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经理合上本子,眼睛里都是佩服。

“姜同志,你这计划书做得太棒了,比我以前见过的所有宴席策划都详细周到,我之前还担心你刚来没经验,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姜馥笙谦虚地笑了笑,“张经理过奖了,我也是根据咱们沟通的情况,尽我所能把计划做完善些。”

张经理连连点头,“好好好,就按你这个计划来。不过有个情况我得提前跟你说,咱们后厨虽然走了厨师长和几个出事,但还有不少老员工,脾气有点倔,到时候你安排工作的时候,他们要是有什么异议,你别往心里去。”

姜馥笙神色认真地点头,“张经理放心,我会以工作为重,好好和他们沟通,争取让大家都能齐心协力把这次酒席办好。”

“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那接下来就辛苦你开始筹备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张经理露出欣慰的笑容。

现在计划书一事已经处理好,接下来就是分工合作了,所以姜馥笙跟着张经理去认识了国营食堂的所有人。

当大家得知这个一口气一个人做了六道菜的女同志要成为他们的厨师长的时候,眼底都是震惊。

一切都和张经理说的那样,后厨有几个老员工确实不太满意让姜馥笙这一个二十出头的女人来的领导他们。

但一从张经理口中得知如果这次的酒席办砸了的话,不仅会扣工资,还会被赶出食堂,这下子大家都就没有异议了。

至少,现在是不敢有的。

张经理送姜馥笙走出食堂,笑道:“姜同志,为了能让大家称呼你,我就暂时让你当代厨师长吧,等这次酒席处理好之后,就给你转正!”

“谢谢张经理!”姜馥笙开心地点头,“我再去安排一下,然后等明天再来。”

随后,姜馥笙再次跟食堂的人交代好,然后才和萧长红离开国营食堂,前往赵美玲的家,这个时候已经是黄昏了。

半路上,行人很少,姜馥笙和萧长红有说有笑的,但就是在拐弯的时候,忽然一个人冒出来,萧长红来不及刹车,于是就撞了上去。

姜馥笙和萧长红,以及被撞到的人都摔倒在地。

所幸这这是自行车,而不是电车汽车之类的,不然早就成肉泥了。

大嫂,你没事吧……“萧长红一边揉着自己被撞疼的后腰,一边迅速站起身,小心翼翼地将姜馥笙搀扶起来。

“嘶……”姜馥笙忍不住抽气。

萧长红连忙将动作放轻柔,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大嫂,让我看看你有没有伤到哪里?刚才那一撞可不轻,你可千万别逞强。“

说着,萧长红仔细地上下打量着姜馥笙,生怕漏掉任何一处可能的伤势。

姜馥笙轻轻摇头,勉强露出一抹宽慰的笑容,“我没事了,缓过来了。倒是你,刚才为了护着我,撞得那么重,你还好吗?“

姜馥笙伸手想要查看萧长红的情况。

萧长红摆摆手,故作轻松,“我也没有大碍,就是腰稍微被磕了一下,不碍事的。“

说完,还暗地里伸手揉后腰。

“你们没事,老子有!“

一个粗哑的男声突然从身后传来,语气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怒火和不满。

忽然的一声暴怒让萧长红和姜馥笙都看过去。

当看清楚被撞的人的脸后,姜馥笙脸色,“钱卫东!”

渣男钱卫东,也就是原主的前夫。

自从上次,她和萧长河在百货商场与钱卫东闹一次矛盾后,她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真是没想到,冤家路窄,居然在这个时候遇见他。

站起来的男人,也就是钱卫东,他在看到穿着青春,样貌好看的姜馥笙后,收起怒意,满是诧异,“姜来娣?”

姜馥笙眉头紧蹙,眼中寒光一闪,语气冰冷地纠正道:“我再强调一遍,我叫姜馥笙,姜馥笙!不是什么姜来娣,请你记清楚。”

钱卫东闻言神色一怔,脸上掠过一丝显而易见的窘迫,但他迅速稳住情绪,又摆出惯有的傲慢姿态,撇嘴讥讽道:

“哟,连名字都换了?怎么,嫌以前那个太土气,配不上你现在这身穷酸打扮了是不是?”他故意拖长了语调,话语间充满了挑衅与不屑。

萧长红见状立刻跨步上前,毅然挡在姜馥笙身前,双目怒视钱卫东,厉声斥责:

“你给我放尊重些!我大嫂现在是国营食堂的代厨师长,马上就要转正了!她有的是真本事,才不是你嘴里说的什么穷酸样!”

钱卫东先是一愣,随即像是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样,放声大笑起来。

“代厨师长?转正后就是厨师长?就她?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人当厨师长?骗谁呢!别是靠着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爬上这个位置的吧!”

姜馥笙被这恶意揣测气得脸色发白,刚要开口反驳,萧长红已经按捺不住怒火,一个箭步冲上前,猛地揪住了钱卫东的衣领。

“你再满嘴胡喷试试!我大嫂的手艺,整个食堂没人不竖大拇指!你这种靠家里整天混吃混喝的废物,有什么资格在这儿指手画脚!”

钱卫东被拽得脚步踉跄,却仍旧嘴硬挣扎,高声叫嚷:“怎么?被戳到痛处就急眼了?姜来娣,我还以为你多厉害呢!离了我钱卫东,你什么都不是!”

姜馥笙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怒意,上前轻轻拉开萧长红,目光如冰,直直射向钱卫东,

“钱卫东,别以为谁都像你,一辈子只能靠家里铺路。我姜馥笙走到今天,靠的是实打实的本事,你要是不服,随时欢迎来比试,咱们真刀真枪比试比试。”

她清楚地记得,钱卫东确实学过厨艺,而且还是专门拜师刻苦练过的。只因当年钱家尚未因原主的机缘发迹时,全家只是个小养殖户,仅养了两头猪,连再买猪崽的钱都凑不出。每次母猪下崽,他们就靠卖小猪勉强维持生计,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之所以不愿回乡种地,纯粹是因为钱家人生性懒惰,有时甚至连喂猪都嫌麻烦。

后来钱卫东他爹眼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把儿子送去跟师傅学厨。早些年,钱卫东也就是去有钱人家帮厨打杂,炒几个小菜混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