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太极之宇宙 > 第182章 王兰亭后人,重编拳谱现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2章 王兰亭后人,重编拳谱现身

京城太极文化展的展厅内,人流如织。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各式太极相关的老物件——泛黄的拳谱残页、磨损的练功服、刻着“云手”印记的旧地砖,每一件都围着不少观众,有人举着手机拍照,有人轻声讨论背后的故事。

展厅中央的舞台前,更是挤满了人。按照活动流程,接下来将有“神秘展品”亮相,不少老观众早早就守在这里,嘴里念叨着“会不会是和十三太保有关的东西”——他们中很多人从当年听书、看戏开始,就盼着能再看到关于十三太保的新线索。

上午十点整,灯光聚焦在舞台中央。一位身着中式长衫的中年男子走上台,手里捧着一个古朴的木盒。他走到话筒前,声音沉稳有力:“大家好,我是王兰亭的孙子,王承安。今天,我要带大家看的,是我祖父当年重编的完整太极拳谱。”

话音刚落,台下瞬间沸腾。“真的是王兰亭的后人!”“完整拳谱?我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甚至激动地站了起来,想看清木盒里的东西。

王承安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取出一叠线装成册的拳谱。拳谱的封面是深蓝色粗布,上面用毛笔写着“太极拳谱(十三太保传)”,字迹与王兰亭当年留下的手稿如出一辙。

他轻轻翻开第一页,里面不仅有清晰的“云手”“蹬脚”等招式图解,旁边还标注着十三人练拳时的趣事——“柱子练蹬脚崩飞腰带,悟‘劲在收放’”“石头兄杖助云手,成一绝”,文字鲜活,仿佛能让人看到当年十三人练拳的场景。

“这册拳谱,是祖父当年走南闯北,结合失散同伴的回忆,一点点补全的。”

王承安指着拳谱里的批注,眼眶有些发红,“他临终前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拳谱,是十三太保所有人的心血,一定要让它好好传下去。”

观众们静静地听着,不少人红了眼眶。

有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当年曾看过《十三太保》戏曲的首演,此刻看着拳谱,忍不住感慨:“当年看戏时就想,要是能看到完整的拳谱就好了,没想到今天真的见到了,也算圆了一个心愿。”

就在众人沉浸在拳谱带来的感动中时,王承安又抛出一个重磅消息:“除了带来拳谱,今天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决定——我们计划将十三太保的故事拍成网剧,把他们的欢笑、泪水和坚守,用更鲜活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网剧!太好了!”“终于要拍网剧了,爷青回!”台下瞬间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声,不少年轻人立刻拿出手机,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个消息。

活动结束后,#十三太保网剧启动# #完整太极拳谱亮相# 等话题迅速冲上热搜。

网剧相关话题下,弹幕和评论刷屏:“还记得当年李柱子崩飞腰带的名场面,一定要还原!”“老七牺牲那段我哭了好几次,网剧千万别改得太虐!”“爷青回!终于能在屏幕上看到十三太保了!”满屏都是观众对当年爆笑与泪目情节的回忆,期待值拉满。

不少影视博主也第一时间发布解读视频,分析拳谱里的细节可能会如何呈现在网剧中,猜测哪些经典场景会被还原。

太极文化展的展厅里,围着拳谱展柜的人更多了,有人特意带着孩子来,指着拳谱上的图解,讲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你看,当年就是这群人,用太极守护了咱们的家。”

王承安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祖父和十三太保的故事,没有随着时间被遗忘,反而以新的方式迎来了传承的契机。

完整拳谱的亮相,让太极的传承有了更坚实的依据;网剧的计划,让十三人的故事能被更多人看见。

夕阳落下时,展厅的灯光依旧明亮。拳谱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里,封面的“太极拳谱(十三太保传)”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它不仅是一册武术典籍,更是一段传奇的见证,承载着十三人的热血与坚守,也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十三太保的故事,将以新的形式,继续在时光里流传,让更多人记住,曾经有一群普通人,用太极书写了一段关于守护与传承的英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