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 第55章 政哥,没得法子,不用王翦真没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政哥,没得法子,不用王翦真没戏

“诸卿,”

秦王的声音带着深深的疲惫和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打破了沉寂,

“项燕猖獗,南阳告急!社稷危殆!

何人……何人能为寡人解此倒悬之急?

何人能挽狂澜于既倒?!”

他的目光,带着最后一丝希冀,扫过阶下。

短暂的沉默后,一个苍劲的声音响起:

“臣,愿荐一人。”说话的是上卿蒙毅。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蒙毅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能挽此危局,破项燕,灭强楚者,非武成侯王翦老将军不可!”

“臣附议!”

几乎在蒙毅话音落下的同时,另一位老臣冯劫也站了出来,声音斩钉截铁,

“王老将军深谙兵事,老成谋国!前番灭楚之议,洞若观火!今国难当头,非老将军出山,不能砥定乾坤!”

“臣等附议!”

如同被点燃的引线,一个又一个朝臣站了出来,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

文臣、武将,无论是与王翦有旧的,还是素无瓜葛的,此刻都清晰地认识到,

唯有这位老将,或许才能从项燕的虎口中夺回一线生机!

这是绝望中的唯一选择!

“武成侯!非武成侯不可!”

“请大王速召老将军挂帅!”

“唯有老将军,方能震慑项燕,安定军心!”

朝堂之上,请王翦挂帅的呼声,从未如此一致,如此迫切!

秦王政端坐在御座上,冕旒的珠帘微微晃动,遮住了他变幻不定的眼神。

听着这几乎是一边倒的呼声,他心中五味杂陈。

有被现实逼迫的屈辱——最终还是绕回了王翦;有对群臣“马后炮”的愠怒——当初为何不极力劝阻李信?

但更多的,是一种巨大的、无法回避的压力和一种深沉的无奈。

他知道,蒙毅、冯劫,乃至这满朝文武,所言非虚。

王翦,确实是此刻唯一可能扭转乾坤的人选。

然而,六十万!

那如同巨山般压在他心头的数字,再次浮现!

倾国之兵!这赌注……比当初李信的二十万,要沉重百倍!一旦再有闪失……他几乎不敢想象那后果!

他的目光,带着一种复杂难明的探询,下意识地、习惯性地,投向了他身侧那个永远垂手侍立、如同影子般存在的身影——中车府令赵高。

赵高一直如同最完美的雕塑,低眉顺眼,仿佛朝堂上激烈的争论与他毫无关系。

然而,当秦王那带着深意和习惯性依赖的目光扫来时,他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秦王眼中那深藏的犹豫和一丝对“六十万”的恐惧!

按照他多年侍奉的经验,此刻他应该立刻体察圣意,顺着秦王那未宣之于口的疑虑,委婉地提出质疑,比如“六十万之数是否过于靡费?”、

“老将军年事已高,精力是否足以统帅如此大军?”……

为秦王提供一个体面的、暂时搁置此议的台阶。

这是他作为心腹近侍最稳妥、最能取悦君王的选择。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他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触碰到了那方紧贴着肌肤的、冰凉滑腻的丝帕!

那月白色的、带着清冷幽香的丝帕!

胡亥母亲那惊鸿一瞥的绝美容颜,那将他视如尘埃的疏离目光,那日殿中狼狈摔倒的奇耻大辱……

如同最毒的火焰,瞬间灼烧了他的神经!

一股强烈的、近乎疯狂的念头猛地攫住了他:

王翦必须挂帅!必须统率那六十万大军!

只有王翦这样功勋盖世、深孚众望的老帅,才能压服骄兵悍将,才能震慑项燕,才有可能……赢得这场倾国之战!

只有大秦赢了,他赵高才能继续在这权力的中心立足!

只有大秦赢了,他才有机会……才有机会去接近那轮高高在上的明月!

否则,国若败亡,他一个阉奴,将连仰望的资格都彻底失去!那丝帕,那妄念,都将化为泡影!

与这巨大的、扭曲的欲望相比,秦王此刻那点犹豫和恐惧,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他甚至隐隐感到一种嫉妒带来的快意——

你秦王不是自负英明吗?不是轻视老臣吗?

如今,不还是要靠王翦来收拾残局?!

电光石火之间,赵高做出了一个让所有熟悉他的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

他猛地向前一步,动作幅度之大,甚至带起了一丝微风。

在秦王略带错愕、群臣惊疑的目光中,

赵高深深弯下腰,声音前所未有的清晰、洪亮,甚至带着一种刻意为之的激昂:

“大王!奴婢斗胆!蒙上卿、冯大人及诸位大人所言,字字珠玑!句句恳切!”

他抬起头,目光不再低垂,而是坦然地迎向秦王那深不见底、此刻却明显带着惊疑的审视目光,

“值此社稷存亡之秋,非武成侯王老将军之威望、谋略、胆魄,不足以当此重任!

不足以慑服项燕,挽狂澜于既倒!六十万大军虽巨,然老将军既言此数方可竟功,必有深谋远虑!

奴婢虽愚钝,亦知此乃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时!当举全国之力,托付于老将军!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万望大王……圣心独断,以国事为重!”

说到最后,他甚至带上了几分哽咽,仿佛忠心可昭日月!

死寂!

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彻底的死寂!

所有朝臣都惊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赵高!

这个一向最善于揣摩上意、最懂得明哲保身的秦王心腹,今日竟如此旗帜鲜明、甚至有些“僭越”地力挺王翦?

而且是在秦王明显流露出犹豫的时刻?

这……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秦王政也愣住了。

他死死地盯着赵高那张带着激动潮红、显得格外“忠直”的脸,试图从那细长的眼睛里找出哪怕一丝伪装的痕迹。

没有!至少此刻,他看到的只有一种近乎狂热的、为国请命的“赤诚”!

赵高的这番话,尤其是那句“举全国之力”、

“破釜沉舟”、

“以国事为重”,

像重锤一样砸在他的心上,彻底粉碎了他最后一丝犹豫的借口!

连这个最贴心的奴才都如此说了……难道,寡人真的别无选择了吗?

一股巨大的、沉重的无力感,混合着被现实彻底击败的苦涩,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秦王政。

他看着阶下群臣那殷切、甚至带着恳求的目光,看着赵高那“忠肝义胆”的姿态,

再想到南阳危急的军报,想到项燕那日益逼近的兵锋……