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始皇1376年初。

临安行在。

知镇江府王循友上劄子,请加左仆射、同平章事、少保、益国公秦桧九锡,以示恩宠!(注一)

龙椅上的宋高宗面无表情,双手笼在宽大的袖子中,紧紧握着匕首,早在秦桧在自己身边安插亲信,剑履上殿的时候,手中便常握这柄匕首!此刻匕首的木柄已然被汗水打湿!

加九锡!

史上加九锡的个个想篡位,没有例外!

请剑履上殿!

请加国公!

请加九锡!

这一步步,已然是很明显了!

竟然到了这个地步吗?岳飞死的那一天起,他便预料到会有这一天,没想到终于还是来了!

赵构在等,大殿之中有上百人,他在等有人跳出来斥责秦桧!这等事,不光是御史台,三省六部此间甚至任何一个官员都可以站出来弹劾秦桧!

他看着百官的眼睛,但他失望了,有十数名官员目光灼灼的盯着皇帝,而剩下的,都低着头避开了他的目光!

手中的匕首握的愈发紧了,大殿中静得可听银针落地!

此刻的沉默震耳欲聋!

赵构心中叹了口气,欲哭无泪,道:“秦相劳苦功高,该当如此!准了!”

“不可!”大殿外传来一声怒喝!

进来的是一个青年,身高八尺,身形消瘦圆,目光如电,浓眉直插入鬓,仔细看时,脸颊上有一道淡淡的刀疤。却头戴交翅幞头,身着青袍儒衫,暗绣龙纹,满朝文武为之侧目!乃检校少保、普安郡王、常德军节度使赵伯琮!

赵伯琮朗声道:“加九锡本是周天子为示恩宠,赐予封无可封的诸侯!然而后世得此荣耀者,共二十五人,其中十九人做了皇帝,其余几人是想做还没做成!丞相想要加九锡,莫非是要篡位么?满朝诸公在此不发一言,也是要随逆贼谋反么?”

满朝哗然,这地图炮开的,落在了每一个人头上,百官群情激愤!

“普安郡王危言耸听!”

“普安郡王这是藐视国法!当予贬谪!”

“普安郡王这是在弹劾满朝文武吗?臣请辞!”

……

赵伯琮放声大笑:“丞相加九锡时,你们装聋作哑,我不过说了句实话,你们便群情激愤!原来这就是我大宋的百官,你们不如改做秦府奴才吧!做大宋的官不好,非要去做秦府的狗,哈哈!好笑啊好笑!哎!你们如何不笑?”

“普安郡王言重了,老臣平生以诸葛丞相为楷模,一心只想鞠躬尽瘁,哪里敢加九锡!只不过是王知府一家之言!满朝文武也无人应和啊!”说话的正是秦桧!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赵伯琮说的是满朝文武装聋作哑,将火点了起来!秦桧说的是满朝文武无人应和,把火灭了下去!

同样的事,在不同人的嘴里说出来,竟是截然相反!

诸葛丞相?赵伯琮心下愤怒,你是什么东西,也敢自比诸葛丞相!

赵构心里又喜又气,喜的是终于有人敢反对秦桧,在他称帝的路上拦了下来!气的是此人居然是自己养子,这般沉不住气,只怕成了秦桧的眼中钉肉中刺,往后可怎生是好!

御史徐喜出班道:“臣弹劾反贼岳飞!”

赵构奇道:“岳飞早已作古,你还弹劾他作什么!”

徐喜道:“岳飞在世时,多次请立赵伯琮为太子,皇家之事,他一个外臣怎敢置喙!”

原来如此!说是弹劾岳飞,实则弹劾赵伯琮啊!岳飞已然被钉上了反贼之名,反贼推崇的赵伯琮自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秦桧道:“莫要胡言,岳贼早已受戮,还弹劾他作甚!”

“是!”徐喜恭敬而退!此时他心下大喜,秦桧的斥责其实是对他的嘉许,此次算是在秦桧面前露了脸了,往后提拔不在话下!

赵构见这些大臣对秦桧可比对自己更为恭敬,倒是淡定得很,实是经历的多了,便不足为奇!换言之,着急上火也是无用!

秦桧又道:“王循友此次回临安述职,臣观其政绩,颇多建树,请改知建康府!”

一个是镇江知府,一个是建康知府,看似平调!但宋室南渡后,仍以开封为京都、建康为留都,反倒临安为行在!开封现属金国,建康府反倒是法定实控的唯一都城!故此,知建康府成了同级别最高位置之一,当然实际上仍是知临安府在同级别最高!

秦桧在这个关头升王循友的官,正是要告诉百官,王循友深得我心,故此嘉奖!

百官看得出来,皇帝也看得出来!

赵构怒极,静待百官,反对,但百官却齐声附和。

而后笑道:“正该如此!”

赵伯琮极为失望,百官也是要看风向的,赵构软弱至此,百官选择听说的,自不必说!

“不可!王循友阿谀奉承之辈,实无半分能耐,这等人若是升官,那有本事的官员难道去屯田么?”赵伯琮终究没有忍住!

有本事的官员自然是不少,比如辛次膺、杨椿、张孝祥等,但早被排挤出了朝堂!于是剩下是些什么成色,自不必言!

秦桧躬身道:“常德军节度使久在军中,不擅民政,这等小事还是交予我等来做便好!”

赵伯琮虽然有个常德军节度使的名头,但从不曾去过常德,常德军只是一个军州,并无实际军团,这个倒是与苏轼当年的黄州团练使有异曲同工之妙!秦桧此时如此说,就是找个由头让他莫管闲事,皇帝都点头了,此事大局已定!

赵伯琮正待再说,那边赵构道:“二哥不必多言,此事我已准了!你先退下吧!”

宋代常称子嗣为哥,赵构的长子元懿太子死后,赵伯琮过继为子,算是赵构的第二子,故此叫他“二哥”!朝堂上本待称呼官职,赵构用了私下称呼,乃是告诉群臣,此乃皇帝之子,眼前大宋的唯一继承人,尔等莫要太过分!

赵伯琮只好低头应下!

那边秦桧冷冷瞥了赵伯琮后背一眼,赵伯琮忽觉芒刺在背,强压回头的冲动,倒退出了大殿!

注一:出自《会编》卷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