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 第63章 退休?,王翦将军,我政哥不是昭襄王那种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章 退休?,王翦将军,我政哥不是昭襄王那种人

宴会的气氛在秦王的引领下走向高潮。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歌舞稍歇。

就在众人以为将进入更随意的宴饮阶段时,王翦却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酒爵。

他整了整衣冠,离席起身,步履沉稳地行至御阶之下,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对着秦王,深深一揖,直至地面。

整个大殿的喧嚣,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扼住,瞬间安静下来。

乐师停止了演奏,舞女悄然退至两旁,所有交谈声、笑声戛然而止。

只剩下宫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一种莫名的、混合着期待与疑虑的预感,笼罩了所有人。

秦王政脸上的笑容也微微收敛,身体稍稍前倾:

“老将军这是何意?快快请起!”

王翦并未起身,他的声音苍老却清晰无比,回荡在骤然寂静的大殿中:

“大王。老臣蒙大王不弃,委以灭楚重任,托付举国之兵。幸赖大王洪福,将士效死,终不辱命。如今楚地已平,项燕授首,大患已除。

老臣……老臣年迈体衰,精力已大不如前。

此番征战,更是倍感力不从心,时常恐负大王重托。”

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秦王那变得深邃难测的眼神:

“如今四海渐靖,大秦锐士方锐,猛将如云。

老臣一介朽木,实不宜再忝居高位,空耗国帑。故,老臣恳请大王,恩准老臣……

归还兵符印绶,卸甲归田,退归频阳封邑,颐养天年。

将此有用之躯,让于后来之俊杰,使我大秦江山,永固万年!”

“轰——!”

这番话,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一瓢冰水,瞬间引爆了整个朝堂!

虽然不少人早已隐约猜到王翦可能会在功成后有所表示,但谁也没想到,他竟会在如此隆重、如此高光的庆功宴上,

如此直接、如此彻底地提出……

退休!彻底交出兵权,回归封地!

震惊!错愕!难以置信!

“武成侯!何出此言啊!”

“老将军正值壮年……呃,老当益壮!岂可言退?”

“大秦正值用人之际,北方燕代、东方齐地未平,岂能无老将军坐镇?”

“是啊!老将军乃国之柱石,万不可轻言离去!”

挽留之声顿时此起彼伏,有真心实意的,有随声附和的,也有暗中观察秦王脸色的。

李斯眉头紧锁,眼神闪烁,飞快地权衡着此举带来的朝局变化。蒙毅等将领面露敬意与不舍。

而一些与王翦并无深交、甚至心存忌惮的官员,则难掩眼中的惊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秦王政脸上的笑容已经完全消失。

他盯着伏地不起的王翦,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那副苍老的躯壳,看清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重得让人窒息。

良久,秦王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压:

“老将军快快请起。此言,寡人不准。”

他站起身,走下御阶,亲自将王翦搀扶起来,目光相对,语气变得格外诚恳,甚至带着一丝罕见的、近乎晚辈对长辈的挽留之情:

“老将军之功,旷古烁今。寡人得老将军,如周文王之得太公,齐桓公之得管仲!

如今天下未定,燕代跳梁,齐地未附,寡人正需老将军这般定海神针,坐镇中枢,运筹帷幄,岂可因些许疲累便言退隐?

莫非……是老将军嫌寡人封赏不够丰厚?或是宫中有人怠慢了老将军?”

这话已是极重的挽留,甚至带着一丝试探。

王翦感受到秦王搀扶他手臂的力量,听着那“推心置腹”的话语,心中却是明镜一般。

他脸上露出惶恐之色,连忙再次躬身:“大王折煞老臣了!

大王待老臣恩重如山,赏赐更是丰厚无比,老臣感激涕零,岂有他念?

实是……

实是老臣深感年迈,精力难济。军中事务繁杂,非老朽所能胜任。

若因臣之昏聩,延误军国大事,老臣万死难赎其罪!

恳请大王体恤老臣犬马之苦,允臣骸骨归于故土,得享几年太平清闲。

如此,老臣余生,皆感念大王恩德!”

他的话语极其谦卑,姿态放得极低,将退休的理由完全归结于自身的“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丝毫不涉及其它,态度却异常坚决。

秦王政凝视着王翦那双看似浑浊却深不见底的眼睛,沉默了。

他何尝不知王翦此举深意?功高震主,自古皆然。

王翦这是在用最彻底、最决绝的方式,向他表明心迹,消除他心中可能存在的、哪怕一丝一毫的疑虑。

这既是王翦的智慧,又何尝不是对他秦王的一种无声的告诫?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秦王心中翻涌——有被理解的释然,有一丝被“将了一军”的不快,有对失去如此擎天巨柱的不舍,更有一种权力被彻底巩固后的安心。

他松开了搀扶王翦的手,缓缓踱回御座,坐下。目光扫过鸦雀无声的满朝文武,最终又落回王翦身上。

“老将军心意已决?”秦王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最终的确认。

“老臣……心意已决。”王翦垂首,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

大殿内再次陷入死寂。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秦王的最终决断。

秦王政的目光在王翦身上停留了许久,仿佛要将他最后的形象刻入脑海。

终于,他缓缓吐出一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和一种尘埃落定的决断:

“既如此……寡人,准奏。”

两个字,如同重锤落地,敲定了这位功勋卓着的老将的归宿。

“武成侯王翦,灭楚之功,彪炳史册。

今功成身退,高风亮节,实乃臣子楷模。

特加封食邑三千户,赐金万镒,帛五千匹,准其归还频阳封邑颐养。

一应仪仗待遇,皆依侯爵最高规格,地方官需时时问安,不得怠慢!”

“老臣……叩谢大王隆恩!大王万年!大秦万年!”

王翦再次深深拜下,这一次,他的脊背似乎微微放松了一些。

然而,拜谢之后,王翦并未立刻退回席位,而是再次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恳求:

“大王天恩,老臣感激不尽。然老臣尚有一不情之请,望大王成全。”

秦王眉梢微挑:“老将军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