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向光而生,向尘而安 > 第81章 意外的重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晌午的日头明晃晃地照着,却没什么暖意。连日的大雪虽停,积雪仍厚厚地覆盖着屋檐、树梢和路面。

向志学提着两瓶汾酒和一包桃酥,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乡镇中学的教职工家属区。这里的红砖平房比城里的筒子楼更显破旧,每户门前都堆着高高的雪堆,屋檐下挂着一排排冰凌。

陈泽家住在家属区最里头,窗台上摆着几盆用红纸扎的假花,形似月季,在积雪映衬下红得格外扎眼。

门开了,陈泽还是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涤卡中山装,领口磨出了毛边。见到向志学,他脸上露出果然来了的温和笑意:向同志?这么大的雪,你还特意跑一趟?快请进。

屋里烧着煤炉子,比外头暖和许多,水泥地拖得发亮。靠墙的方桌上铺着钩花桌布,但边缘已经起了毛球。

墙上挂着先进教师的奖状,旁边贴着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边角已经泛黄卷曲。最显眼的是靠窗的书桌,堆满了作业本和教材。向志学一眼瞥见墙角堆着的蜂窝煤所剩无几,窗户缝里还塞着旧布条挡风,这景象让他心里一阵发酸。

陈老师,昨天多亏了你。向志学把礼物放在桌上,声音有些发紧,这点心意,请你一定收下。

太客气了。陈泽正要推辞,里屋的门帘掀开了,走出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中年人。那人看见向志学,脚步一顿,脸上瞬间绽开混合着惊喜和如释重负的笑容:向工程师?老天爷,这可真是太巧了!

向志学定睛一看,心里咯噔一下——这不是去年那个三番五次来厂里找他的陈海吗?记得最后一次,陈海提着两瓶茅台在厂门口等到天黑,他却头也不回地骑车走了。

陈海热情地握住向志学的手,转头对陈泽说:堂弟,这位就是我常跟你说的那位技术大拿!红星厂的技术骨干!

陈泽也颇感意外,扶了扶眼镜:这倒是巧了。他书架上那几本《机械设计原理》和《自动化控制》格外显眼,书脊都已经翻得发白。

向志学尴尬地笑了笑。他记得去年陈海开出一个月两百块的高价——比他三个月工资还多,却被他以厂里有规定为由拒绝了。那时他觉得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连对方递来的烟都没接,还义正辞严地说:我们国企工人不搞这一套。

向工程师,我知道你瞧不上我们乡镇企业。陈海搓着手,脸上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可我们厂里五十多个工人,都是附近村里的农民。要是这单黄了,他们就得回去种地......

陈泽给两人沏上茶,茶叶在搪瓷缸里慢慢舒展开。他轻声插话:我哥这个厂子,养活的可不止这五十个工人,还有他们背后的五十个家庭。这话说得平淡,却让向志学心头一震。

向志学捧着温热的茶缸,指尖有些发烫。他瞥见陈海的西装袖口已经磨得起毛,皮鞋后跟也歪斜了,看来乡镇企业确实不容易。看着陈海期待的眼神,他脑海里交替浮现厂里严禁接私活的红色标语,和张秀夜里对着窗外积雪偷偷抹泪的背影。

要不......我先看看图纸?向志学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就看看问题在哪。

陈海立即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图纸铺在桌上。图纸上满是红蓝铅笔的修改痕迹,边角都卷了,还有几处深色的茶渍。就是这个自动化生产线,德国进口的设备,我们试了三个月都调试不好。

向志学一看到图纸,职业病就犯了。他指着传送带部分:这个角度偏差了2度,物料传送肯定不顺畅。还有这里的齿轮比......他越说越投入,完全沉浸在技术问题中。

陈泽在一旁默默观察,偶尔插话:这个问题是不是和上次机械厂那个故障很像?话一出口,他立即打住,但向志学已经听出他话里的专业。

说到关键处,向志学突然停住了。他想起厂里明令禁止接私活,去年还有个老师傅因为这事被全厂通报批评。可是......

陈海看出他的犹豫,从内袋掏出一个手帕包,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的现金:向工程师,这一百块是定金,只要问题解决,再付一百五。我们就在城东茶楼谈,绝对保密。

窗外传来学生们放学回家的喧闹声,他们在厚厚的雪地里追逐嬉戏。向志学想起牧晨昨天仰着小脸说爸爸真厉害时的模样,想起孩子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心里最后一道防线动摇了。

这样吧,他深吸一口气,我晚上抽空帮你看看,但不能去你们厂里。

太好了!陈海激动地站起来,茶缸都碰倒了,今晚八点,我在城东的春风茶楼等你!二楼雅座!

从陈泽家出来,向志学推着那辆永久牌自行车慢慢走着。午后的阳光照在厚厚的积雪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他却觉得脚步格外沉重。校舍屋檐下挂着的冰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是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路过厂门口时,他看见布告栏上严禁技术人员接私活的通告在积雪映衬下格外醒目,红色的公章像一道烙印。他加快脚步,心里乱成一团麻。

回家的路上,他看见路边小摊上插着的糖葫芦,红艳艳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在白雪映衬下格外诱人——那是牧晨最爱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