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客栈的窗棂,李天骥就把八仙桌收拾得干干净净,将一把七成新的红木算盘摆在正中央,旁边堆着《太极拳招式密码》的电影脚本、密道地图和一叠待办清单。
柳德米拉端着热粥走进来,见他盯着算盘出神,指尖还无意识地蹭着算珠,不由得笑了:“你这是要算账?还是又琢磨出什么新线索了?”
“算‘时间账’。”
李天骥抬头,眼里带着几分急切,伸手把电影脚本推到她面前,封面上“距公映72小时”的红笔标注格外显眼,“电影公映就是我们引蛇出洞的关键——黑衣人背后的人一直盯着铜印和密道,肯定会趁电影上映、我们分心时动手。现在只剩三天,每一步都不能错,这算盘就是我的‘秒表’,拨一次珠,就少一分时间。”
柳德米拉放下粥碗,凑到桌前坐下,看着算盘上整齐排列的算珠,忽然明白过来:“你是想把剩余时间拆成小任务,用算珠记进度?这法子倒是比钟表直观多了。”
“不光是记进度,还能算风险。”李天骥说着,手指搭上算盘最右侧的算珠,“72小时拆成3天,每天24小时,对应算盘上的三列算珠——第一列记‘筹备’,第二列记‘探查’,第三列记‘应变’。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拨下一颗算珠;若遇到延误,就往上拨一颗,提醒自己补进度。”
话音刚落,他指尖发力,“噼啪”一声,第一列最下方的算珠被拨到上方:“现在是早上6点,第一项任务‘送黑衣人去巡捕房录口供’,8点前必须完成,这颗珠就是‘倒计时起点’。”
紧接着,他又快速拨了两颗算珠,“录完口供后,要让王老板派人盯着清福池,防止黑衣人同伙报复,10点前落实,这是第二项;中午12点前,得把贝勒府石室的拳谱整理好,挑出与铜印相关的内容,这是第三项。”
算珠碰撞的声响清脆急促,像极了紧凑的心跳,原本宽松的72小时,经他用算珠一拆,竟瞬间透出强烈的紧迫感。
柳德米拉看着他专注的模样,也忍不住伸手拨了拨旁边的算珠,却不小心碰乱了进度,赶紧缩手:“还是你来吧,我别帮倒忙。对了,电影那边的导演,会不会赶不上进度?毕竟只剩三天了。”
提到电影,李天骥的动作顿了顿,随即又拨下一颗算珠,“噼啪”声里多了几分笃定:“张导演是业内最靠谱的,昨天已经跟他确认过,剪辑只剩最后收尾,今天下午3点前就能出成片,我们4点去审片,这是第四项任务,记在‘筹备’列。”他手指划过算盘中间的“探查”列,“审完片后,我去密道石室查那扇石门,你留在客栈整理拳谱里的线索,傍晚6点前汇合,这是‘探查’列的第一项,必须按时完成。”
正说着,客栈伙计突然敲门进来,递过来一张纸条:“李先生,巡捕房来的人说,昨晚抓的黑衣人老大突然翻供,不肯说同伙的名字,让您过去一趟。”
李天骥眉头一皱,伸手将“筹备”列一颗刚拨下的算珠往上拨了半颗,算珠卡在中间,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延误了,录口供的时间要往后推1小时,得赶紧过去盯着,不然内鬼肯定会动手脚。”
他抓起外套,对柳德米拉说,“你先盯着算盘,若8点我还没回来,就去巡捕房找我,别等。”
柳德米拉点头,看着他匆匆出门的背影,目光落在算盘上——卡在中间的算珠格外显眼,像一根悬着的弦,提醒着她时间不等人。
她拿起笔,在清单上记下“8点未归,前往巡捕房”,又伸手轻轻碰了碰算珠,心里默默数着时间。
幸好李天骥赶得及时,到巡捕房时,果然看到一个穿着便服的人在跟黑衣人老大低声说话,见他进来,立刻装模作样地整理文件。
李天骥没戳破,只盯着录口供的警员,全程在场监督,直到上午9点,才总算让黑衣人老大松了口,说出两个同伙的名字。
回到客栈时,柳德米拉正盯着算盘出神,见他回来,立刻迎上去:“怎么样?录成了吗?”
“成了,虽晚了1小时,但没耽误后续任务。”
李天骥说着,快步走到桌前,将卡在中间的算珠拨回下方,又在“应变”列拨上一颗算珠,“这颗珠记‘巡捕房内鬼露马脚’,晚上要加一项任务,查清楚那个便服人的身份,不然以后还会出事。”
“噼啪!噼啪!噼啪!”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算珠声几乎没停过——10点,王老板派人来报,已安排伙计盯着清福池,李天骥拨下“筹备”列第四颗算珠;12点,拳谱整理完毕,找出三处提到“铜印启门”的内容,他又拨下“筹备”列第五颗;下午4点,审完电影成片,确认没有漏洞,“筹备”列最后一颗算珠落下,整列算珠全部归位,意味着“筹备”阶段圆满完成。
“总算把‘筹备’列清了!”柳德米拉长长舒了口气,看着归位的算珠,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
可李天骥没松口气,反而立刻转向“探查”列,指尖飞快拨下第一颗算珠:“现在是4点半,我们5点出发去密道,6点前到石室,7点前查完石门的初步情况,8点前回来汇总线索。”
他顿了顿,又在“应变”列拨上一颗算珠,“另外,刚才张导演说,电影公映当天,会有不少名流来观影,黑衣人很可能混在里面,得提前安排人守着,这也是‘应变’列的任务。”
夕阳西下时,两人赶到密道石室,手电筒的光柱照亮那扇紧闭的石门,石门上的锁孔比照片里更清晰,隐约能看到太极双鱼的纹路。
李天骥掏出铜印,在锁孔旁比对了片刻,确认铜印就是钥匙,却没贸然尝试——石门上刻着“错启则闭”,显然有反锁机关。
“得先找对启印的角度,不然一旦错了,恐怕再也打不开。”李天骥摸了摸石门上的刻痕,心里有了数,“今天先记下锁孔的纹路,明天结合拳谱里的‘启印口诀’再试,现在先回去,别耽误晚上查内鬼的事。”
回到客栈时,已是晚上7点半,李天骥立刻在“探查”列拨下第二颗算珠,又在“应变”列拨下一颗:“石门纹路已记录,内鬼身份今晚查,两项任务都算按进度走。”他看着算盘上的算珠——“筹备”列全清,“探查”列完成两项,“应变”列记了三项风险,剩余时间还有48小时,进度刚好过半。
柳德米拉端来热好的饭菜,看着他疲惫却依旧坚定的眼神,轻声说:“先吃饭吧,算珠再急,也得先顾着身子。”
李天骥点头,却没放下算盘,而是一边吃饭,一边盯着算珠琢磨:“明天上午查内鬼,下午试启石门,晚上跟张导演敲定公映当天的安保;后天上午再去密道确认,下午准备观影时的应变方案,晚上电影上映——每一步都得卡准时间,不能出半点差错。”
饭桌上,算珠安静地躺在那里,却比任何钟表都更有分量。
每一颗归位的算珠,都是破解谜团的希望;每一颗悬着的算珠,都是待解的风险。72小时的倒计时还在继续,“噼啪”的珠算声里,李天骥和柳德米拉的行动,正朝着电影公映的关键时刻,一步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