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我统一了战国 > 第22章 齐士淳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彻骨的寒冷与锥心的疼痛将姬延从昏迷中拉扯出来。他猛地睁开眼,映入眼帘的不是浑浊的江水和天空,而是微微晃动的车顶棚布,身下是柔软干燥的褥子,左肩的箭伤处传来清凉之感,已被妥善包扎。

他没死?

他挣扎着想坐起,却牵动了伤口,一阵剧痛让他闷哼出声。

“阁下伤势不轻,还需静养。”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姬延侧头,只见一名身着青色齐国深衣、头戴儒巾、面容儒雅、目光清澈的中年士子正跪坐在旁,手中还拿着一卷竹简。

“是先生救了寡……救了在下?”姬延声音沙哑,保持着警惕。他注意到自己那身湿衣已被换下,如今穿的是一套干净的粗布衣物。

“举手之劳。”那士子微微一笑,放下竹简,“在下淳于髡,齐国人氏,游学归国,恰巧路过。见阁下昏迷岸边,身负箭伤,岂能见死不救?”他语气平和,目光却似有深意地扫过姬延包扎好的肩头,“看阁下伤势,非是寻常盗匪所能为,倒像是……军中之物。”

姬延心中凛然,此人观察入微,绝非普通士子。淳于髡?这个名字他似乎有些印象,似是齐国一位以机智善辩、不治而议论闻名的学者。

“在下姬……姬平,洛阳士子,途中遭遇水匪,侥幸逃脱,多谢先生救命之恩。”姬延沿用之前的化名,含糊其辞。

“姬姓?倒是国姓。”淳于髡笑容不变,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并未深究,“姬先生气度不凡,遇险不乱,想必非池中之物。只是不知先生欲往何处?或许在下可送先生一程。”

姬延心念电转,此人救了自己,是巧合还是有意?他提及“国姓”,是试探还是无心?眼下自己重伤在身,孤身一人,前往稷下镇与苏厉他们会合困难重重,或许……

“不瞒先生,在下欲往临淄,寻访故友,并……瞻仰稷下学宫之盛况。”姬延决定透露部分实情,以观其反应。

“临淄?稷下?”淳于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笑意更深,“巧了,在下正是要回临淄。若先生不弃,可与我等同行。车上尚有伤药,亦可为先生沿途诊治。”

这未免太过巧合!姬延心中疑窦丛生,但面上不动声色,拱手道:“如此,便叨扰先生了。”

马车辘辘前行,车内一时沉默。淳于髡不再多问,只是偶尔查看一下姬延的伤势,递上清水和食物,其余时间大多在闭目养神或翻阅竹简,一派云淡风轻。

姬延靠在车壁上,一边默默运功调息,压制伤势,一边仔细观察。这辆马车外表朴素,内里布置却颇为雅致舒适,拉车的马匹神骏,跟随的几名护卫虽看似寻常,但步履沉稳,眼神锐利,绝非普通家仆。这淳于髡,身份绝不简单。

行了大半日,天色渐晚,马车在一处驿亭停下歇息。趁着淳于髡下车安排食宿的间隙,姬延强忍伤痛,悄悄撩开车帘一角向外望去。只见驿亭外除了他们这队人马,并无其他行人,远处山峦起伏,已是齐地风貌。

“先生在看什么?”淳于髡的声音突然在车外响起,吓了姬延一跳。

姬延放下车帘,平静道:“没什么,只是看看齐地风物,果然与中原不同。”

淳于髡登上马车,递给他一块温热的黍饼,似笑非笑:“齐地近海,多渔盐之利,民风开放,士子好议论,与周礼旧地自是不同。尤其是临淄,百家争鸣,纵然是周天子驾临,亦不足为奇。”

周天子!他果然知道了!

姬延心中巨震,面上却竭力保持镇定,接过黍饼,淡淡道:“先生何出此言?”

淳于髡盘膝坐下,目光灼灼地看着姬延:“穆陵关前,那‘不小心’落入秦使手中的绢帛,内容可是石破天惊啊。张仪承诺助子兰取楚王而代之……此等秘辛,若非亲身经历,如何能得知?加之阁下身受官弩之伤,气度非凡,又姓姬……在下虽愚钝,也能猜出几分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玩味:“只是没想到,搅动楚国风云,令张仪如此大动干戈的周天子,竟是这般……年轻。”

身份被彻底点破,姬延反而冷静下来。他直视淳于髡:“先生既知寡人身份,意欲何为?是将寡人缚送秦国,还是送往齐王驾前请功?”

淳于髡哈哈大笑:“陛下把淳于髡看作何等人了?我若欲对陛下不利,何须救你?任你在江边自生自灭,或者直接将你交给后面追来的秦人,岂不更省事?”

他收敛笑容,正色道:“髡虽不才,亦知‘义’字为何物。秦乃虎狼,张仪狡诈,天下皆知。陛下能力抗暴秦,无论成败,其行可敬。髡救陛下,非为功名利禄,乃是为我齐国,保留一分对抗强秦的元气,亦是……为这天下,存一缕希望之光。”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目光坦诚,不似作伪。

姬延沉默片刻,缓缓道:“先生高义,寡人感佩。只是,先生不怕引火烧身吗?张仪绝不会善罢甘休。”

“这里是齐国,不是楚国。”淳于髡傲然道,“张仪手再长,想在临淄肆意妄为,也没那么容易。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看着姬延,“陛下既然到了齐国,难道不想见见齐王?不想在这稷下学宫,与天下英才,论一论这合纵连横之道?”

姬延心中一动,看来这淳于髡在齐国地位不低,似乎有意引荐自己?

“寡人确有此意。只是不知齐王……”

“大王那边,自有髡去周旋。”淳于髡打断他,语气笃定,“当务之急,是陛下需好生养伤。待到了临淄,髡自有安排。”

接下来的路程,有淳于髡的庇护,顺畅了许多。他显然在齐国颇有能量,沿途关卡见到他的车驾,几乎不做盘查便放行。姬延的伤势在他的精心照料下,也日渐好转。

数日后,一座远比郢都更加宏大、繁华的巨城出现在地平线上。临淄到了!城墙高阔,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开放、富庶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

淳于髡并未直接带姬延入宫,而是将他安置在城南一处清幽雅致的别院,吩咐仆人好生伺候,便匆匆离去,言称需先行入宫禀报。

姬延站在别院阁楼上,望着这座陌生的雄城,心中百感交集。历经九死一生,他终于踏上了齐国的土地。然而,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齐王田地(齐湣王)会如何对待自己?稷下学宫的士子们又会如何看待自己这个“落难”天子?张仪的阴影,是否也已笼罩至此?

他摸了摸怀中那份苏厉手中的抄本副本(他自己也留了一份),目光渐渐坚定。

无论如何,他已站在了新的棋盘之上。而这一次,他必须赢!

与此同时,在临淄城内另一处奢华府邸中,一名黑衣人正恭敬地向一位身着华服、面容精明的齐国大臣禀报。

“大人,确认了。淳于髡从边境带回一人,身份疑似……周天子姬延。现安置于城南别院。”

那齐国大臣,正是如今齐王面前的红人,大夫公玉丹。他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轻轻摇晃着手中的玉杯。

“周天子……呵呵,果然来了。淳于髡这个老狐狸,动作倒快。”他沉吟片刻,吩咐道,“立刻将消息……‘无意中’透露给秦使馆的人。另外,备车,本官要即刻入宫,面见大王!”

一场新的风暴,开始在临淄城上空悄然汇聚。而刚刚抵达的姬延,尚未完全意识到,他踏入的,不仅是齐国的国都,更是一个各方势力角逐、比楚国更加复杂的权力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