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太极之宇宙 > 第188章 云手延续,“太极魂永不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云手延续,“太极魂永不灭”

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戏台还沉浸在“十三魂归位”的余韵中,镜头缓缓升起、拉远,穿过音乐厅的穹顶,越过城市的街道,最终定格在遥远的北京——端王府废墟之上。

此时的废墟早已不是当年的荒芜模样。

晨光熹微中,青石板路上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背着书包的孩子,有金发碧眼的洋人,还有穿着太极服的武师。

他们自发聚集在这里,目光都朝着废墟中央——那里立着新铸的“云手碑”,碑上“庚子云手,天下太平”八个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随着一阵清脆的铜铃声响起,人群渐渐安静下来。

一位年长的武师走到碑前,缓缓摆出“云手”起势,手臂划开的瞬间,周围的人纷纷跟上——老人的动作沉稳缓慢,孩子的动作稚嫩笨拙,洋人的动作带着认真的模仿,武师的动作标准流畅,却在同一节奏里,形成了奇妙的和谐。

衣袖翻飞间,晨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专注又温暖的神情。

有人闭着眼睛,跟着节奏调整呼吸,仿佛在与当年的十三太保对话;有人一边打拳,一边轻声哼唱《云手歌》,歌声虽不整齐,却顺着风飘向废墟的断墙,与远处传来的戏曲声交织在一起;还有一对外国夫妇,正耐心地教年幼的孩子转腰,孩子学得认真,小手紧紧抓着父母的手,脸上满是好奇。

废墟的角落里,几个年轻人架着相机,正在记录这一幕。

他们是王承安团队的成员,专门来拍摄太极传承的纪录片。

其中一个年轻人看着眼前的场景,忍不住感慨:“爷爷当年说,太极的传承不是靠拳谱,是靠人。现在终于明白了,这么多人一起打‘云手’,就是最好的传承。”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阵笑声。原来是一个小男孩打“蹬脚”时太用力,不小心摔了个屁股墩,却立刻爬起来,拍了拍裤子继续练。

旁边的老人笑着伸出手,帮他调整姿势,小男孩眨了眨眼,跟着老人的动作重新抬起脚,模样既滑稽又可爱。

这小小的插曲,像极了当年李柱子崩飞腰带的场景,让严肃的练拳氛围多了几分烟火气。

随着时间推移,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原本空旷的废墟边缘,渐渐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有人看着看着,也忍不住加入队伍,跟着比划起来。

晨光越发明亮,照在满地的青石板上,映出密密麻麻的人影,手臂挥动的轨迹像一片流动的云,覆盖了整个废墟——这里曾是十三人浴血守护的地方,如今成了太极传承的圣地,当年的断砖残瓦,仿佛都在晨光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人群中,王承安捧着祖父留下的拳谱,站在碑旁静静看着。

他想起祖父晚年在废墟里打拳落泪的模样,想起拳谱最后“遇火显字”的惊喜,想起全球巡演时观众的热情,眼眶渐渐湿润。

他知道,祖父和十三太保当年的坚守,没有白费——太极没有随着时间消失,反而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跨越了年龄与国籍,成了连接人心的纽带。

当最后一个“云手”收势落下,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有人举起手机,拍下这定格的画面;有人互相拥抱,分享练拳后的畅快;还有人走到碑前,轻轻抚摸碑上的字迹,像是在表达敬意。

晨光中,“云手碑”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覆盖在每个人的身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太极魂,永不灭。

镜头再次拉远,从端王府废墟延伸到北京的街头巷尾,再到全球的各个角落——纽约的广场上,洋人们正在练“云手”;巴黎的公园里,老人带着孩子打拳;东京的武馆里,学员们围着拳谱讨论招式。

不同的场景,相同的“云手”动作,在晨光中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幅跨越国界的传承画卷。

这一幕,不仅定格了太极传承的盛况,更印证了十三太保的精神从未远去。

他们用热血守护的“云手”,如今成了和平与团结的象征;他们用一生追寻的“天下太平”,正通过无数人的双手,一点点变成现实。

太极魂,藏在每一个挥动的手臂里,藏在每一句哼唱的歌谣里,藏在每一颗坚守信念的心里,永不熄灭,永远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