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我的仕途不靠婚 > 第40章 巴黎的棋局与深夜的邮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章 巴黎的棋局与深夜的邮件

就在沈清姿在青石镇的茶园里,为茶叶包装细节和老乡反复沟通时。

远在万里之外的巴黎,周聿的生活,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驻法国大使馆的工作,比他预想的更复杂,也更考验智慧。

科技合作谈判桌上,他要和法方代表争尖端技术的共享权限 —— 对方攥着知识产权条款不肯松口,他就得搬出中欧科技合作框架,一句句拆解利弊,既要守住国家利益,又不能让谈判陷入僵局。

人文交流活动上,他要在凡尔赛宫的文化展里,向法国民众介绍景德镇瓷器的工艺,既要讲清 “釉下彩” 的技术精妙,又要化解 “东方文化难懂” 的偏见,得用他们能听懂的 “艺术语言”,把瓷器里的山水,说成 “和莫奈画里的光影一样,都是自然的诗意”。

他每日穿梭在各种场合。

上午是西装革履的双边会议,对着投影屏上的数据图表,冷静地阐述观点;

下午是卢浮宫旁的文化沙龙,端着香槟,和法国文化部长聊印象派与宋词的共通之处;

晚上是高端酒会,在水晶灯下与企业家周旋,为中资企业在法发展铺路。

他的举止一如既往地优雅从容,握手时的力度、微笑的弧度,都恰到好处;谈判时的话术,既温和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底线,手腕愈发老练精准。

他住在使馆安排的公寓里,在巴黎十六区 —— 这里是当地的富人区,街道整洁,梧桐叶在阳光下投下细碎的影子。

公寓装修典雅,客厅挂着印象派风格的仿制油画,沙发是质感柔软的真皮,推开落地窗,就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尖顶,傍晚时分,铁塔还会亮起闪烁的灯光,像撒了一把碎钻。

这里的生活精致、优渥,完全符合他的身份和阶层。

可每次回到公寓,关上门,空气里总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空洞感。

餐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却只有他一个人用;沙发很大,却没人和他一起看新闻;夜里煮好的咖啡,凉了也没人帮他添新的。

他试图用工作填满所有时间。

有时候故意把会议安排到晚上,故意留在使馆加班处理文件,可当办公室只剩下他一个人,打印机停止工作的瞬间,寂静就会裹着那个身影,闯进来 —— 沈清姿离开那天,背对着他,手里攥着行李箱拉杆,脚步没有丝毫犹豫;还有那份被她拍在茶几上的离婚协议,签名处的字迹,力透纸背,带着和他决裂的决绝。

尤其是在需要携伴出席的场合。

他独自一人站在人群里,看着周围的夫妇们成双成对,男士帮女士托着裙摆,女士轻声和男士说着话,眼神里的默契藏都藏不住。

这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滞涩感会悄然浮现,像喉咙里卡了细小的鱼刺,不疼,却格外别扭。

他会想起以前,沈清姿也陪他参加过几次活动。

她不像其他女士那样,会刻意说些奉承的话,却会在他应酬到口干时,悄悄递一杯温水;会在他聊起工作时,安静地听着,眼神里没有敷衍,只有认真。

那时候他没觉得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那份安静的陪伴,有多难得。

他开始真正反思。

想起两人最后一次争吵,沈清姿红着眼眶,声音带着颤抖:“周聿,你从来只用逻辑衡量一切!你觉得对我好的,就强加给我,你问过我想要什么吗?”

他以前觉得,她是在闹脾气,是不懂他的 “周全”。

可现在,在巴黎的深夜里,他第一次怀疑:自己那套基于效率、最优解的处事哲学,是不是真的有致命的盲区?

他动用关系压下举报信,是怕那些捕风捉影的话影响她的前途,是想 “保护” 她,可为什么会让她那么愤怒,甚至不惜和他离婚?

他一直以为自己把一切都规划得很好,却没料到,人心不是数据,不是靠逻辑就能算清的。

他没断过她的消息。

通过秦浩 —— 沈清姿的大学同学,也是他为数不多能说上话的朋友;也通过一些不便言明的渠道,比如让助理偶尔关注青石镇的新闻。

他知道她刚去的时候,住的宿舍漏风,知道她走山路摔破了手,知道她为了茶叶销路,跑了好几家电商平台;也知道她后来搞成了品质标准,茶叶卖上了好价钱,老乡们都愿意跟着她干。

秦浩给过他一张照片。

照片里,沈清姿站在茶园里,穿着浅灰色的运动服,戴着草编的草帽,额头上沾着细密的汗。

她正和一位老奶奶说话,手里拿着笔记本,嘴角扬着笑 —— 那是他从未见过的笑容,不是在应酬时的礼貌微笑,也不是以前偶尔露出的、带着点疏离的浅笑,而是充满生命力的、像山间阳光一样灿烂的笑。

她的眼神明亮又坚定,身后是连绵的青山和绿油油的茶树,整个人都透着一股鲜活的劲儿。

那样的她,很陌生,却…… 很耀眼。

他身边也有不少女士。

有使馆同事的夫人,穿着高定礼服,说话轻声细语,举手投足都透着精致;有合作企业的代表,干练优雅,聊起业务头头是道,却总带着点刻意的疏离。

她们都很好,都符合 “周先生身边该有的女士” 的标准,却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精致得没有烟火气。

和她们比起来,那个在青石镇的泥泞里走山路、为了茶叶包装和厂家讨价还价、眼神里带着野草般韧劲的沈清姿,显得如此真实,如此鲜活,像一颗埋在土里却能冒出芽的种子,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里慢慢弥漫开来。

有失落 —— 他从未想过,那个在他身边时,看起来总是很安静的沈清姿,离开他之后,能活得这么精彩;

有不解 —— 他到现在还没完全明白,他们之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好好的婚姻,会走到这一步;

或许,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情绪 —— 是欣赏,也是悔意。

欣赏她的坚韧和勇气,悔意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听她说话,没有试着理解她的想法。

巴黎的一个深夜,他刚处理完一份紧急的科技合作文件。

窗外的街道已经陷入沉睡,只有路灯还亮着,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他坐在书房里,面前的电脑屏幕亮着,打开了加密邮箱。

光标在空白的编辑框里闪烁了很久。

他想写:“在青石镇住得还习惯吗?宿舍的窗户有没有修好?”

想写:“茶叶项目进展怎么样?有没有遇到新的问题?”

甚至想写:“当初举报信的事,我处理得不好,对不起。”

可这些话在心里翻涌了一圈,落在键盘上,却怎么也敲不出来。

他习惯了冷静,习惯了克制,习惯了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核心的意思,那些带着情绪的、柔软的话,他说不出口。

最终,他只敲了一行字。

没有称呼,没有落款,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有简单的七个字:

「青石云雾茶,口感尚可。」

点击发送的瞬间,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然后闭上眼,靠在椅背上。

脸上掠过一丝极淡的疲惫,还有一点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茫然。

他处理过那么多复杂的国际关系,在谈判桌上游刃有余,能把最难缠的对手说得让步;可面对那段已经离散的婚姻,面对那个在千里之外的山区里活得越来越精彩的沈清姿,他却像一个初学者,连第一步该怎么走,都不知道。

这局关于人心的棋,他好像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