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一尘之光 > 第32章 第一次“诗歌进校园”(下)传递的诗与远方的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第一次“诗歌进校园”(下)传递的诗与远方的星

小林的话音刚落,台下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声响像是要掀翻屋顶,比刚才一尘讲话时更响、更热烈,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赤诚与滚烫。掌声里没有丝毫敷衍,每一声都像小鼓槌敲在人心上,咚咚地跳着共鸣的节拍。前排有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手里攥着纸巾,悄悄抹着眼泪,泪珠落在课本上,晕开一小片浅痕,她却浑然不觉,只是望着台上那个捧着旧笔记本的学长,眼里闪着亮晶晶的光;后排几个刚才还转着笔、带着嬉皮笑脸的男生,此刻也收起了漫不经心,脸上满是动容,有人悄悄挺直了脊背,仿佛心里某个褶皱的角落被轻轻抚平了。

还有几个性格外向的学生,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甚至小声喊了起来:“学长,我也想试试!诗社在哪啊?我们能去吗?”“写诗真的能让人好受点吗?我最近总觉得学不进去,心里堵得慌……”他们的声音里带着点羞怯,却更多的是渴望,像在黑夜里摸索的人,突然看到了一点星光。

小林红着脸,耳根都泛着粉,有些不好意思地鞠了个躬,弯腰时,校服的衣角轻轻扫过讲台,带起一阵微风。下台时,他立刻被几个同学围住了,像簇拥着一颗刚升起的小星星。“学长学长,诗社是不是在巷口那家老书店里?我上次路过好像看到过‘诗歌安慰站’的牌子!”“你们平时都做什么呀?是要背很多古诗吗?”“我能加你微信吗?我也想写点东西,就是总写不好,想请教你……”大家七嘴八舌地问着,声音像春天的溪流,哗啦啦地淌着,每个人的眼里都闪着好奇与向往的光。

小林耐心地回答着,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给大家发着诗社的定位,“就在梧桐巷32号,老书店一楼,门口有棵特别大的梧桐树,很好找的”“我们平时就是读诗、写诗,谁有心事都可以说,没人会笑话你”。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自信和光彩——那是一种被认可、被需要的光芒,像雨后初晴时,叶尖上滚动的露珠,折射着太阳的暖。那个曾经躲在诗社角落,说话都不敢抬头,浑身都透着“我很糟糕”的男孩,如今已经变成了能为别人带来光的小太阳,连走路的姿势都挺拔了许多,像被阳光晒直了的小苗。

一尘站在讲台边,倚着斑驳的墙壁,看着这一幕,心里像被刚蒸好的填满了,暖暖的,软软的,还带着点甜甜的余味。他想起小林第一次来诗社时的样子——那个低着头,额前的碎发遮住眼睛,双手死死攥着书包带,指节都泛了白,一言不发,浑身都透着“别理我,我很糟糕”的少年,和现在这个站在人群中,自信分享、眼里有光的高中生,判若两人。那时候的小林,像块被雨水泡得发皱的纸,脆弱得仿佛一碰就会碎;而现在,他像是被阳光晒得舒展的新叶,每一寸脉络里都藏着生长的力量。

他忽然明白,诗歌的力量远不止于自我慰藉。那些藏在诗句里的光,那些流淌在文字里的暖,像藏在蚌壳里的珍珠,起初只是默默发光,照亮自己蜷缩的角落;可当它被勇敢地捧出来,就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被风轻轻一吹,就能飞到更远的地方。或许落在某片荒芜的心田,或许落在某块龟裂的角落,悄悄生根、发芽,最终也长成一株能为别人遮风挡雨的树,长成一束能照亮他人的光。这光与光的传递,像一场无声的接力,在看不见的地方,织成了一张温暖的网。

讲座结束后,更多的学生围了过来,像簇拥着月亮的星子,把一尘团团围住。他们的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夏夜的星光,七嘴八舌地问着诗社的具体位置,有人从书包里翻出崭新的笔记本,递到一尘面前,眼神里带着点恳求:“一尘老师,您能帮我写一句‘属于自己的诗’吗?就像您写‘今天的风很软’那样的。”

一尘笑着答应,接过本子和笔,笔尖在纸上轻轻滑动。他看着眼前每张年轻的脸——有带着点迷茫的,像被雾蒙住的湖;有透着倔强的,像早春顶着寒风的草;有笑得灿烂的,像刚剥开的橘子,满是阳光的甜。他在一个总爱低着头的女生本子上写下“你笑起来像春天”,字里带着温柔的弧度;在一个说“数学题总也做不对”的男生本子上写下“坚持下去就会有光”,笔画里藏着笃定的力量;在一个说“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生本子上写下“你本身就是风景”,每个字都像踮着脚尖跳舞,带着轻盈的鼓励。

学生们捧着写满字的本子,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收进书包里,脸上的笑容比窗外的阳光还要亮。有人小声念着本子上的句子,念着念着,嘴角就忍不住往上扬,仿佛那些简单的文字里藏着魔法,能把心里的阴霾都驱散。

走出教学楼时,夕阳已经西下,像个喝醉了酒的画家,把天空染成了温柔的橘红色。云朵被镀上了金边,有的像,有的像奔跑的小鹿,在天上慢慢游弋。一尘抬头看着天边的晚霞,那橘红里掺着点粉紫,像打翻了的颜料盘,美得让人移不开眼。晚风吹过操场,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拂在脸上,带着点微凉的惬意。

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像揣着一整个春天的种子。他知道,这第一次“诗歌进校园”只是一个开始,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已经漾开了层层涟漪。未来,他们会把诗里的光,带到更多的学校——初中的课堂里,那里有刚迈入青春期、带着点叛逆又敏感的少年;高中的操场上,那里有埋首于试卷、偶尔会迷茫未来的学子;甚至是大学的林荫道旁,那里有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知往哪走的青年。

他们会带着诗集,带着吉他,带着那些简单却温暖的句子,走到更多年轻人的心里。让那些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的日子,变成“笔杆比铅笔芯更有力量”的诗;让那些因为友情受挫而难过的时刻,变成“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的诗;让那些为了梦想咬牙坚持的夜晚,变成“星光总在黑夜里最亮”的诗。让每一段迷茫的、难过的、开心的旅程,都能被文字温柔包裹,变成一行行带着体温的诗,陪伴他们走过人生的每一个路口,像一盏盏不会熄灭的小灯,照亮前路的方向。

校门口的香樟树落了几片叶子,在地上打着旋儿,像在跳一支告别的舞。有几个刚才听讲座的学生,正结伴往外走,手里拿着本子,嘴里念叨着“我要写首关于晚霞的诗”“明天去诗社看看吧”,他们的声音像风铃一样清脆,混着晚风,飘向远方。

一尘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觉得,那些年轻的身影,就像一颗颗正在生长的星。或许此刻还很黯淡,或许还带着点迷茫,但只要给他们一点光,一点暖,他们就会慢慢亮起来,最终在自己的天空里,绽放出独有的光芒。而诗歌,就是那点能点燃星光的火种,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从一颗心里落到另一颗心里,最终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河,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他迈开脚步,沿着洒满晚霞的路往前走,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一行正在书写的诗。风里似乎还带着阶梯教室里的掌声和笑声,带着少年人真诚的渴望,带着诗句里流淌的暖。他知道,这场关于诗歌的旅行,才刚刚启程,而远方,有无数颗等待被照亮的星,正盼着这束来自诗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