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一尘之光 > 第46章 藏起来的体检报告 (下)茶水里的暖与心口的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章 藏起来的体检报告 (下)茶水里的暖与心口的撑

“咔嗒”一声轻响,办公室的木门被推开一道缝,像有只猫爪轻轻叩在心上。阿哲端着杯刚泡好的菊花茶走进来,青瓷杯沿描着圈浅蓝的花纹,是去年诗社做活动时剩下的纪念品,杯里飘着几朵舒展的金黄菊花,像浮着几枚小太阳,热气袅袅地往上冒,在空气中织出层朦胧的纱,混着淡淡的药香漫过来。

他脚步放得轻,像怕惊扰了什么,目光却先落在一尘脸上——眼下的青黑又深了些,像被浓墨晕开的云,连带着眼尾的细纹都显得倦了。阿哲的眉头瞬间皱起来,像被风吹皱的湖面,刚要开口问“上午去复查,结果怎么样”,话还没到嘴边,就被一尘抢了先。

“阿哲你来得正好,”一尘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声音里带着刻意的轻快,像琴弦被拨得太急,微微发颤,“你看这个流程行不行?”他赶紧把春季诗歌进校园的方案递过去,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捏着纸页的边缘微微发皱,“要不要在诗歌课后面加个亲子写诗环节?让家长也跟着孩子一起感受下诗里的暖。”

他的指尖点着方案上的空白处,指腹因为反复摩挲而有些发红,眼神却飘向窗外的玉兰花树,不敢和阿哲对视——他怕撞上那双总带着关切的眼睛,怕被看出自己眼底藏着的慌乱,像个藏了秘密的孩子,生怕被戳穿。

话题被生生岔开,阿哲盯着他闪躲的眼神,心里跟明镜似的。从早上一尘去医院时攥着帆布包的紧张,到现在刻意拔高的语调,每一个细节都在说“有事瞒着”。他太了解一尘的性子,认准的事像钉进地里的桩,八头牛都拉不回来,尤其是关乎孩子们的事,更是犟得像块石头。

阿哲终究没再提复查的事,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裹着无奈,也裹着心疼,像片羽毛轻轻扫过心尖。他把青瓷杯往一尘手边推了推,杯壁的温度透过指尖传过来,暖得像春日的阳光:“趁热喝,杭白菊,平肝明目,你最近熬太多夜了。”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点不容置疑的认真,“别又像上次那样,凉了才想起喝,喝了也白搭。”

杯底沉着几粒枸杞,红得像玛瑙,在菊花茶里慢慢舒展,把水染成淡淡的琥珀色。一尘捏着杯柄,指尖触到温热的瓷面,暖意顺着血管一点点往上爬,却驱不散心口那块沉郁的石头。他低头抿了口茶,菊花的清苦混着枸杞的微甜在舌尖散开,像日子里的滋味,苦中藏着暖。

“亲子环节挺好的,”阿哲翻开方案,指尖划过“乡镇小学”那页,上面的红笔批注密密麻麻,“不过得提前跟学校说,让家长有时间准备。还有特殊教育学校那边,要不要请几位家长一起?盲文诗集让家长读给孩子听,说不定更有意义。”

他故意把话题往方案上引,声音放得温和,像在春风里撒种子。一尘的注意力果然被拉了过去,开始和他讨论细节,眼里渐渐有了光,不再是刚才那副紧绷的模样。阳光透过窗玻璃落在方案上,把两人的影子投在纸上,像两棵依偎的树,根在看不见的地方紧紧相连。

等阿哲拿着方案离开,办公室只剩他一人时,空气忽然静了下来,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脏的跳动,偶尔错漏的节拍像在敲鼓,提醒着那份被藏起来的报告。一尘拉开抽屉,动作快得像做贼,飞快地看了眼那份被旧诗集压着的报告,纸角露出一点点,印着“心脏”两个字,刺得人眼睛发疼。他迅速关上抽屉,“砰”的一声轻响,像是怕多看一眼就会动摇,指尖还在微微发颤。

窗外的天慢慢暗下来,像被墨汁一点点晕染的宣纸。诗社的灯次第亮了,暖黄的光从各个窗口透出来,映在窗玻璃上,像挂了好多盏小灯笼,把沉沉的夜色都烘得软了些。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是来参加傍晚读诗班的孩子到了,声音清脆得像风铃,叮叮当当撞碎了屋里的沉寂。

他抬手摸了摸胸口,那里跳得有点快,像揣了只小兔子,却很有力,每一次搏动都带着股执拗的劲,像在跟他一起坚持。一尘走到窗边,对着窗户里的自己笑了笑——玻璃上的影子有点模糊,眼下的青黑还在,却比刚才多了点光彩。

“就再撑阵子吧,”他对着影子轻声说,像在跟自己拉钩,“等把这些光送到孩子们眼里,等看到他们拿着诗集笑的模样,等特殊教育学校的盲童摸到触觉诗卡,说‘这是星星的味道’,就好好歇。”到那时,就把藏起来的报告拿出来,乖乖听医生的话,躺在床上读奶奶的旧诗集,看玉兰花开了又谢,也不迟。

抽屉里的报告像颗沉默的石子,压在旧诗集下面,压在他心上。可此刻,心里更多的地方被别的东西填满了——是乡镇小学孩子们期待的眼神,是琳琳摸到盲文时咯咯的笑,是诗社伙伴们忙碌的身影,这些像春天的嫩芽,从石头的缝隙里钻出来,倔强地往上长。

他拿起桌上的菊花茶,又喝了一口,这次茶温刚好,暖意在喉咙里打了个转,慢慢淌进胃里。窗外的玉兰花不知何时落了几朵,花瓣飘在窗台上,像撒了把碎雪。诗社的灯越来越亮,把周围的巷子都照亮了,像一条铺着光的路,引着孩子们往诗里走。

一尘翻开方案的最后一页,在“备注”栏里添了行小字:“带足够的书签,让每个孩子都能带走一片春天。”笔尖落下时,心脏又轻轻跳错了一拍,可他没再在意,只是把方案仔细折好,放进帆布包——明天要去乡镇小学踩点,得带着它。

夜色渐浓,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像颗不肯睡的星。一尘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流动的光,手里转着那只青瓷杯,杯底的菊花沉在水底,像藏着整个春天的暖。他知道,藏起来的报告迟早要面对,就像春天总会过去,可至少现在,他想把这份暖,再送得远一点,再久一点。

风从窗缝钻进来,掀起方案的纸角,露出那句“诗里有光,心里也有”。一尘伸手把纸角抚平,指尖在“心里”两个字上轻轻按了按,那里的纸页被体温焐得温热,像一颗正在跳动的、充满力量的心。

他想,再撑一会儿,就一会儿。等把这些光都种进孩子们心里,再让自己的心,好好歇一歇。到那时,阳光会落在体检报告上,旧诗集的香气会漫过来,一切都会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