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戚清淮利用传送阵,果然实现了从京城瞬移回山谷。

当天夜里会议,戚清淮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走了进来。

他刻意让戚广陵出了一趟山谷,在山谷外开的传送,等戚广陵先回来,他随后又自己进的谷。

这般一来众人只以为他是从京赶回来了。

见到他会议厅中众人惊喜,几乎所有人都起身相迎,角落里的金元见状,突然又挺直了背脊。

他来山谷几天,感觉世界观在不停地被碾碎重塑。

打死他也想不到,曾经想要压上金家所有力量去搏一搏的,能改变金家局面的“知识”,在山谷是可以随便学习的。

虽说文字不同,但学会文字,学会使用字典,去书中理解的本事是能用的。

认知与格局,价值观与责任感,人文与‘常识’,山谷能学到的东西涵盖几乎所有生存技能,教的都是成才的东西。

山谷里的人更是一个比一个不得了,声名远播的姜堰姜先生在此教学生,临关李家长风,也是颇有名望的豪强。

诛狼军之前不显,但前些日子主帅扈千阳,刚得朝廷封赏做了个四方将军,如今诛狼军今非昔比。

不说这些大人物,哪怕是山谷中一尖嘴猴腮,看上去模样磕碜的男子,竟也是侯爵之后,掌控制作水泥之法。

水泥可是个不得了的东西,山谷里每日都在新建房屋,金元自己亲眼看过四面墙体不过三日就矗立在那,其速度比石头垒砌快了不知多少。

这也就罢了,水泥制的房子,坚固程度甚至比石头垒砌的还要好上许多,这东西如果推广,不用想也能赚得个盆满钵满!

还有戚家三十二部从,医术了得的神医,哪怕籍籍无名也功夫不差的士兵……

这山谷卧虎藏龙,他金元算个屁啊!

自卑了两天的金元等到了戚清淮,光看所有人都起身相迎这一点,就能知道他师父在这个山谷地位非凡!

这群厉害人物是以戚家为首,这就说明他抱的是最粗一条大腿,这还自卑什么?必须得支楞起来!

金元抢过众人,一马当先地跑到戚清淮身边,觍着脸笑得谄媚:“师父您回来啦,师父一路辛苦了,让弟子来扶着您!”

他像宫里太监一般弯着腰伸出手,让戚清淮把手担在他的手臂上。

李初静皱眉问戚广陵:“你这个小师弟,是宫里出来的?”

戚广陵嘴角抽了抽,把人拽开,没好气地开口:“你搞什么?叔父这般年轻力壮哪里需要你扶?”

他瞪了金元一眼,然后忙扯出笑脸,学着金元的模样弯腰躬身到姜堰身边:“师父,我来扶您!”

他怎么就没想到可以这样讨好师父,都是当徒弟的,金元果然是商人狡诈!

所有人:……

戚清淮也是一脸无语,绕过两个刷宝的坐下,才向众人介绍。

“众位,我这弟子先一步回来,大家应当已经知晓他的身份,但我为师父,还需正式向大家介绍一下他。”

“金元,到为师身边来。”

金元忙小跑过去,身上肥肉抖成波浪状了都。

“阳山金家现任家主金元,虽是商户,却也是大善之家,常年布粥施粮,还在大乾各地开设义善堂,收容过不少无家可归的孩童。”

金元微微惊讶,他没想到戚清淮会从这个角度介绍他,他从没讲过这些东西,师父竟然尽数知晓。

事实上,这也是戚清淮回来前向玉堂主打听的,玉振堂神秘强大,传闻富可敌国,但玉振堂真正厉害的,还是收集信息的本事。

能把各地大能拉入堂中交易,连蓝颉那般地位都老老实实配合,足以说明玉振堂的本事。

其他人听着,纷纷道贺:“恭喜承宇觅得爱徒!”

“戚公子仁义无双,金公子同是仁义之辈,你难怪能有此一段师徒缘分!”

一时间,大家看金元的目光都温和了许多。

在座都是有德有才之辈,金元腰缠万贯这些日子大家都知道了,但真正能让大家敞开心扉的,还得是人德行过关。

就凭金家愿意施粮赈灾,又收留孩童,可金家一直籍籍无名,并不显山露水,就说明人家是真心实意地在做善事。

不是借着行善赚取名声的手段。

金元被拉着入座,见大家对他从一开始的浅浅点头,到如今的热络寒暄,金元心头激动不已。

他是商户,最低贱的商户,这还是头一次有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物对他如此热络!

一个激动一下,金元一拍胸脯:“元知各位有大报复,元身无长物,只有早年经营所得的人脉和钱财,前两日元刚联系上西北一粮商,他愿意让出五万石粮给在下!”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五万石可不是小数目,尤其是在这乱世,能拥有五万石粮,还能守得住的,不用想背后也有大靠山。

可背后有人,粮就不该是粮商自己能做主的了,那粮商竟在这种时候能答应金元卖粮?

金元笑呵呵地解释:“早年那粮商因得罪权贵,全家差点就要被斩首……是我送上了黄金十万两,保下了他家老小的性命。”

戚广陵惊呆了:“你跟他交情不浅啊?十万两黄金说出就出了?”

金元摇头:“是相识,却并未深交,我愿意出钱,是因为觉得那人是个仁厚的。”

金元说还是因为共同施粮才会跟那粮商认识,后来又见那粮商多次亏钱卖粮给快要饿死的百姓,又见他帮遭受逼迫的清倌人赎身。

却因许诺过家中妻子一生一世一双人,故而不曾答应那貌美清倌人以身相许地收她入府,反倒是由家中夫人出面,给那清倌人安排了个绣娘的活路。

金元憨厚地笑:“那些都是我无意中看到的,足以说明那人品行大善,所以在知道他出事,我又恰巧与那件事的主官有两分交情,才会带着钱财上门一问。”

说是交情,其实就是给那位上过供。

知道那位主官是个认钱的,金元才会捧着钱上门,然后成功救下了粮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