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向光而生,向尘而安 > 第135章 初试商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日子如流水般淌过,转眼年味散尽,生活又回到了原有的轨道。

牧晨重新背起那洗得发白的小书包,被张秀牵着,一步三回头地往幼儿园去了。

望着儿子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街道拐角,张秀心里空落了一瞬,随即又被沉甸甸的现实填满——志学的工资依旧时有时无,家里的开销却一样也省不下。

摆摊的念头在她心里盘桓了许久,像水底的暗礁,时隐时现。

她不是没犹豫过。

以前在厂里,虽说工资不高,到底是个正经工人,受人尊敬。

如今要去街边叫卖,看人脸色,她拉不下这个脸,也怕给志学和孩子们丢人。可眼看着家里的积蓄一点点见底,志学在厂里又受排挤,她这个做妻子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家垮掉。

这个决心下得艰难。有好几个晚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说:“不能去,太丢人了,邻居们会怎么看?晨晨在学校会不会被笑话?”

另一个声音更执拗:“面子能当饭吃吗?得活下去!得让这个家撑下去!”

最终,还是后者占了上风。

她让向志学趁着最后一个休息日,从厂里废料堆找来几个还能转动的轴承轮子,又拆了家里一个旧柜子的木板。

向志学在院子里叮叮当当地忙活了整整一天,手上添了好几道血口子,总算打造出一辆结实的手推车。

车子虽然简陋,四个轮子还不一般高,推起来有些歪斜,但张秀已经心满意足。她找来一块洗得发白的旧床单,细心铺在车板上,又用针线在边缘缝了一圈,防止货物被木刺勾住。

开业前夜,张秀把从批发市场进来的货物一件件拿出来,在煤油灯下反复清点:十二打尼龙袜,二十副棉纱手套,十五条碎花围裙,还有各式各样的针线纽扣。

她细心地把每双袜子都叠得整整齐齐,给每副手套配对扎好,像是在准备一份重要的礼物。

最后,她把向志学送的那支英雄牌钢笔灌满墨水,连同那个印着红星机械厂抬头的笔记本,郑重地放进随身的布包里。

这笔记本和笔,是她与过去那个“工人身份”最后的联系,也是她为自己鼓劲的方式。

次日清晨,送完牧晨,张秀推着小车来到了相中的巷子口。这里离菜市场不远,人流尚可,又不像正街那样引人注目。

她小心翼翼地把货物摆放整齐,自己则搬了个小马扎坐在车后。初春的晨风还带着寒意,她却觉得手心在冒汗。

起初的半天格外难熬。行人来来往往,偶尔有人瞥一眼她的推车,她就紧张得心跳加速,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货物。直到晌午时分,一个提着菜篮的大婶在她摊前停下,拿起一双尼龙袜仔细打量。

这袜子怎么卖?大婶问。

张秀猛地抬头,脸一下子红到耳根,结结巴巴地说:八、八角钱一双。

便宜点吧,七角我拿两双。

这……张秀一时语塞,想起在批发市场见过的讨价还价,鼓起勇气说:大婶,这已经是实在价了,您看这质量……

最终以每双七角五分成交。接过带着体温的纸币时,张秀的手都在发抖。待大婶走远,她赶紧掏出笔记本,工工整整地记下:正月十八,尼龙袜两双,收入一元五角。钢笔尖在纸面上沙沙作响,这声音让她莫名安心。

可好运似乎就此打住。

接下来的两天,她换了好几个地方,不是人流稀少,

就是被其他摊主排挤。

有一次她刚在一个路口摆开,就被一个卖烤红薯的汉子恶声恶气地赶走:“这地方是我的!滚远点!”她推着车,在路人各异的目光中仓皇逃离,脸上火辣辣的。

更让她受挫的是去纺织厂门口。

她以为工人们会需要袜子和手套,谁知那里早有固定的摊贩,形成了一套外人难以融入的“规矩”。

她的出现显得格格不入,一整天下来,只卖出去一副手套,还因为不熟悉“行话”,被几个女工暗自取笑。

推着略显沉重的独轮车回到筒子楼,车轮在坑洼的水泥地上发出沉闷的咕噜声。张秀费力地将车抬过门槛,反手关上那扇漆皮剥落的木门,背靠着门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隔壁隐约传来的收音机声。

挫败感像潮水般涌来。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决定是不是错了。也许她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也许她就该认命,等着厂里那点微薄的补助,或者像别人说的,去求求人,找个临时工……

她先将货物一样样仔细清点,然后分门别类地放进床底下那个垫了旧报纸的木箱里,像是藏起一箱见不得人的东西。

做完这些,她才在八仙桌前坐下,从随身的、洗得发白的帆布包里,掏出那个笔记本和钢笔。窗外,冬末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斑驳的桌面上投下暖色的光斑。她俯下身,开始一笔一划地计算这几天的收支。

“尼龙袜,进价四角八,卖七角五……三十六双,卖出两双,毛利……五角四分。”

“棉纱手套,进价三角二,卖五角……二十二副,卖出一副,毛利一角八分。”

“碎花围裙,进价八角,卖一块二……十三条,卖出零……”

……

算到最后,减去车耗和这几天的饭钱,她发现自己不仅没赚,还略微亏了一点。一股混合着失望和疲惫的热流涌上眼眶,她用力眨了眨眼,把那点湿意逼了回去。

不能放弃。她对自己说。如果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还谈什么撑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