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太极之宇宙 > 第358章 太极全球日,一起打“十字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8章 太极全球日,一起打“十字手”

1965年的初秋,风掠过北京市副中心的和平广场,带着不同于往年的热闹气息。

广场中央搭建起巨大的喇叭,下方摆满了红色的座椅,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的太极爱好者身着统一的素色练功服,整齐地站在指定区域,目光都紧紧盯着屏幕上方——今天,是联合国正式确立的首个“十字手日”,也称“太极全球日”,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人们将同步聚集,一起打“十字手”,把太极的和平理念传向世界。

人群前排,55岁的李天骥身上披着一件薄外套,依旧精神矍铄。

回国这十年,他忙着国术馆的筹建与教学,忙着整理太极典籍,把“十字手”的标准招式与太极的文化内涵系统化,不仅培养出上千名太极教师,还让“十字手”走进了国内多所学校的课堂。

更让他安心的是,十年前与失散女儿李娇娇团聚后,女儿也跟着他学起了太极,如今已是国术馆的年轻教练,此刻正站在广场的太极队伍前,帮着调整大家的姿势。

“爸,您再检查下麦克风,等会儿全球直播开始,您还要跟各国的太极爱好者打招呼呢。”李娇娇走过来,轻轻帮父亲理了理外套,眼里满是关切。这些年,李天骥因常年劳累落下了腿疾,可得知首个“太极全球日”要在和平广场设主会场,他还是坚持要来——这里将见证太极走向世界,对他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

李天骥点点头,抬手试了试麦克风,声音依旧沉稳:“放心吧,爸这嗓子,还能跟大家多说几句。”

他的目光扫过广场上的人群,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有从日本赶来的古井喜实,如今已是日本太极协会的会长,正带着几十名日本太极爱好者整理队伍;有头发早已全白的“十字”老人,被徒弟搀扶着站在队伍里,手里还攥着当年那本泛黄的太极笔记,封面上的“十字手”图案依旧清晰;还有当年在广岛听过他最后一堂公开课的爱好者,特意带着孩子来,说要让孩子跟着全球的人一起打“十字手”,感受和平的氛围。

上午九点,广场上的时钟敲响,大喇叭里声音转到了联合国总部的现场,传来了联合国秘书长的声音:“今天,我们共同迎来首个‘太极全球日’,将‘十字手’这一承载着和平理念的招式,定为全球共同的文化符号。太极讲‘以和为贵’,这与联合国追求世界和平、人类共同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太极文化走进更多国家,让和平的种子在更多人心里扎根。”

他话音刚落,大喇叭里的声音开始同步切换——有北京天坛公园数百人摆出“十字手”的音乐;有纽约中央公园不同肤色人们跟教练调整姿势的音乐;有巴黎塞纳河畔老人与孩子学着“十字手”的音乐;与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万人大太极拳的音乐:与和平广场现场的音乐隔空呼应。

“全球同步,‘十字手’起势!”随着主会场主持人的一声令下,广场上的音乐缓缓响起,李娇娇站在队伍前方,率先摆出起势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广场上的人们立刻跟上,数百人的动作虽不如专业教练标准,却都格外认真,连“十字”老人都挺直了腰背,跟着节奏慢慢抬起手臂,眼神专注得像当年第一次学“十字手”时一样。

李天骥的目光紧盯着广场上的队伍,跟着节奏晃动,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十年前,他刚回国时,还担心太极文化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可如今,太极不仅走进了教科书,还被联合国确立为全球文化符号。就连曾经反对太极的日本右翼组织,也因失去支持、理念过时,而彻底解散。那些曾固执地抵制太极的人,逐渐被太极的和平理念打动,成了太极爱好者;有的在时代浪潮中,慢慢认清了“和平”才是人心所向,不再坚持错误的观点。

“左臂向上,右臂向下,掌心相对,双臂圆撑如抱球!”李娇娇的声音透过音箱传遍广场,也通过直播传到了全球各地。

广场上,“十字”老人的动作渐渐有些迟缓,额头沁出了细汗,身边的徒弟想扶他休息,却被他轻轻推开:“不用,我要跟着大家一起练完,这是首个‘太极全球日’,我不能缺席。”

他看着屏幕里全球同步的“十字手”画面,又看了看身边认真练习的年轻人,想起当年李天骥在广岛说的“太极不会走,‘以和为贵’的道理更不会走”,心里满是感慨——当年他跟着李天骥学太极时,从没想过“十字手”能走出国门,走出亚洲,走到全球各地,能让这么多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为了同一个和平理念,一起摆出同样的姿势。

李天骥的目光落在女儿身上,看着她熟练地带领大家练习,耐心地纠正每一个不标准的动作,心里满是欣慰。

李娇娇不仅学会了太极的招式,更懂了太极的文化内涵,这些年跟着他去各地教学,把“十字手”教给了无数孩子,也把“和平”的理念讲给了无数人——这就是传承,是他当年回国时最想实现的心愿。

“收势!”随着最后一声指令,广场上的人们慢慢收回手臂,双脚并拢,微微弯腰,完成了最后的收势动作。

随后,每个会场都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透过直播交织在一起,跨越山海,传递着共同的喜悦与认同。

主持人走到李天骥身边,递过麦克风:“李馆长,今天看到全球这么多人一起打‘十字手’,您一定有很多话想跟大家说吧?”

李天骥接过麦克风,缓缓抬起头,目光透过屏幕,仿佛看到了全球每一个练太极的人:“各位同仁,各位朋友,今天站在这里,看着全球同步的‘十字手’,我想起了十多年前在广岛教太极的日子——那时,只有寥寥几个人愿意学太极,有人反对,有人质疑。可今天,我们做到了,我们让‘十字手’走出了国门,让太极文化被全球认可,让‘以和为贵’的理念被更多人接受。”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却依旧坚定:“太极不是用来对抗的功夫,而是用来传递和平的文化;‘十字手’不是简单的招式,而是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纽带。今天,首个‘太极全球日’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希望我们能一起把太极传下去,把‘和平’的种子撒向更多地方,让没有战乱,没有分歧,只有和睦与包容的日子,永远陪伴着每一个人。”

话音刚落,广场上再次响起掌声,各个分会场也同步响起掌声,不少人红着眼眶,却笑着挥手——有当年反对太极的人,如今对着屏幕竖起大拇指;有跟着李天骥学了几十年太极的老徒弟,对着他深深鞠躬;还有外国的太极爱好者,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喊着“太极好!和平好!”

古井喜实走到李天骥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师傅,您当年说的‘让太极走向更多人’,今天实现了。以后,我们日本太极协会会继续跟中国国术馆合作,把‘十字手’教给更多日本人,把和平的理念传得更远。”

“十字”老人也被徒弟搀扶着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当年李天骥在广岛最后一堂公开课的场景,背面写着“太极传情,和平永驻”:“师傅,这张照片我带了十年,今天送给您。以后,不管在日本还是中国,不管在哪个国家,我们都会记得,要一起练太极,一起守和平。”

李天骥接过照片,紧紧攥在手里,眼里满是泪水,却笑得格外灿烂。阳光洒在他身上,洒在和平碑上,也洒在广场上每一个人的脸上——和平碑正面的“和平”二字,在阳光下愈发厚重,与屏幕里全球同步的笑脸交织在一起,成了最温暖的画面。

傍晚时分,广场上的人们渐渐散去,却依旧有人留在原地,互相交流着练“十字手”的心得,有人带着孩子在和平碑前拍照,说要把今天的场景记下来,等孩子长大,再跟他讲首个“太极全球日”的故事。

李天骥由李娇娇陪着,慢慢绕和平广场走了一圈。他仿佛看见了,全球各地一起打“十字手”的画面,不同肤色的人们笑着挥手,嘴里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传递着同样的“和平”心愿。

“爸,您看,太极真的走向世界了。”娇娇轻声说。

李天骥点点头,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声音轻柔却充满力量:“是啊,走向世界了,和平也会永驻的。”

夜色渐深,和平广场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顶部的灯光依旧亮着,照亮了“和平”二字,也照亮了广场上那片曾承载着无数“十字手”姿势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