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太极之宇宙 > 第471章 算盘定情的离别时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1章 算盘定情的离别时刻

6月25号的津南火车站,风带着初夏的暖意,却吹不散站台上的几分不舍。

铁轨延伸向远方,蒸汽机车在不远处冒着白烟,偶尔传来一声长鸣,像在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倒计时。

柳德米拉穿着一身浅灰色的风衣,手里攥着一个棕色的帆布包,里面装着这几个月在津南的回忆——有李天骥送的电线检测器,有太极学堂的招生海报,还有观众们送的第六印迷你模型,每一样都被她叠得整整齐齐。

李天骥站在她身边,手里捧着那把陪了他近十年的红木算盘,算珠被他用细布擦得锃亮,连木框上的细小纹路都清晰可见。

这把算盘,从东北的破庙里陪他逃难,到津南的清福池挡过刀、甩过算珠制敌,再到后来算清太极学堂的筹备账目,每一颗算珠都刻着他们并肩的时光:第一次在当铺相遇,他用算盘算清铜印的市价,柳德米拉在一旁悄悄记着他认真的模样;端王府拆地雷时,他攥着算盘稳定心神,柳德米拉用检测器帮他辨明引线;公映结束后,他们一起坐在影院后台,用算盘核对观众们的彩蛋反馈,笑声漫过木窗。

“伊万诺夫同志早上来送过你了?”

李天骥先开了口,语气尽量放得轻松,却还是忍不住频频看向柳德米拉的眼睛——那双眼曾陪他在深夜查线索,曾在他拆地雷时满是担忧,也曾在“万人太极”时闪着欢喜的光,如今却藏着几分不舍,像蒙了层浅雾。

柳德米拉点点头,指尖轻轻碰了碰帆布包的拉链,声音软了些:“早上来的,还特意叮嘱我,到了苏联要给总部汇报太极学堂的事,说以后要是有机会,要请你去苏联教24式太极,让那边的人也学学‘听劲’‘云手’。”

她说着,目光落在李天骥手里的算盘上,眼里闪过一丝好奇,“你怎么把这把算盘带来了?不是说要留着当太极学堂的教具吗?”

李天骥把算盘递到柳德米拉面前,手指轻轻拨了拨最右侧的那颗算珠——正是之前滚进澡堂排水口、引出第五季钥匙的那一颗,如今已重新串好,算珠上的太极半弧纹路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学堂还能再做新的教具,这把算盘,我想送给你。”

他的声音比平时沉了些,却格外认真,“每一颗算珠都藏着咱们的回忆:这颗红的,是第一次在清福池用它打黑衣人时,磕掉了点漆,我特意补的;这颗略沉的,是端王府拆地雷时,我攥得太用力,把孔眼磨光滑的;还有这颗,就是之前找钥匙的那一颗,藏着咱们在澡堂的热闹时光。”

柳德米拉愣住了,伸手接过算盘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李天骥的指腹,两人都顿了顿,又很快移开目光,耳尖却悄悄泛红。

她把算盘抱在怀里,像抱着件稀世珍宝,指尖轻轻摩挲着木框,声音里带着几分哽咽:“这是你最宝贝的东西,我不能收……你以后教学生练‘听劲’,还要用它演示转算珠呢。”

“我已经跟师兄说了,让他找木匠师傅再做一把一模一样的,连算珠的重量都要一样。”

李天骥笑着说,伸手帮柳德米拉理了理风衣的领口,挡住吹过来的风,“这把算盘送给你,不是让你留着当摆设,是想让你看到它,就想起在北京的日子——想起咱们一起找铜印、拆地雷,想起万人一起打太极的热闹,想起观众们捡到第六印时的惊喜。”

站台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提着行李赶路的旅客,有来送人的亲友,偶尔传来几句叮嘱的话,更衬得两人之间的安静。

柳德米拉低头看着怀里的算盘,突然抬起头,踮起脚尖,轻轻在李天骥的脸颊上吻了一下,像蜻蜓点水般,却带着满满的深情。

李天骥愣住了,脸颊瞬间热了起来,连耳根都红透了,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柳德米拉看着他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眼里的雾气却更浓了:“这是苏联的告别礼,代表着‘我会回来的’。天骥,下次见面,可能不在谍战现场,不在地雷阵前,也不在密道里,而会在和平年代——到时候,没有外敌,没有危险,咱们不用再藏着线索,不用再担心随时会有黑衣人来,我可以安安稳稳地跟你学太极,你也可以带我去黄河边,看你说过的黄河铁牛,去清福池泡澡,听王老板讲你‘澡堂战神’的故事。”

“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李天骥用力点头,声音坚定,“等肃清了外敌的残余势力,等太极学堂办得红红火火,等第六印的秘密揭开,我就去苏联找你,或者你回来,咱们一起把太极教给更多人,让‘以和为贵’的道理,传到更多地方。”

“嗯!”柳德米拉用力点头,把算盘紧紧抱在怀里,像抱着李天骥的承诺,“我到了苏联,会给你写信,把那边的情况告诉你,也会问你太极学堂的事——学生多不多?有没有人问起第六印?你有没有用新算盘教他们转算珠?”

“我也会给你写信,告诉你北京的变化——‘太极文化周’办得怎么样,观众们有没有找到更多第六印的线索,王老板的澡堂是不是又多了不少来‘打卡’的人。”

李天骥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小带孔的铜片,递到柳德米拉手里——正是之前从算珠里找到的、刻着“福池”二字的铜片,“这枚铜片你带着,跟算盘穿在一起,就像咱们在北京的日子,紧紧连在一起。”

柳德米拉接过铜片,小心翼翼地放进帆布包的夹层里,又把算盘放在最上面,生怕压坏了。此时,车站的广播响了起来,用中文和俄文播报着列车即将发车的通知,催促旅客上车。

“列车要开了……”柳德米拉的声音里满是不舍,一步三回头地往列车的方向走,手里紧紧抱着算盘,“天骥,你要照顾好自己,别再像之前拆地雷那样,不顾危险地往前冲了,师兄和老周他还等着跟你一起办学堂呢。”

“你也一样,路上小心,到了记得写信。”李天骥跟着她往前走了几步,又停下,怕自己忍不住跟着上车,“算盘要是坏了,别着急,等见面了,我再给你修,或者再给你做一把更好的。”

柳德米拉上了列车,找到自己的座位,把算盘放在小桌上,又打开窗户,探出头来,对着李天骥挥手:“天骥,再见!我会回来的!”

“再见!我等你回来!”李天骥用力挥手,看着列车缓缓启动,车轮转动的声音,像之前飞车送片时的节奏,却比那时更慢,更让人不舍。

列车渐渐加速,柳德米拉一直趴在窗户上,挥着手,怀里的算盘始终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直到列车转过弯道,再也看不见。

李天骥还站在原地,挥着的手迟迟没有放下,脸颊上还残留着柳德米拉吻过的温度,心里满是不舍,却又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和平年代的到来,期待着与柳德米拉重逢的那一天,期待着两人能一起拿着算盘,教更多人练太极,把在津南的回忆,变成更长久的陪伴。

风又吹了过来,带着列车留下的蒸汽味,却吹不散李天骥心里的承诺。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仿佛还残留着算盘的温度,又抬头望向列车远去的方向,眼里满是坚定:“柳德米拉,我等你回来,等和平年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