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统一了战国 > 第12章 郢都迷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了屈丐这个熟悉路径与世情的向导,前往郢都的路途顺畅了许多。他们依旧避开主要城邑,但不再像无头苍蝇般在荒野乱撞。屈丐虽家道中落,毕竟出身贵族,对楚国的山川地理、关卡哨所以及各地封君的势力范围了如指掌,总能找到最安全快捷的路线。

十日后,一座宏伟巨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地平线上。郢都,楚国的心脏,城墙高耸,依山傍水,气势磅礴,远非雒邑那破败的王城可比。还未靠近,便能感受到一股混杂着繁华、喧嚣与湿热的独特气息。

“陛下,前方便是郢都了。”屈丐指着远处,语气复杂,既有归家的些许激动,更有大仇未报的沉重,“我们需谨慎入城。子兰耳目众多,盘查甚严。”

在屈丐的安排下,众人分散开来。姬延、苏厉、阿耕以及两名锐士,扮作投亲的士子与仆从,由屈丐引领。其余锐士则带着病情稍愈但依旧虚弱的老博士,混入商队,约定在城内指定地点汇合。

城门口的盘查果然严密,士卒对带有中原口音者格外注意。幸得屈丐上前,操着流利的楚语,声称姬延等人是其远房表亲,来自“申”地(原楚国故地,现被秦国占据,流民众多,口音混杂),前来投靠,又暗中塞了些钱财,这才有惊无险地入了城。

郢都之内,街市繁华,人烟稠密。店铺林立,贩夫走卒叫卖声不绝,身着绮罗的贵族乘车招摇过市,亦有佩剑的游侠昂首阔步。与秩序井然、略显压抑的秦地,以及衰败萧条的雒邑相比,郢都充满了一种混乱而蓬勃的活力。

然而,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姬延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安。市井流言中,时常能听到对令尹子兰的不满,对秦国咄咄逼人的忧虑,以及对楚怀王昏聩的隐晦批评。

屈丐并未直接带他们去昭滑的府邸,而是先来到城南一处相对僻静的里坊,敲开了一户普通宅院的门。开门者是一名精悍的短衣汉子,见到屈丐,先是一惊,随即大喜,连忙将众人迎入。

“这位是昭滑大司马府上的卫士长,昭岩,是我的生死之交。”屈丐介绍道。昭岩目光锐利地扫过姬延等人,尤其在阿耕那不同于常人的沉稳气质上停留一瞬,然后对屈丐沉声道:“屈兄,你能活着回来太好了!大司马已知晓你父冤情,也十分震怒,但……子兰势大,大王又偏信于他,大司马目前也只能隐忍。”

屈丐悲愤道:“难道就任由国贼横行,国土沦丧吗?”

昭岩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大司马自有谋划,只是时机未到。”他看向姬延,“这几位是?”

屈丐郑重道:“这几位是中原来的义士,于我有救命之恩。这位姬先生,乃……乃身负抗秦大志的贤才,有要事需面见大司马。”

昭岩再次仔细打量姬延,见其虽风尘仆仆,但气度沉静,目光深邃,绝非常人,便点了点头:“既是屈兄信得过的人,又志在抗秦,我可代为引荐。但大司马府外必有子兰眼线,需小心行事。今夜子时,我会安排马车在后门接应,请诸位在此耐心等候。”

是夜,子时。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普通马车悄无声息地停在宅院后门。姬延只带了苏厉和阿耕,在昭岩的接应下登上马车,车厢密闭,一路无话,在郢都错综复杂的街巷中穿行良久,方才停下。

下车处,是一处幽静的庭院,并非昭滑那气派的正府,而是一处别业。书房内,烛火通明,一位年约五旬、身着常服、面容刚毅、目光如电的老者正跪坐案前,正是楚国大司马,昭滑。

“屈丐见过大司马!”屈丐见到昭滑,激动地便要下拜。

昭滑抬手虚扶,目光却落在姬延身上,声音沉稳有力:“屈侄受苦了。这位,想必就是近日传闻中,那位敢于在雒邑殿前斥责秦使的周天子吧?”

他竟一口道破了姬延的身份!

姬延心中微凛,但面上不动声色,坦然拱手:“寡人姬延,见过大司马。大司马消息灵通,寡人佩服。”

昭滑哈哈一笑,笑声中却并无多少暖意:“天子驾临郢都,乃楚国荣幸。只是,如今郢都风云际会,天子此行,恐怕不易。”他示意众人坐下,目光锐利如刀,“不知天子冒险前来,所谓何事?”

姬延知道与昭滑这等人物交谈,无需拐弯抹角,直接道明来意:“为合纵抗秦而来。秦乃虎狼之国,志在吞并天下,绝非割地纳贡所能满足。楚与秦接壤数千余里,首当其冲。今日割房陵、上庸,明日便可索黔中、巫郡!长此以往,楚国危矣!寡人欲联合山东列国,共抗暴秦,特来寻求大司马与楚国的支持。”

昭滑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案几,不置可否:“天子雄心,令人敬佩。然,合纵之议,谈何容易?昔日苏秦身佩六国相印,最终如何?列国各怀私心,难成大事。且我楚国……”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与讥讽,“大王深信子兰,而子兰与秦使张仪过从甚密,屡言‘事秦则安,抗秦则危’。朝中大臣,亦多畏秦如虎,或贪图秦人贿赂者。纵是本司马,如今在朝堂之上,也是孤掌难鸣。”

“正因如此,寡人才亲至郢都!”姬延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寡人深知合纵之难,在于人心不齐,利害不同。但秦之野心,昭然若揭!今日不合力抗之,待其逐一击破,悔之晚矣!楚乃万乘之国,带甲百万,沃野千里,岂能甘为秦之附庸?大司马乃楚国柱石,军中威望素着,难道就甘心坐视国势日衰,奸佞当道?”

他语气激昂,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与紧迫感:“寡人并非空言合纵。若楚国愿为首倡,寡人愿以周天子之名,号召天下,共尊楚为纵约长!届时,楚可借合纵之势,整合山东之力,北可拒秦,西可图中原,重现庄王霸业!此乃千秋功业,岂是子兰区区贿赂可比?”

昭滑眼中精光一闪,显然被“纵约长”和“庄王霸业”打动了。他沉默片刻,缓缓道:“天子之言,确实动人。然,空口无凭。如今朝局,子兰一手遮天。若要推动合纵,必先……扳倒子兰!”

“寡人愿助大司马一臂之力!”姬延立刻表态,“屈大夫冤案,便是子兰卖国、构陷忠良的铁证!若能搜集更多证据,联合朝中反对势力,未必不能成事!”

昭滑看着姬延,目光深邃,似乎在权衡利弊。书房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良久,昭滑才缓缓开口,语气变得凝重:“天子可知,张仪此刻,亦在郢都?”

姬延与苏厉心中同时一震!张仪竟然也来了!

“他来得,比天子更早。”昭滑沉声道,“近日,他频繁出入令尹府,与子兰密谈。更有传言,他带来了秦王的重礼和承诺,欲与楚国缔结盟约,共分……某些利益。”他没有明言,但意思不言而喻。

压力骤增!张仪亲自坐镇楚国,显然是要将姬延的合纵之谋扼杀在摇篮之中!

“不仅如此。”昭滑继续投下重磅消息,“据我所知,张仪似乎已隐约察觉到天子可能入楚,正在暗中排查。昨日,他还向大王进言,说可能有中原奸细混入郢都,意图不轨,建议全城大索。虽被大王以恐扰民为由暂压,但其意已明。”

情况瞬间变得无比凶险!姬延等人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不仅要争取昭滑的支持,还要在张仪布下的天罗地网中隐藏自身!

“所以,天子,”昭滑身体前倾,压低声音,带着一丝试探,“若要合作,须有万全之策,雷霆手段。不知天子……除了言辞与天子名分,还有何凭恃?”

他看着姬延,眼神锐利,仿佛要穿透他的内心。这是在询问姬延的底牌,也是在评估这场政治冒险的价值与风险。

姬延迎着他的目光,心知若不能展现出足够的实力与决心,根本无法赢得这位老练政客的真正支持。他脑中飞速运转,雒邑的八百士卒、苏厉的察事司、程邈的墨家关系……这些,在强大的楚国和老谋深算的张仪面前,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

他必须拿出更有力的东西。

就在姬延沉吟,准备抛出一些关于未来局势的分析和承诺时,书房外突然传来昭岩急促的声音:“大司马!不好了!我们这处别业外围,发现不明身份之人窥探!似乎……似乎已被盯上!”

众人脸色骤变!

张仪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