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太极之宇宙 > 第425章 脚影缺口的时间炸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5章 脚影缺口的时间炸弹

1956年5月8日的清晨,距离柳德米拉提供的“ht618”密码标注日期还有一个多月,国术馆资料室里却弥漫着比往日更浓重的紧张感。

前一天长安街的白菜弹幕追车战刚落幕,两名漏网黑衣人虽被抓,但审训后只字不吐,只反复念叨“5月15日见分晓”,这让李天骥心里始终悬着一块石头。

趁着外交部对接瓦西里教授交涉事宜的间隙,他带着陈老、小林重新梳理未深挖的太极底片,第8张“右蹬脚”的照片,成了最先打破平静的关键。

“之前查‘倒卷肱’底片时,光顾着听旋律密码,把这张‘右蹬脚’给漏了,今天得仔细看看。”

小林把照片平铺在八仙桌上,冷光灯的光线刚好铺满画面——照片里的李天骥右腿蹬直朝天,左腿稳稳扎根,右手斜向上托,左手按在左膝上,是“右蹬脚”“蹬脚如射箭,落步如扎根”的标准架势。

背景是端王府后院的白墙,阳光从左侧照来,在墙上投下一道清晰的脚影,刚好对应着朝天的右脚,轮廓分明,连鞋底的纹路都能看清。

陈老先拿起放大镜扫了一圈,没发现底片夹层或反光线索,有些疑惑:“看着跟普通‘右蹬脚’照片没区别啊,背景白墙干净,脚影也规整,难道黑衣人说的‘5月15日’,跟这张照片没关系?”

“不对,脚影的边缘有问题。”

李天骥没放过细节,伸手点了点照片里脚影的脚踝位置——那里本该是完整的弧形,却缺了一块,缺口不是杂乱的毛边,而是由两道笔直的折线和一道弧线组成,形状规则得不像拍摄时的光影误差。

他用铅笔沿着缺口的轮廓在纸上复刻,刚画完,小林就“呀”地叫出了声。

“这缺口形状,像极了日期‘5.15’!”小林指着复刻图,激动地解释,“你看这道竖线加短横线,是‘5’的写法;中间的圆点,刚好对应日期里的小数点;后面两道竖线加短横线,就是第二个‘5’!连间距都跟写在纸上的‘5.15’一模一样,绝不是巧合!”

陈老赶紧凑过来,把复刻图和日历上的“5.15”对比——确实如小林所说,缺口的折线弧度、间距,都精准贴合手写体的“5.15”,尤其是两个“5”的短横线位置,刚好落在脚影脚踝的同一水平线上,显然是拍摄时特意调整了光线角度,让缺口呈现出日期的形状。

“5月15日……今天是5月8日,只剩7天了!”

陈老猛地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日历,语气瞬间凝重,“之前被抓的黑衣人说‘5月15日见分晓’,现在这张照片的脚影缺口又指向5月15日,这绝不是简单的日期标注,背后肯定藏着事!”

李天骥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大脑快速运转——从“如封似闭”的立体密道图,到“倒卷肱”的68号门密码,再到“左蹬脚”的北斗铁牛线索,所有线索都围绕“护宝、救人”展开,而“5月15日”这个日期,此前从未出现在任何线索里,黑衣人特意提及,照片又暗中标注,大概率是某个关键事件的倒计时。

“你们还记得吗?上个月公安同志排查柳德米拉势力时,搜出一张北京展览馆的公映活动海报,日期就是5月15日,放映的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纪录片,当时咱们以为只是普通活动,没当回事。”

李天骥突然想起这茬,赶紧让小林去翻之前的排查资料。

小林快步跑到档案柜前,没过两分钟就抱着一叠资料回来,抽出其中一张泛黄的海报——海报上果然印着“5月15日北京展览馆,《华夏瑰宝》纪录片公映”的字样,角落还印着一个极小的太极图案,跟“右蹬脚”照片里的招式方向完全一致。

更关键的是,海报下方标注着“本次活动由‘中苏文化交流协会’协办”,而这个协会,正是柳德米拉此前潜伏时挂靠的机构。

“这下能串起来了!”

陈老指着海报上的太极图案,又指了指照片里的脚影缺口,“柳德米拉的残余势力,肯定是借着这场公映活动搞鬼,‘5月15日’既是公映日,也是他们计划实施的日子,而这张‘右蹬脚’照片的脚影缺口,就是在给咱们递警告——或者说,是在炫耀他们的计划,笃定咱们7天内破解不了。”

“炫耀是假,藏着危险是真。”

李天骥的眼神沉了下来,“公映活动会吸引大量观众,尤其是对文化遗产感兴趣的专家、学者,要是他们在现场藏了时间炸弹,后果不堪设想。而且纪录片内容是‘华夏瑰宝’,说不定会提及紫禁城密道、黄河铁牛的相关信息,他们想借着公映摸清观众反应,同时引爆炸弹制造混乱,趁机盗抢国宝名录,甚至对黄河铁牛动手。”

这话让小林瞬间攥紧了拳头:“太狠了!竟然想在人多的公映现场放炸弹,这是不管无辜人的死活啊!咱们必须在5月15日前阻止他们,不仅要破解剩下的线索,还要找到炸弹的位置,把他们的计划彻底粉碎!”

陈老立刻拿起电话,联系负责审训黑衣人的公安队长:“……对,我们找到线索了,黑衣人说的‘5月15日’,是北京展览馆《华夏瑰宝》纪录片的公映日,他们很可能在现场藏了时间炸弹,你们赶紧加大审训力度,问出炸弹的具体位置和他们的详细计划!另外,派人去北京展览馆排查,尤其是舞台、放映室、观众席的角落,绝不能放过任何可疑物品!”

电话那头的公安队长立刻应声,承诺会在两小时内安排警力排查,有消息第一时间反馈。

挂了电话,陈老看着桌上的照片和海报,又看了眼日历上“5月8日”的标注,忍不住感叹:“只剩7天了,时间太紧张了。咱们现在手里还有两件事没落地:一是紫禁城密道68号门还没开启,国宝名录没拿到,没法确认里面是否有更多关于炸弹或铁牛的线索;二是黄河铁牛的具体埋藏点还没找到,就算公映现场的炸弹被排除,苏方势力也可能转头去蒲津渡,咱们得两头兼顾。”

李天骥点头,立刻制定计划:“今天上午,小林跟我去北京展览馆,配合公安同志排查,顺便摸清活动流程,看看他们有没有预留‘特殊通道’——大概率是用来运输炸弹或事后逃跑的;陈老留在国术馆,一方面对接公安审训进度,另一方面整理‘右蹬脚’照片的其他细节,看看脚影除了缺口,还能不能挖出其他线索,比如缺口的大小、角度,有没有对应炸弹的型号或位置标记。”

“下午咱们再碰个头,要是展览馆排查没发现炸弹,就按原计划进入紫禁城密道,用‘Zm68GAp’密码和拳谱开启68号门,拿到国宝名录——说不定名录里有关于‘5月15日’计划的记载,能帮咱们更快找到突破口。”

小林立刻点头,拿起外套就往门口走:“我现在就去准备,带上放大镜和照片,排查时也好对照线索!”

陈老则走到桌前,用尺子测量脚影缺口的尺寸,又记录下缺口与脚影整体的比例:“你们放心去展览馆,我这边一定仔细查,绝不放过任何细节。要是公安审训有消息,我第一时间给你们打电话。”

李天骥最后看了眼照片里的脚影缺口,那道“5.15”的轮廓在冷光灯下格外清晰,像一个倒计时的指针,滴答滴答地催着时间。

他把照片塞进贴身的布袋里,又摸了摸怀里的算盘——这老伙计陪他躲过了澡堂的追杀、长安街的追车,接下来的7天,还要靠它和太极的智慧,跟时间赛跑,跟危险对抗。

走出国术馆时,阳光刚好越过屋顶,照在街道上,却没让人觉得温暖。

李天骥知道,接下来的7天,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要破解剩下的谜团,还要找到隐藏的时间炸弹,保护公映现场观众的安全,守住国宝名录和黄河铁牛。

“5月15日前,必须解决所有问题。”

李天骥低声自语,脚步加快,朝着北京展览馆的方向走去。

身后的国术馆大门缓缓关上,资料室里的冷光灯依旧亮着,照亮了那张“右蹬脚”照片,也照亮了“5.15”这个充满危险的日期,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就此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