的歉意,他们的故事就像一道道微光,照亮了她的工作日常。

收拾好东西,林夏锁上签证中心的门,走到地铁站。晚高峰已经过去,地铁里人不多,她找了个座位坐下,拿出手机,给母亲发了条消息:“妈,我忙完了,明天不加班,回家吃饭。”

很快,母亲回复了:“好!我明天一早就去买排骨,再给你做你爱吃的鱼香肉丝。”后面跟着个开心的表情包。

林夏笑着收起手机,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明天,又会有新的申请人来到2号窗口,带着新的故事和期待,而她,会继续用耐心和细心,帮他们打开通往世界的大门。

第二天早上,林夏刚到签证中心,就看到陈悦在门口等她。“林专员,我收到使馆的短信了,签证通过了!”陈悦手里拿着护照,兴奋地挥着,“太谢谢您了!我下周末就飞法国,到了那边我一定给您寄明信片!”

“恭喜你!”林夏真心为她高兴,“到了法国要照顾好自己,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我。”

陈悦用力点头,然后蹦蹦跳跳地走了。看着她的背影,林夏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充满干劲,对未来充满期待。这些年,她见过太多人的喜怒哀乐,也帮太多人实现了梦想,而这份工作,也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上午十点,那个申请德国商务签证的男人也来了,手里拿着签证,脸上带着歉意的笑容:“林专员,之前真是对不起,我不该对你发脾气。这次能顺利拿到签证,多亏了你,我给你带了盒巧克力,你收下。”

林夏笑着拒绝了:“不用客气,祝您展会顺利,一路平安。”

男人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林夏回到座位上,打开电脑,开始处理今天的材料。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的办公桌上,温暖而明亮。桌角的仙人掌又长出了新的嫩芽,旁边放着陈悦送的笔记本,封面写着“谢谢你,林专员,让我的梦想有了翅膀”。

林夏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着,每一个字符都充满了力量。她知道,签证窗口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她,会一直在这里,用自己的专业和温暖,迎接每一个清晨,送别每一个黄昏,守护每一个人的梦想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