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仕途不靠婚 > 第145章 茶香暂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清姿早上煎腊肉时,发现灶台上多了个压得平整的信封。油纸包着的腌菜饼还温着,周聿常用的那个帆布包搭在院中的竹椅上,拉链敞着,露出半截叠好的衬衫——不是他在云岭穿的粗布工装,是件挺括的深灰色西装。

“醒了?”周聿从合作社办公楼走出来,手里攥着本厚厚的台账,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有些乱,“刚接到省城的电话,外交部有个紧急会议,下午就得赶回去。”他把台账往石桌上一放,翻开的那页记着密密麻麻的字迹,“这是茶旅项目的后续对接清单,我都标好了。”

沈清姿手里的锅铲顿了顿,油星子溅在灶台上,她慌忙用抹布擦掉:“这么急?早饭还没好,先吃点垫垫。”她转身往厨房走,背影比平时挺得更直,却没敢回头看他。

“我记着了。”周聿跟进来,帮她把煎好的腊肉盛进盘子,“博主那边的照片我已经催过,他们承诺三天内发初稿,我把你的微信推给他们了,有修改意见直接沟通就行。还有张大爷家的樱桃树,我联系了镇上的农技员,下周会来帮着搭支架。”

沈清姿没说话,往他碗里夹了块腊肉。周聿咬了一口,忽然笑了:“比李婶做的咸一点,不过更对我胃口。”他放下筷子,从口袋里摸出个新的便签本,“这是我列的紧急联系人,省城那边的资源对接人电话都在里面,有机茶认证的后续流程,他们会帮着跟进。”

“我又不是小孩子。”沈清姿接过便签本,指尖碰到他的,才发现他的指腹比刚来的时候糙了不少,是搬茶苗、修篱笆磨出来的。她低头翻着便签,忽然看见最后一页写着“记得按时吃饭,别等项目忙到半夜”,字迹比其他条目轻了些。

饭后周聿在收拾东西,沈清姿悄悄回了房间,从衣柜顶上翻出个布包。里面是她攒了半个月的明前茶,用宣纸包着,还放了两包晒干的樱花——是上次在樱林捡的,她特意烘干了,想着能给省城的他添点云岭的味道。

“在藏什么?”周聿忽然站在门口,看着她把布包往身后藏。沈清姿脸一红,把布包递过去:“给你的,泡茶喝。樱花别放太多,会有点甜。”

周聿接过布包,指尖捏着宣纸的边角,忽然想起第一次来云岭时,他递过一份厚厚的茶旅项目方案,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强势。如今他接过这包轻飘飘的茶叶,却觉得比任何文件都沉甸甸的。“我记着了,”他把布包放进帆布包最上层,“等会议结束,我尽快回来。”

老乡们听说他要走,都往合作社赶。李婶拎着个保温桶,里面是刚炖好的鸡汤:“路上喝,补身子。清姿这孩子不会照顾人,你不在,她肯定又凑活吃饭。”张大爷揣着个小陶罐,塞到他手里:“新炒的茶,比清姿给你的更耐泡,办公累了就沏一杯。”

周聿一一接过来,弯腰给张大爷鞠了一躬:“麻烦您多照看清姿,还有茶园的那些茶苗。”张大爷摆了摆手:“都是一家人,别说这话。你放心,有我们在。”

送周聿去村口的路上,两人没说太多话。晨雾还没散,茶苗上的露水沾湿了裤脚,像极了他们刚认识时的那天。走到村口,周聿忽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摸出个东西,递到她面前——是个小小的竹制书签,上面刻着株茶苗,还有个“周”字。

“上次帮王奶奶编竹篮时做的,”他有点不好意思,“刻得不好,别嫌弃。”竹片被打磨得很光滑,显然是用砂纸磨了很多遍。

沈清姿接过书签,指尖摸着刻痕,忽然抬头看他:“路上小心,会议别太急着赶进度。”

周聿点头,转身要上车,忽然又回头,快步走到她面前,轻轻抱了抱她:“等我回来,咱们一起跟平台签合同。”他的怀抱很轻,像怕碰碎什么似的,刚碰到就松开了。

车子开远后,沈清姿还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那个竹书签。风卷着茶苗的清香吹过来,她忽然看见车窗外周聿举着手机,对着她挥了挥手——屏幕上是她上次帮他拍的茶园照片,设成了壁纸。

回到合作社,沈清姿走进周聿之前住的房间。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桌上的台账放得端正,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上面,刚好照亮“云岭茶旅项目”那几个字。她拿起桌上的竹扫帚,学着他的样子扫起落叶,动作渐渐熟练。

手机忽然响了,是周聿发来的消息:“博主的初稿发过来了,我转发给你了。照片里的樱花开得很好,像你那天戴发夹的样子。”

沈清姿点开照片,樱林的星星还在,茶苗绿得发亮。她笑着回复:“等你回来,樱花开得更艳。”

风穿过茶园,带着新苗的清香。沈清姿知道,这次的离别不是结束,而是他们故事的新开始——就像云岭的茶,经过短暂的沉淀,会熬出更醇厚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