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国运动会决赛的硝烟,在现实中早已散去,但在网络的世界里,却愈演愈烈。

那篇由“前国青队数据分析师”发布的万字长文,如同在一锅滚油里泼入了一瓢冷水,瞬间引爆了整个华夏排球圈。

原本只是粉丝间“挺北”与“倒北”的情绪化争吵,在这篇专业、详实、逻辑严密的分析贴面前,被强行拉升到了战术革命的层面。

各大体育媒体、排球论坛、社交平台,无数退役运动员、地方队教练、资深球迷,都下场参与了这场大讨论。北川圭的名字,以及他那套被称为“二传核心”或“同步进攻”的战术体系,突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支持者认为,北川圭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看到了排球战术的另一种极致可能,决赛的失利只是“黎明前的黑暗”。

反对者则固执地认为,这套体系华而不实,对球员要求过高,且防守端存在天然漏洞,是无法推广的“空中楼阁”。

风暴的中心,北川圭本人,却仿佛置身事外。

回到宁波的第三天,他谢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请求,只是安静地待在家里,进行着规律的恢复性训练,并在网上复盘着那场决赛的每一个细节。

屏幕上,无数的弹幕和评论为他争吵不休,有的将他奉为“战术先驱”,有的将他贬为“纸上谈兵的赵括”。

北川圭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人的赞誉或诋毁,远不如他在复盘中找到的一个防守轮转瑕疵,更能让他心跳加速。

这天下午,他刚结束一组核心力量训练,手机响了。是陈海教练。

“小圭,有时间吗?现在来一趟省体育局,有个人想见你。”陈海教练的语气带着一丝不寻常的郑重和激动。

“是谁?”北川圭有些好奇。他猜想,或许是某个职业俱乐部的球探,或是总局负责青训的领导。

电话那头的陈海教练却卖起了关子,声音压低了些,像是怕惊动了谁:“你来了就知道了。相信我,你绝对不会失望。”

半小时后,北川圭在省体育局一间雅致的茶室里,见到了陈海教练口中那位“神秘人物”。

茶室里,陈海教练恭敬地站在一旁,主座上坐着一位身形高大、气质沉静的中年女性。她留着一头利落的短发,正是国家女排队的教练——廊萍。

华夏女排的功勋主帅,一个在华夏体育史上足以封神的名字。

北川圭的心神瞬间被拉回到了在北仑基地那次意外的会面。

他以为那只是一段珍贵的奇遇,没想到,那句“期待”,竟然来得这么快,这么正式。在自己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之后,第一个向他投来最深切关注的,竟是这位传奇。

“廊……廊指导。”北川圭深吸一口气,微微躬身,语气带着尊敬和诚挚。

“坐吧,阿圭。”廊萍微笑着指了指对面的位置,她的声音温和而有力,目光在他身上扫过,“我们又见面了。上次在北仑,你还只是个让我眼前一亮的好苗子。现在,你已经是在球场上掀起风暴的‘魔术师’了。”

北川圭依言坐下,背脊下意识地挺直。他大概能猜到廊萍教练的来意,全运会决赛上他所做的一切,不可能逃过这位传奇的眼睛。只是,他不知道,她对自己那套“异想天开”的体系,究竟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

“决赛我看了,从头到尾。”廊萍教练开门见山,亲自为他倒了一杯茶,动作行云流水,“很精彩的比赛,尤其是第四局,打得江苏队措手不及。网上吵得很凶,但我没兴趣听他们吵什么。”

她将茶杯推到北川圭面前,目光锐利地看着他:“我来,是想听你亲自讲讲,你那套体系。我对它很感兴趣。”

果然是为了这个。

北川圭定了定神。

“廊指导,其实那算不上一套完全成熟的体系……”他组织着语言,谦虚地开口。

“不。”廊萍打断了他,“一套战术思想,能让临时组建的浙江队,把卫冕冠军逼入绝境,它就已经超越了‘不成熟’的范畴。我想知道它的核心逻辑,以及……它的未来。”

面对这位真正的“大师”,北川圭不再保留。他从“同步进攻”如何造成对方拦网“信息过载”,讲到二传手如何通过观察对手的微表情和身体重心来做出最优判断,再讲到他设想中,完美的“攻防转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无缝衔接。

他讲得深入浅出,没有半句废话,将自己另一个时代的排球理解,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

陈海教练在一旁听得如痴如醉,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所以为的、对北川圭的了解,可能还不及冰山一角。

廊萍教练则一直安静地听着,时不时点点头,偶尔会提出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

“你的体系,对二传手本人的赛场阅读能力、心理素质和传球技术,要求高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这种球员,可遇不可求。你认为它具备普适性吗?”

“它有不同层级的应用方式。”北川圭对答如流,“顶级的二传可以实现完全体的‘同步进攻’。次一级的,可以简化为局部双人同步。哪怕是基础最差的队伍,也可以贯彻‘二传作为进攻发起者而非分配者’的核心思想,来提升进攻效率。它是一套理念,而不是一套僵化的公式。”

廊萍的眼中,赞许之色越来越浓。

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

廊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看着北川圭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欣赏,有赞叹,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惋惜。

她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无奈和戏谑。

“北川圭啊,北川圭,”她摇了摇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可惜你是个男孩。”

北川圭一愣。

只听廊萍教练继续说道:“你要是个女孩,凭你这脑子,这手技术,还有这套已经初具雏形的战术思想……我现在就敢回总局拍桌子,力排众议,想尽一切办法把你塞进国家队。哪怕从陪练做起,不出三年,你就能颠覆现在世界女排的格局。”

这话的分量太重了!

一旁的陈海教练激动得脸都涨红了,这几乎是来自华夏排球界最高权威的、最顶级的认可!

北川圭自己也完全没想到会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只能摸了摸鼻子,脸上露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廊指导,您太抬举我了……”

“我从不轻易抬举人。”廊萍收起了笑容,神色重新变得认真,“你的思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现代排球的发展趋势,就是越来越快,越来越整体。你的体系,本质上就是将‘整体排球’的概念,推向了一个新的极致。决赛的失利,不是你错了。”

她站起身,准备离开。

“继续走下去吧,年轻人。”她拍了拍北川圭的肩膀,手掌温暖而有力,“开拓者的路,总是孤独的,会充满质疑和非议。但不要停下来。我相信,今天这场‘失败’的比赛,在未来,会成为很多人反复研究的经典。”

说完,她便在陈海教练的陪同下,转身离去。

茶室里,只剩下北川圭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

窗外的喧嚣似乎都已远去,网络上那些沸反盈天的争吵,此刻显得如此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