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疑难杂案 > 第4章 暗流涌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兵部衙署位于京城的一角,这里远离繁华的商业区和喧闹的居民区,周围一片静谧,只有偶尔路过的行人匆匆的脚步声。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地方,却隐藏着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氛围。

进入兵部衙署深处,这种感觉愈发明显。即使是在白天,阳光也难以穿透这里的重重阴影,使得整个区域都显得阴森而压抑。而那第三盏血灯笼,就像是这片黑暗中的一点诡异的红色,孤零零地悬挂在兵部武库司的廊下。

随着穿堂风的吹拂,血灯笼轻轻摇晃,它所泼洒下的红光,在周围林立的兵器架上跳跃着,仿佛这些冰冷的兵器都被染上了一层未干的血釉。这场景让人毛骨悚然,仿佛能听到兵器们在低低地哭泣。

死者是兵部左侍郎周维,一个以严苛和强硬而闻名的武将出身官员。他的死亡地点并非在他那隐秘的书房或卧房,而是在他平日处理军务的大堂侧厅。这样的死法,似乎是一种公然的羞辱,仿佛凶手在嘲笑他的权威和地位。

周维的死状极其凄惨。他被自己的佩剑——一柄御赐的玄铁重剑——贯穿了胸膛,那柄剑深深地嵌入了悬挂大周疆域图的墙壁中,仿佛要将他永远地钉在那里。从剑刃入壁的深度可以看出,行凶者的臂力异常惊人,绝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周维的双眼圆瞪着,脸上凝固着惊怒与难以置信的表情,仿佛他在临死前看到了什么令他极度震惊的事情。他的右手紧握成拳,垂在身侧,似乎想要抓住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能抓住。

沈默一到现场,他的目光就像被磁石吸引一样,牢牢地落在那柄剑上。那是一柄普通的长剑,剑身闪烁着寒光,剑柄处缠绕着红色的布条,看起来有些陈旧。

“左手。”沈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是从地底下传来的一般。

正在检查血灯笼的崔鹏听到沈默的话,猛地回过头来,一脸疑惑地问道:“什么?”

沈默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继续说道:“看剑身的角度和刺入点。”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虚比了一个手势,“这一剑力道刚猛,直贯心肺,但角度略微偏右下方。如果是惯用右手的人发力,角度绝对不会这样。所以,我推断行凶者是个左撇子,或者,至少他刻意伪装成了左撇子。”

崔鹏听了沈默的分析,眼中闪过一丝激赏。他快步走到尸体前,小心翼翼地掰开周维紧握的右手。果然,在周维的掌心里,躺着一块约莫指甲盖大小的深青色布料。这块布料质地坚韧,摸起来有些粗糙,边缘还织有特殊的金线云纹。

“这是宫中侍卫的服饰料子。”崔鹏的眉头瞬间锁紧,他的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被别人听到,“而且是……内廷当值侍卫的夏季常服特有的织锦纹样。”

气氛骤然凝固。兵部侍郎,被自己的剑钉死,现场留下宫内侍卫的衣料。这已不仅仅是谋杀,其背后隐含的指向,令人不寒而栗。

“搜查整个侧厅和相邻院落,寻找任何可疑痕迹,特别是左利手者可能留下的!”沈默迅速下令,刑部衙役们立刻行动起来。

崔鹏则退开几步,招来一名心腹侍卫,低声急促吩咐:“立刻去查,昨夜宫内侍卫各班次的记档,有无异常调动或告假,特别是左利手之人,暗中查访,绝不可惊动任何人!”侍卫领命,悄无声息地离去。

两人在压抑的沉默中继续勘查着现场,沈默仔细地测量着脚印的大小、深度和形状,观察着周围灰尘的分布情况;而崔鹏则更专注于寻找现场是否有特殊的标记或者被忽略的细节。

偶尔,两人会抬起头来,视线交汇的瞬间,他们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三名死者,”沈默终于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在临时搬来的一块木板上画着关系图,“工部的李焕之、礼部的张洵,还有兵部的周维。这三个人,十年前都深度参与了江南赈灾银案。”

他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从死亡顺序来看,似乎并没有官职高低的规律。”

崔鹏点了点头,接口道:“但是,他们的死亡方式却在不断变化。”他伸出手指,点着木板上的名字,“先是毒杀,然后是内息断绝,现在则是公开处刑式的搏杀。凶手的手段在升级,或者说,他在变得越来越……不耐烦?或者自信?”

沈默沉思片刻,说道:“血灯笼和与‘金仙’相关的物品是这几起案件的共同点。”他在木板上写下“铜钱”、“雕像碎片”等字样,“看起来,凶手似乎是在完成某种仪式,或者是在标记他的进度。”

“十二金仙,已有三人……”崔鹏喃喃自语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恐惧和不安,仿佛这三个字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椎迅速爬升,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时间悄然流逝,勘查工作一直持续到午后,但除了之前的发现外,再没有更多有价值的线索。当沈默和崔鹏离开兵部时,夕阳已经西斜,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天的疲惫与沉重。

在沉默中走了一段路后,崔鹏突然开口问道:“宫中衣料一事,沈大人打算如何上报呢?”他的声音有些低沉,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沈默的脚步并未停下,他平静地回答道:“如实记录即可。不过,我会在报告中注明,不能排除凶手故意栽赃的可能性。”

崔鹏听后,似乎松了一口气,但又像是早已料到沈默会如此回答一般,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崔鹏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说道:“刑部那边,压力应该不小吧?”

沈默嘴角微微上扬,反问道:“皇城司难道就没有压力吗?”

崔鹏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沈默的问题。两人继续走着,谁也没有再说话,只有脚步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

当他们走到一条巷口时,崔鹏突然停下脚步,叫住了沈默。沈默转过身,看着崔鹏,只见他一脸严肃地说道:“小心点,沈默。这案子水太深,暗流涌动,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吞噬。”

沈默看着崔鹏,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他点了点头,说道:“崔大人也是,多加小心。”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都被黑暗笼罩,而在皇城司的一处僻静廨房中,一场关于这个案件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崔鹏单膝跪地,面前站着的是一位身着蟒袍、面容隐在阴影中的中年男子——皇城司指挥使陆炳。

陆炳身材高大,蟒袍在他身上显得格外威严,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压迫感,仿佛每一个字都有千钧之重:“你与那刑部主事走得太近了,崔鹏。”

崔鹏的头低得更低了,他不敢直视陆炳的眼睛,轻声说道:“属下不敢。沈默能力出众,与其合作能更快推进调查。”

“能力?”陆炳冷笑一声,“有时候知道得太多,死得最快。这案子牵扯到什么地步,你心里应该有数。陛下虽未明言,但宫内之事,必须控制在宫内。找到凶手,处理干净,不要节外生枝。那个沈默……必要时,让他知难而退,或者……”

陆炳的话没有说完,但其中的寒意却清晰无比,崔鹏的身体不禁微微颤抖了一下。

“属下明白。”崔鹏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明白就好。”陆炳面无表情地说道,他的声音冰冷而严肃,仿佛没有一丝感情波动,“记住你的身份,也记住……你是因为什么才被允许活到现在,戴上这皇城司的腰牌的。”

说完,陆炳挥了挥手,示意崔鹏可以离开了。崔鹏如蒙大赦般,连忙躬身施礼,然后转身快步走出了廨房。

当他踏出房门的那一刻,一股寒意扑面而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这不仅是因为夜晚的寒冷,更是因为陆炳那让人不寒而栗的话语。

崔鹏走在冰冷的宫墙夹道上,月光如水般洒在他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显得孤独而沉重。他的脚步有些踉跄,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走着走着,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枚刻着“清正”二字的玉佩。这是他的父亲留给他的遗物,也是他一直以来坚守的信念。然而,此时此刻,这枚玉佩却让他感到有些讽刺。

他想起了沈默那双清冽而固执的眼睛,那双眼睛总是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心。崔鹏不禁想知道,沈默到底是真的只想查案,还是……另有所图呢?

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向刑部的方向,心中暗自叹息。沈默啊沈默,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而此时的沈默,正在刑部档案库的灯下,埋头苦干。他的面前堆满了厚厚的卷宗,他正仔细地比对三起案子的所有细节,试图找出那根能将所有珠子串起来的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沈默完全沉浸在工作中,对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浑然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